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2815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变的颜色教材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变的颜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美术教材第 13 册第 6 课多变的颜色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应用设计领域。美好的色彩能唤发出人们的情感,能描述人们的思想。色彩基础知识课,不仅为今后的设计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美化生活带来极大的好处。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探讨,运用色彩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教学重点:在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的基础

2、上,进行形式多样的色彩构成练习,着重讲述对比色配合,能够简单进行设计和表达。教学难点:运用色彩配合进行简单构成练习,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二、教材处理学生状况分析:传统的教学中色彩知识教学的第一课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学生运用颜料进行色彩构成填涂练习。色彩知识的讲述往往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大部分学生由于较少接触颜料工具,对材料的使用不熟悉,色彩练习中,水分的多少和颜料的多少把握不太好,更干扰了体验练习。有限的课堂时间,对色彩的知识感受不深刻,似懂非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须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知识的情况,本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形式,降低了学生因材料不熟

3、悉而对学习产生的干扰。为了突出本课重点难点,教学分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述学生体验两种形式。具体做法: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详实的色彩资料库(图 1),帮助学生查找资料,对已有的知识回顾和一些简单知识的理解。教师设置简单练习查漏补缺,例如:补充对纯度知识的理解教师讲述学生体验:利用网络教室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广播进行讲述、操作演示,学生练习时可以利用画图程序涂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使用一些画图软件),还可以上台实际操作。设计的练习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设计。而教学重要评价环节学生可以将作品在电脑上展示,学生互评,练评结合,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这样为第二课课时的创作内

4、容打下扎实的基础。图 1 部分资料库图片三、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电脑实践教学法,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和现场演示,调动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学法: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色彩方面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传统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手段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教师巧设纠错情境导入。在出示本课题目多变的颜色后,教师意 图呈现一张风景图片,用生动的讲述将学生带入色彩斑斓的世界,可是屏幕黑黑的一片。 随着黑色的散去,美丽的景色出现(图 1) 。教师提问:人能正确判断色彩的条件有哪些? 光和健康的眼睛

5、。自主学习,浏览资料库内容,学习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要素。 练习:学生将所提供的色块,按照要求粘贴,例如:彩色系、无彩色系明度的变化, 纯度的变化。(图 2 参考)色色相相色色相相纯纯度度纯纯度度明明度度明明度度色色彩彩的的名名称称和和相相貌貌色色彩彩的的名名称称和和相相貌貌色色彩彩的的明明暗暗程程度度色色彩彩的的明明暗暗程程度度 色色彩彩三三要要素素色色彩彩的的纯纯净净程程度度色色彩彩的的纯纯净净程程度度图 2 学生拼贴或涂色练习重点讲述:纯度的变化。实物演示:三杯高纯度红色墨水,通过加入白色的颜料和黑色的颜料观察纯度和明度的变化。体会变化,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设计

6、意图】:通过资料库大量的图片欣赏和实物演示色彩的改变,给学生视觉带来不断的冲击。直观教学法与电脑演示相结合,较好的说明明度、纯度的变化,又能调动学生深入探究色彩知识的兴趣。2、色彩的配合(图 3)教师总结:生活中的色彩产生多变的原因其实就是色相、明度、纯度一起相互作用产生对比与调和。教师讲述:同种色:色相相同而明度纯度不同的色彩。如单色相红加黑、白、灰为肤色、土红、暗红等各单色相的配色类似色:色环上邻近(120 度以内)的色彩如红、红紫、紫、蓝紫、蓝、蓝绿、绿、黄绿、黄、黄橙、橙、红橙相邻两色之间的配色;对比色:色环中距离较远(约 120 度180 度)的色彩如红、黄、蓝的配色,橙、绿、紫的配

7、色;红、绿配色,蓝、橙配色,黄、紫配色色色环环上上邻邻近近色色环环上上邻邻近近(120(120度度之之内内度度之之内内) )的的色色彩彩的的色色彩彩色色环环中中距距离离较较远远色色环环中中距距离离较较远远(约约(约约120180120180度度)度度) 的的色色彩彩的的色色彩彩同同种种色色同同种种色色对对比比色色对对比比色色类类似似色色类类似似色色色色相相相相同同而而明明度度纯纯度度不不同同的的色色彩彩色色相相相相同同而而明明度度纯纯度度不不同同的的色色彩彩对对对对比比比比色色色色配配置置配配置置 效效果果较较强强烈烈效效果果较较强强烈烈要使对比色视觉上调和可以改变一方明度 或纯度,还可以增大

8、面积的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面积对比加大取得视觉的调和类类类类似似似似色色色色配配置置配配置置 效效果果较较活活泼泼效效果果较较活活泼泼同同同同种种种种色色色色配配置置配配置置 效效果果较较协协调调效效果果较较协协调调红色色调绿色色调蓝色色调紫色色调图 3 色彩的配合学生练习:(参考图 4)部分学生电脑涂色练习:部分学生通过音画体验,选择色块填涂,加深对色彩配合的理解,(参考资料库中,配色帮手内容)部分学生选择黑板上第一次练习的色块,听音乐拼贴同种色配合轻风舒缓的音乐共性:强调一种轻柔的绝对性,最能安定人心。 (在配合时应注意主要应突出明度对比)类似色配合和风明快的音乐共性:松弛我们的身心,而且给

9、人一种返回大自然的感觉 (色相差别较明显,对比显著,色相间又含有共同色素,活泼而富有朝气,统一柔和明确,配色时也要拉大明度色阶)对比色配合强风富有激情的音乐共性:对比效果鲜明、强烈,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特点,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色相差十分明显,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变化;其中互补色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及面积的变化。)图 4 学生练习配色帮手【设计意图】色彩对视觉有刺激作用,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帮助学生理解色彩的配合,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讲述:1、分析大师作品,重点讲述对比色配合(图 5)(1)确立主调统率画面的色彩关系。当画面上有几

10、个色块时,必须以其中一块颜色为主,而且其面积,明度,位置大于其它色块。 (2)不但要善于运用原色,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金、银、黑、白和灰这些中性色进行缓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题。 (3)增加共同点,会使设计更趋向协调。 (4)拉开距离,目的是为了主次分开,不要堆成一堆,别人看了都觉得讨厌。 可有方法:或者从平面拉开,或者从纯度和明度削弱。 两色一深一浅。 同时变化原有明度 纯度对比,使一色鲜艳而一色朦胧 同时变化原有纯度 粉红色的餐桌马蒂斯(法) 印 象日 出 莫 奈 ( 法 )5 星 夜 凡高( 荷 兰 )图 5 善于运用对比色2、实物演示:用学生自己带来的衣服现场搭配,讲述对比色配合的方法。练习

11、:选择资料库中的作业五鸟图进行对比色的配合练习3、生活中的对比色4、展示国庆 60 周年精彩图片中的色彩配合教师总结:生活中的色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我们观察色彩时,或是在一定背景中观察,或是几种色彩并列,或是先看某种色彩再看另一种色彩,等等。这样所看到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色彩对比现象,影响心理感觉。色调的构成应从诸色块的构成关系角度出发,抓住色彩节奏与韵律,巧妙有机地调度,各种色彩,按照一定的层次与比例,有秩序有节奏地彼此相互连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而多样与统一仍是色块处理、色调构成的基本法则。无论是有彩色还是无彩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

12、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它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例如:前进和后退、冷和暖、轻和重,下节课将继续学习。5、课后作业:运用所学色彩配合知识,设计板鞋效果图(尝试使用颜料涂色,要求色彩和谐,能考虑到穿着人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 “色不在多,和谐则美” ,正确的配色方法,应该是选择一两个系列的颜色,以此为主色调,占据画面的大面积,其他少量的颜色为辅,作为对比,衬托或用来点缀装饰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和谐效果。让自身色彩理解有了理论指导。有代表性的中外艺术作品色彩的参考,使学生色彩搭配的想象空间开阔,将学生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提升。课后作业板鞋设计既选用学生熟悉喜爱的物品,贴切生活,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实践,颜料的熟练使用,为下节课运用色彩的功能进行创作作准备。)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单调、深奥的色彩知识不在那么晦涩难懂,设计作品时不再跟着感觉走,天马行空;而是有的放矢的,用色彩规律做指导,创作出色彩和谐、充满灵动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