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E双排螺旋CT操作流程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3.99KB
约16页
文档ID:37827722
GE双排螺旋CT操作流程_第1页
1/16

GE双排螺旋 CT操作流程 开机后点击新患者输入患者ID 姓名 性别 年龄 检查记录事项然后点击要扫 描的部位常规部位不需要更改起始位置点击确定先扫描定位像 一 头部的常规扫描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横断位扫描位常规扫描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置于头架 中,下颌内收,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定位线定于外耳孔交叉处特殊病人(神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当矫正 (2)扫描基线:多为听眦线(即外眦与外耳道的连线)或听眉线(即眉毛上 缘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 (3)扫描方式:轴扫,如需要重建也可螺旋扫描 (4)扫描范围:从听眦线平面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顶 (5)层厚和层距:层厚:通常采用10mm 层厚连续扫描,对微小病变可采用 5MM 以下薄层扫描;层距: 10mm ; (6)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 ,窗宽: W200 ~400HU 骨窗:窗位 L:250~500HU ,窗宽: W1000 ~1600HU 。

2 增强扫描 对比剂: 50~7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扫描时间:延迟 20s-25s;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也可针对病变位置局部扫描;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 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 二内耳、乳突 CT检查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横断位扫描位常规扫描,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置于头架 中,头稍仰,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定 位线定于外耳孔交叉处 冠状位扫描选择体位位颏顶位或顶颏位,头部两侧做适 当固定,特殊病人(神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当矫正 (2)扫描基线:多为听眶线(即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 (3)扫描方式:轴扫 (4)扫描范围: 横断位扫描从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冠状位扫描从下颌髁状突后缘至岩锥后外侧。

(5)层厚和层距:层厚:通常采用1mm 层厚连续扫描,层距: 10mm ; (6)窗宽和窗位:窗宽: W3000HU,窗位 L600HU 2 增强扫描 对比剂: 50~7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扫描时间:延迟 15s-20s;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三鼻骨与副鼻窦扫描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鼻骨常采取横断位扫描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置于头架 中,头稍仰,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定 位线定于外耳孔交叉处 副鼻窦可采取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横断位和鼻骨体位 一样,冠状位扫描采取颏顶位或顶颏位特殊病人(神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 当矫正 (2)扫描基线:多为听眶线(即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 (3)扫描方式:轴扫,如需要重建也可螺旋扫描 (4)扫描范围: 鼻骨和副鼻窦横断位都是从硬腭扫描至额窦(注意扫描层面 应与硬腭平行),副鼻窦冠状位扫描从听额窦前壁扫描至蝶窦后壁。

(5)层厚和层距:层厚:通常采用5mm 层厚连续扫描,层距: 5mm ;鼻骨外 伤等也可用螺旋扫描5mm 以下扫描,方便做后重建 (6)窗宽和窗位: 鼻骨打软组织窗: 窗位 L:30~50HU ,窗宽:W200 ~400HU 骨窗:窗位 L:250~500HU ,窗宽: W1000 ~1600HU 副鼻窦打窗宽: W2500HU, 窗位 L250HU. 2、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四 额面部扫描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通常采取横断位扫描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置于头架中, 头稍仰,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定位线 定于外耳孔交叉处特殊病人(神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当矫正 (2)扫描基线: 扫腮腺时,以听眦线(即外眦与外耳道的连线) 为扫描基线; 扫描鼻咽部时扫描基线与硬腭平行 (3)扫描方式:轴扫,如需要重建也可螺旋扫描(4)扫描范围: 扫腮腺时从外耳孔扫描至下颌角部,扫描鼻咽部时从蝶鞍床 突上扫描至硬腭上缘。

(5)层厚和层距:扫腮腺时,层厚2-3mm ,层距: 2-3mm ;扫描鼻咽部时, 层厚 5mm ,层距: 5mm (6)窗宽和窗位:打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 ,窗宽: W200 ~400HU 2 增强扫描 对比剂: 50~7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扫描时间:延迟 20s-25s;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 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五 咽喉部扫描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通常采取横断位扫描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置于头架中, 头稍仰,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定位线 横线定于下颌角,竖线定于颈部的一半,嘱病人不要做吞咽动作特殊病人(神 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当矫正。

(2)扫描基线:分别与咽部和喉部平行 (3)扫描方式:轴扫,如需要重建也可螺旋扫描 (4)扫描范围: 咽部检查从口咽下1cm向上至颅底, 喉部从舌骨平面扫描至 环状软骨下缘 (5)层厚和层距:层厚5mm ,层距: 5mm ,小病灶可用 2-3mm (6)窗宽和窗位:打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 ,窗宽: W200 ~400HU 2 增强扫描 对比剂: 50~7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扫描时间:延迟 20s-25s;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 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 六 颈部扫描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通常采取横断位扫描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置于头架中, 头稍仰,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定位线 横线定于甲状软骨, 竖线定于颈部的一半, 嘱病人不要做吞咽动作。

特殊病人(神 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当矫正 (2)扫描基线:平行于颈部 (3)扫描方式:轴扫,如需要重建也可螺旋扫描 (4)扫描范围:在侧位定位像上定位,从胸廓上口至下颌角区域进行扫描; 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5 颈椎下缘至第 1 胸椎 (5)层厚和层距:层厚5mm ,层距: 5mm ,小病灶可用 2-3mm (6)窗宽和窗位:打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 ,窗宽: W200 ~400HU 2 增强扫描 对比剂: 50~7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扫描时间:延迟 20s-25s;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 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 七 眼及眼眶扫描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4)嘱患者眼睛闭好,且不要转动,不能闭眼者,可让其盯住正前方一目标, 并保持不动。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通常采取横断位扫描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置于头架中, 头稍仰,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 与台面等距,定位线定于外耳孔交叉处特殊病人(神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 当矫正 (2)扫描基线:多为听眶线(即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和听眦线(即外眦 与外耳道的连线) (3)扫描方式:轴扫,如需要重建也可螺旋扫描 (4)扫描范围:一般从眶底至眶顶病变较大可扩大扫描范围 (5)层厚和层距:层厚2-3mm ,层距: 2-3mm (6)窗宽和窗位:常规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 ,窗宽: W200 ~400HU 如有外伤打骨窗:窗位L:250~500HU ,窗宽: W1000 ~1600HU 2 增强扫描对比剂: 50~7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扫描时间:动脉期 20s,静脉期 50s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 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

八胸部扫描 (一) 检查前准备 (1)核查病人信息,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4)向患者说明呼吸方法,做好呼吸训练 (二) 检查方法 1 平扫 (1)扫描体位:通常采取横断位扫描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置于头架中, 两臂上举抱头, 身体置于床体正中, 横定位线定于锁骨上窝, 纵定位线位于腋中 线,有时为了区别少量的胸腔积液与胸膜肥厚,可以改为俯卧位, 驼背病人或不 宜仰卧者也可改为俯卧位特殊病人(神智不清等)扫描体位可适当矫正 (2)扫描基线:从肺尖开始; (3)扫描方式:螺旋扫描 (4)扫描范围:从肺尖开始一直扫描至肺底; (5)层厚和层距:层厚10mm ,层距: 10mm (6)窗宽和窗位:常规肺窗:窗位L:-600 ~-800HU ,窗宽:W800 ~1500HU 纵膈窗:窗位 L:30~50HU ,窗宽: W300 ~500HU ; (7)对于肺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特别是怀疑支气管扩张时,可采用高分 辨扫描模式,常规将层厚和层间距均设为2mm ,采用高分辨率算法重建,窗宽和 窗位是肺窗。

2 增强扫描 对比剂: 60~8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扫描时间:延迟时间30-35s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 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 九 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