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28499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属于数学再创造活动的结果,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构建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数学技能的重要内容,它是让学生感悟换元思想,感受数学的再创造性的好教材。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遵循“教学、学习、研究”同步协调的原则,重组教材,恰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对象本质的同时,真正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

2、 。反思本节课有以下成功之处:(1)(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设计:计算下列各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1)(a+b)(a-b) (2)(x+y)(x-y) (3)(2a+b)(2a-b) (4)(2m+3)(2m-3)教学功效:通过做这一组有梯度的与推导平方差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并比速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好奇争胜性,为建立公式搭建平台,为学生舒展灵性创设探究空间。(2)(2)抓住学生的好胜性,放手让学生探究、讨论、猜想,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好胜性,放手让学生探究、讨论、猜想,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由于前面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

3、维正处在活跃阶段,对获得公式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引导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公式特征结构。等式左边的两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探讨答案。等式右边的多项式有什么规律?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上述等式的规律吗?全班展示交流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平方差公式至此平方差公式浮出水面学生找到规律所在。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问题一,教师提问:你能用上面的规律直接计算前面各式吗?教学功效:当学生的视线回到问题一时,马上明白可以套用规律直接得解。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3)(3)趁胜追击,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生学习的情绪。趁胜追

4、击,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学设计:经过前面的解释,学生对平方差公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于是我出示问题三:(多媒体演示) ,此目的让学生熟悉公式,找准 a、 b,学会公式的应用。接着进一步出示问题,使学生独立思考,巩固公式,学会计算。计算:1、 (2x+y)(2x-y)= 2、(9x+5y)(9x-5y)=经过前面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思考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训练学生的变式理解能力。你能计算吗?(1)(-4a-0.1)(-4a+0.1) (2) (2x+y)(y-2x)上面各式能不能用平方差公

5、式进行计算?如果能的话,每一式可以看作是哪两式(或数)的和与差的积?教学功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合作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激发灵感,不只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了问题的解答,而是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如对于(2x+y)(y-2x)应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思考它的解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程倡导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促进者,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却不肯放手,生怕自己不讲,学生就不会。本节课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描述,以及能不能运用公式计算是难点和关键,当我为学生搭建好思考的平台后,放手让学生去观察、猜想、交流、总结,竟然发现学生很好的突破了难点,课堂效果很好。当然放手给学生探讨,需要教师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本节课虽说有很多成功之处,但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 学生讨论的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后面显得有点紧。(2) 小组讨论后请代表出来发言不够完整时应让其他小组来补充,再由老师引导归纳总结。(3) 变式训练少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