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技术简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1779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荧光技术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免疫荧光技术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免疫荧光技术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荧光技术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荧光技术简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荧光技术简介免疫荧光技术简介技术支持 | 浏览次数:416 | 时间:2010-2-22 PriCells-PriCells-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1941 年,Coons 等于首次采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而获得成功。这种以荧光物质标 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主要缺点 是: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技术程序也还 比较复杂。 一、荧光免疫技术的概念:一、荧光免疫技术的概念: 免

2、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 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将抗原或抗体用荧光素进行标记,标记的抗原或 标记的抗体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测定复合物中的荧光素,这种免疫技 术称为免疫荧光素技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分直接法、夹心法、间接法和补体 法。 二、荧光免疫技术分类:二、荧光免疫技术分类: (1)荧光抗体显微镜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判定结果的检测 方法。 (2)免疫荧光测定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特殊仪器测定荧光强度而推 算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三、荧光的产生:三、荧光的产生: 物质吸收外界能量而进入激发状态,

3、在回复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 式释放,即发光,这种光称为荧光。这种物质,称为荧光素。由光激发所引起 的荧光,为光致荧光;由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荧光,为化学荧光。 四、荧光素的荧光特性:四、荧光素的荧光特性: (1)停止供能,荧光现象随即终止 (2)对光的吸收和荧光的发射具高度选择性入射光波长发射光波长 (3)荧光效率:荧光效率=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 /吸收光的光量子数 (4)荧光猝灭现象:荧光素的辐射能力减弱 五、常见荧光素:五、常见荧光素: (1)异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FITC 纯品为 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酒精溶

4、剂。有两种异构体,其中异构体 型在效率、稳定性与蛋白质结合力等方面都更优良。FITC 分子量为 389.4,最 大吸收光波长为 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 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 色荧光。FITC 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其主要 优点是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 (2)四乙基罗丹明 (rhodamine, RB200) :RB200 为橘红色粉末,不溶于水, 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570nm,最大 发射光波长为 595600nm,呈现橘红色荧光。 (3)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tetr

5、amethyl rhodamine isothiocynate, TRITC): TRITC 为罗丹明的衍生物,呈紫红色粉末,较稳定。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 620nm,呈现橙红色荧光,与 FITC 的翠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可配合用于双重标记或对比染色。因其荧光淬灭慢,也可用于单独标 记染色。 (4)镧系:镧系螯合物某些 3 价稀土镧系元素如铕(Eu3)、铽(Tb3)、铈 (Ce3)等的螯合物经激发后也可发射特征性的荧光,其中以 Eu3 应用最广。 Eu3 螯合物的激发光波长范围宽,发射光波长范围窄,荧光衰变时间长,最适 合用于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5)藻红蛋白(P-ph

6、ycoerythrin,PE):PE 是在红藻中所发现的一种可进行 光合作用的自然荧光色素,分子量为 240kD 的蛋白,最大吸收峰为 564 nm,当 使用 488 nm 激光激发时其发射荧光峰值约为 576 nm,对于单激光器的流式细 胞仪来说,推荐使用 58521nm 的带通滤光片,双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推荐使 用 57513nm 的带通滤光片。FL2 探测器检测 PE。 (6)多甲藻叶绿素蛋白 (peridinin chlorophyll protein,PerCP):PerCP 是在甲藻和薄甲藻的光学合成器中发现的,是一种蛋白复合物,分子量约为 35kD,最大激发波长的峰值在 490n

7、m 附近,当被 488nm 氩离子激光激发后,发 射光的峰值约为 677nm。FL3 探测器检测 PerCP。 (7)碘化丙啶( propidium iodide,PI):可选择性地嵌入核酸 (DNA、RNA)的双螺旋碱基对中。在对 DNA 染色时,需用 RNase 对细胞进行处 理,以排除 RNA 对 DNA 荧光定量精度的影响。在 488nm 波长激发下,PI 的发射 光谱为 610-620nm。 FL2 探测器检测 PI。 常见荧光素的特性: (1)FITC:黄色结晶粉末,吸收光:490495nm,发射光:520530nm,明亮的 黄绿色荧光。 (2)RB200:橘红色粉末, 吸收光 5

8、70nm,发射光 595600nm,橘红色荧光。 (3)TRITC:紫红色粉末,吸收 550nm,发射光 620nm,橙红色荧光。 (4)镧系:Eu、Tb (5)PE:吸收光 490560nm,发射光 595nm,红色荧光。 (6)其它: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物质。 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物质: 酶 底物 产物 激发光 发射光 B-G MUG MU 360 450 AP MUP MU 360 450 HRP HPA 二聚体 317 414 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的物质某些化合物本身无荧光效应,一旦经酶作用便形成具 有强荧光的物质。例如,4-甲基伞酮-D 半乳糖苷受 -半乳糖苷酶的作用分 解成 4-甲基伞酮,后者可发出荧光,激发光波长为 360nm,发射光波长为 450nm。其他如碱性磷酸酶的底物 4-甲基伞酮磷酸盐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 对羟基苯乙酸等。镧系螯合物 某些 3 价稀土镧系元素如铕 (Eu3+)、铽 (Tb3+) 等的螯合物可发射特征性的荧光,而且激发光波长范围宽、发射光波长范围窄、 荧光衰变时间长,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六、合适荧光素的选择:六、合适荧光素的选择: (1)具有与蛋白质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 (2)荧光效率高,标记后下降不明显。 (3)荧光色泽与背景色泽对比鲜明。 (4)标记后能保持生物学活性和免疫活性 (5)标记方法简单、快速。 (6)安全无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