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18313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济南高新区语文一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一、 (每小题3 分,共 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a)亘古(g an) 恣睢( c)油光可鉴(ji n)B讪笑( sh n)粗犷(ku ng)蛮横(h?n)鲜为人知( xi n)C媲(p)美深邃(su ) 咫尺( zh)果实累(l ?i )累D归省(x ng)呵责(h ) 炮制( p o)成吉思汗(h 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脉搏家俱城眼花缭乱妇孺皆知B.浮躁照相机冥思遐想妄下段语C.安详文绉绉人迹罕致重蹈覆辙D.轩榭催化剂疲惫不堪略胜一筹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德之人,不会以权

2、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但过的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B.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陶冶情操。C.慈善家邵逸夫为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捐赠近47.5 亿港元,真是兼济天下,无所不为。 D.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我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了。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了远方。B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D每当春雨淅淅沥沥的时候,总是会令我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3、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房子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 为救落水的乔乔,第二次是为了抢救油麻地小学一只南瓜。 B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 汉得张良”,这两段话都是对庞统的赞誉。 C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年轻时曾经与一个黑人比手劲,在经过一天一夜的较量后,终 于战胜了码头上最强壮的人,从此,人们都叫他冠军。 D简爱的作者以诗意与哲理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 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简. 爱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二、 (25 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4、68 题。 (每小题2分,共 6 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B.上下一白一白:全白C是金陵人,客此客此:在此地客居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勉强

5、7.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夺而杀尉B. 闻其姓氏安陵君其许寡人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惧有伏焉D. 更有痴似相公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 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西湖经历三天大雪之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B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C.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叙事是游记表现的重点,写景是行文的线索。D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实则耐人寻味,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

6、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翌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选自芝田录 )【注释】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赆( j n)送的路费或财务。俾(b):使;灭裂:疏忽。9.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2 分) 吾 为 东 都 留 守 有 一 棋 者 云 云 吾 以 他 事 俾 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

7、下面的句子。(2 分)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11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三)诗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 13 题。 (每小题3 分,共 6 分)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12描绘“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展现的画面。(3 分)13请简要赏析三、四句的表现手法。(3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4.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每小题1分,共 7 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8、)乡泪客中尽,。(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7),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三、 (3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 题。 (12 分)(一)中国瓷器来 源 : Z ,xx,k.C o m 17、18 世纪,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瓷器同黄金一样贵重。中国瓷器受到西方人的热烈追捧,成为王室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之宝,国王们相互馈赠的礼品。许多世袭贵族,甚至不远万里,专门到中国定制印有自己族徽的瓷盘,然后作为传世珍宝收藏。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

9、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 ,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

10、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

11、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 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来 源 :学& 科 & 网Z & X & X &K 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15. 请简要说明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3 分)16. 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 分)据推

12、测 ,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17. 请从说明方法 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 分)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18. 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什么?(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 题。(18 分)(二)成全一棵树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一点也不强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

13、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 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

14、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每一天,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小树一天一天长大。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

15、棵树,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他们都叫他阳光。来 源 :学。科 。 网 Z。 X 。 X。 K ?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他的家乡,母亲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他是坐着一辆小轿车回来的。但他没有让车子进村。从村头他就下来自己走路,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远远地他首先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那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的心里一热,急急忙忙冲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他的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 ”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门外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那些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 她平静地笑了,她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儿,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