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登山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0888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登山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登山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登山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登山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登山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登山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山登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 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在简介故事发生的背景中,解释一、板书课题,在简介故事发生的背景中,解释“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列宁” “沙皇沙皇” “波波 兰革命者兰革命者”等词语。等词语。 1初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写了一个

2、“登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登山?为什 么要登山? 2登山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什么一去一返都要走这条路?课文最后一段话,你怎 样理解?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读准以下翘舌音: “刹(ch)那”的“刹” 、 “闪烁(shu)的“烁” 、 “解释(sh) ”的“释” 。 2区别多音字: “刹地(ch) “那”的“刹” ,又读“sh”的音,如:“刹(sh)车 ” ,是止住 的意思。 “薄” , (b)雾“薄” ,不要读成“bo”的音。 “好像有人指挥似(sh)的” ,这里的“似”不要读成“s”的音。 “咱们得(di)每日每刻锻炼自己的意志。 ”这句话中“得”是需要的意思

3、,不要 读成“d”和“de”的音。 3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仍(rnq)旧”的“仍”不要读成“扔(rn) ”的音。 4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歌喉”的“喉”的右偏旁不是“候” ,不要多写一竖。 “一步”的“步”的下面不 是“少” ,不要多写一点。 三、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概括性的词语,再归纳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 第 1 自然段:列宁请巴果茨基作向导上山去看日出。 第 28 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商量走一条危险的小路。 第 9 自然段:小路十分危险。 第 1013 自然段:巴果茨基在小路上小心移动着。 第 14 自然段:巴果茨基走过去,列宁紧跟后边。 第 15、16

4、 自然段:列宁一步步走过危险的小路。 第 17 自然段:他们登上山顶,观看了壮美的日出。 第 1822 自然段:回去时列宁仍要走那条小路。 第 23、24 自然段:列宁先走过小路。 第 25、26 自然段:巴果茨基走过来问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小路。 第 27 自然段:列宁说革命者应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四、解答初读课文时,要课堂议论,归并自然段段意,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提醒学生注意:作者为了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总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一个阶 段一个阶段地写。某一个阶段的意思连接得比较紧密,就形成了一个段落。当一个段 落过渡到下一个段落时,一般情况下,又可能时间推移了,或地点转换了,或情

5、节发 展了,等等。 第一段(1-17 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抄近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 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第二段(1827 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看完日出,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 并且说这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根据以上二段段意,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复的词语可以略去) 。自己归纳后 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归纳,教师评议。 通读课文注意语言的速度和感情。对话部分,注意人物说的话和作者的叙述语要 分明。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课时归纳的主要内容。一、检查第一课时归纳的主要内容。 要求:试用一句表示谁、做了什么的话,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登山一课,讲了列宁为了登山看

6、日出,往返走过一条危险的小路,锻炼自己的 意志的故事。 齐读第一段,提问: 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从第二段说起,可以不可以?为什么?试着读一读,看看。(没有这一段不可以:不知道普罗宁是个什么地方,列宁为什么到这里来,故事发 生在什么时期,这些都不知道,显得故事很不完整,给读者留下不少疑问。 ) 二、阅读第二段:二、阅读第二段: 1指名读(或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看日出,为什 么要走近路? (出发晚了点儿,走远路怕赶不上看日出。 ) 近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危险的小路) 把写小路危险的句子画下来。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 )2小路怎样危险?看

7、看插图,具体说,小路危险在哪里?看后再回答。句子里有个 “容” , “容”这个词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看看。 (容纳,在这里就是“搁” “放”的意思。 “路只能容一只脚”说明路太窄了,窄 到只能搁一只脚的宽度。这样窄的小路, “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稍不小心或心 慌意乱,就有掉下深渊的危险。 “深渊” ,可是很深很深的水啊!) 3这条危险的小路,巴果茨基是曾经走过的。这次他先通过时,是轻松的吗? (不轻松) 从哪些地方看不轻松?这进一步说明什么? (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的“贴” ;“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 ,免得看了紧张; 用“碎小”的步了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8、 。 “碎小” “慢慢” “移动” 说明因为紧张、害怕而倍加小心。走过最危险的地方, “轻轻地舒了口气”看到列宁跟 在他后面,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大声喊:“往回走!”这又看出巴果茨基非常担心列 宁掉下深渊。从巴果茨基的这些动作、表情看,他走过时,也是提心吊胆的,可见, 小路的确是危险的。 ) 4那么,列宁是第一次走这条危险的小路的,他表现怎样? (列了跟在巴果茨基后边,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巴果茨基知道列宁“头昏目 眩”了。说明列宁也害怕了。 ) 但是,列宁面对眼前的危险,尽管“头昏目眩”了,害怕了,但他又怎样看待和 处理的呢? (列宁“站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动。 ”他“不慌不忙

9、,一步一步走 过这段危险的小路。 ” ) “定了定神” 、 “不慌不忙” “一步一步地走过了危险的小路”这又反映了什么?大家 议论后共同解答。 (反映了列宁虽然害怕,但他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 过去,表现了他不畏艰险,面对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 三、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三、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1列宁和巴果茨基看完日出,返回时,第二次走了危险的小路。第二次走跟第一次走 有哪些不同? (跟第一次相比不同的情况有:巴果茨基说不必走原路,而列宁坚持仍走原来的 小路;走的时候,不是巴果茨基先走,而是列宁先走;列宁在最危险的地方没有 停下来,毅然走过去。 )

10、2列宁毅然决然地走过去, “毅然决然”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毅然决然”是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 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呢?当巴果茨基问起列宁时,列宁是怎样“解 释”的?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 “咱们得随时随 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 ) 3课堂讨论列宁说的话。 提示:列宁说的话,每一句话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意思。 列了为什么还要走这条危险的小路呢?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我害怕它。 ”列宁这 样回答表明什么? (表明小路的确危险,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 。 ) 一般情况,对自己害怕的事情,总要躲避,不去做。为什

11、么列宁对害怕的危险小路 不远离,还要走呢?列宁回答的第二句话,解答了这个问题:“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面对危险的小路,列宁是怎样没让害怕把自己压倒的? (列宁面对危险的小路,是“害怕它”了。但他没有躲避这种害怕,而是迎着危险 带来的“害怕”而上,勇往直前地向“害怕”挑战了。这是一个革命者对待“害怕” 的正确态度。 ) 列宁为什么要一次次面对危险和“害怕” ,不让它们压倒,而是迎着它们而上呢? 看看第三句话,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 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什么? (咱们得锻炼自己的意志。 ) “每时每刻” 、 “随时随地”怎样理解? (强调不放过每一个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 四、小结:四、小结:“登山”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俄国的霍德扎写它的目 的,就是要通过讲述列宁登山的故事,赞扬他自觉地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的意 志品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危险、害怕是怎样做的?今后有什么打算?简单 地说一说,议一议。版书设计版书设计登 山小路 太窄:一只脚宽 头晕目眩 停住 一步一步走过 太危险:峭壁 仍旧走 先走 没有停 深渊 毅然决然的走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