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2747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2、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干冰 B氯化钠 C氨气 D金刚石 4、下列情况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动物的呼吸 煤的燃烧 燃放鞭炮 汽车尾气的排放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B金属器皿的锈蚀 C蜡烛燃烧 D食物的腐蚀 6、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让黑夜如

2、同白昼,可以向天空发射一种照明弹,该照明弹选用的主要 材料是 A铝片 B炭粉 C铁粉 D镁 粉 7、可用推拉注射器的方法检查右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瓶中液面上升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注射器内有液体8、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9、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 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

3、质与反物 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 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10、 Y2BaCu6Ol0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该化合物中,Y、Ba、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3、2、2 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价 Bl 价 C2 价 D3 价 1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隔发

4、生了变化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12、要区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物质区别的方法或试剂A氧气与氮气带火星的木条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C铁片与铜片观察颜色D二氧化碳与氮气点燃的木条13、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虾青素分子由 96 个原子构成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96 kg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0131 1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Fe CN2 DH2O 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

5、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C二氧化碳通人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所得溶液呈蓝色 D镁在空气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白色氧化镁16、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冰、干冰、醋酸 B氮气、氧气、空气C水银、蒸馏水、食盐水 D盐酸、氧化镁、石墨 17、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含氟牙膏” 、 “高钙牛奶” 、 “加碘食盐” 、 “加铁酱油”等用品, 这里的氟、钙、碘、铁是指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8、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 86,中子数为 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

6、0 B136 C86 D222 19、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氧 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氧化汞、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0、199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 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 的是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原子核内部结构二、非选择题( 共 6

7、0 分) 21、 (5 分)根据要求,写出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有大量白烟生成的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上述属于化合反应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有 。22、 (5 分)用化学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液氧 ,2 个亚铁离子 ,23、(3 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做好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 环节。做化学实验时出现了下列异常情况,请你从供选择的可能原因中选择恰当的答案序答案序 号号进行填空: A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B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C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

8、层细沙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底炸裂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了 。加热碱式碳酸铜时,试管破裂 。24、(13 分)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实验完毕后,应先 ,后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同学在洗涤试管时发现有墨绿色固体,则固体是(用化学式表示)_ _。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检验 O2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 (4)若收集某气体,采用装置 D 或 E,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9、至少写两点) , 。25、 (7 分)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回答下列 问题: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分液漏斗作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 C 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 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装置 A 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10、26、(3 分)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 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 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氮气。探究分两 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 右图) 。 你认为两种方法中合理的是 ;(填 A 或 B)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验证方 法现 象鳔内含 O2鳔内含 CO227、(4 分)“神舟七号”飞船的成

11、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 作宇宙飞船中氧气的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氧气,化学反应式为 Na2O2CO2Na2CO3O2。为了验证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化学小 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1)A 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符号表达式为 ,实 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检查 A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 A 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 注入液体至试管中液面高出漏斗下端管口形成液封,若能观察到_ 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_。28、(3 分)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化学式为C3N6H6,无味,密度 1.573 gcm3 (16 )。常压熔点为 354 ;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 300 。溶 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 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