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36142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考点展示考点展示: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形象鉴赏一、形象鉴赏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关键字词。2、答题模式: (1)明特点(关键词);(2)找依据(语境);(3)析主旨(主旨)。例、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07 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 参考答案: 1 .什么形象: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形象特征:主人公“独行穿落叶”,“独”和“闲”表明了作者的孤独 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闷,更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 面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主人公倍添凄凉孤寂。 3.形象意义:传达了主人公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无 限伤感。(不能停留在悲秋上) 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

3、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参考答案: 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 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 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形象鉴赏二、形象鉴赏 景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2、组织答案落脚点: (1)明特点(关键词);(2)绘图景(语境);(3)析情感(主旨)。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2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描摹图景:诗歌

4、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 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2.概括特点: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3.作者情感: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 “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三、形象鉴赏三、形象鉴赏物象物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物象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它来曲 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1)捕捉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鉴赏依据); (2)联系诗人经历和社会环境,揣摩所托之情,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挖掘物象内在品格、精神。 2、组织答案落脚点: (1)明特点(关键词);(2)找依据(语境);(3)析情感(主旨)。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步骤 1: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 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白玉条”、“雪未消”,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 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 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 我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