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二年试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06319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00二年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00二年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00二年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00二年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00二年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00二年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00二年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00 二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个 2.5 分) (1)点阵畸变 (2)柏氏矢量 (3)相图 (4)过冷度 (5)形变织构 (6)二次再结晶 (7)滑移系 (8)孪生二.画出立方晶系中(111)面、(435)面。写出立方晶系空间点阵特征。 (10 分)三.铸锭的一般组织可分为哪几个区域?写出其名称。并简述影响铸锭结晶组织的因素。 (10 分)四.画图并简述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制。(10 分)五.写出菲克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意义。简述影响扩散的因素。(10 分)六.简述形变金属在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存储能及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变化。(10 分)七.简述固态相变与液态

2、相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0 分)八.画出铁碳相图,标明相图中各特征点的温度与成分,写出相图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与 共析反应的表达式。(10 分)九.分析再过程中行核和张大与凝固过程中的行核和张大有何不同点。(10 分)十.分析含碳量 0.12%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10 分) (单考生做)十一.简述铸锭的宏观偏析。(10 分)(单考生做)十二.简述金属晶体中缺陷的类型。(10 分)(单考生做) 答案: 一,1,点阵畸变:在局部范围,原子偏离其正常的点阵位置,造成点阵畸变。 2,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 方向,也是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3、。 3,相图:描述各相平衡存在条件或共存关系的图解,也可称为平衡时热力学参量的几何轨 迹。 4,过冷度: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 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5,形变织构:多晶形变过程中出现的晶体学取向择优的现象。 6,二次再结晶:再结晶结束后正常长大被抑制而发生的少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7,滑移第: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一个滑移系。 8,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 二,立方晶系中(111)面、(435)面图略。立方晶系空间点阵特征是点阵参数有如下关 系:a=b=c, =90。也可用具有哪类对称元素表示,若

4、有四个三次转轴,则对应 立方点阵。三,分为三晶区:激冷区、柱状晶区、中心等轴晶区。 影响铸锭结晶组织的因素:1,液体过冷度,越小越好。2,凝固温度范围,越大越好,有 利于枝晶的破碎。3,温度梯度,越小越有利于等轴晶。4,合金熔点低,温度梯度小。5, 搅拌或加孕育剂。 四,frank-read 源机制,图略见课本。滑移面上一个在 A,B 两点被钉扎的位错 AB,在应 力 作用下弓出(状态 2),弓出到 3 状态时,下方相邻部分反号相吸,并局部合并,完成 一次增殖过程放出一位错环(状态 4)。在应力 作用下,继续重复前面 1-4 过程。 五,一维下,J=-D ;J:扩散流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扩

5、散的物质量, D:扩散系数,:浓度梯度, :其意义为物质扩散量与该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方向相反。 影响扩散的因素:1,温度,满足 D=D0e 的关系,T 升高,D 增加。2,界面表面及位错, 是扩散的快速通道。3,第三组元,可对二元扩散有不同影响 ,如 Mo、W 降低 C 在 r-Fe 中 的扩散系数,Co、Si 加速 C 扩散,Mn 影响不大。4,晶体结构,低对称性的晶体结构中, 存在扩散的各向异性,如六方结构晶体,平等与垂直于基面的扩散系数不同。5,熔点,同 一合金系中,同一温度下熔点高的合金中扩散慢,熔点低的扩散快。 六,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或时间延长,出现亚晶合并长大,再结晶武术及长大,

6、无位错的等 轴再结晶晶粒取代长条状高位错密度的形变晶粒,然后是晶粒正常长大。储存能逐渐被释 放,硬度及强度下降,伸长率上升,电阻降低,密度提高。再结晶时各种性能变化都比回 复时强烈得多。 七,相同点:都是相变,由形核、长大组成。临界半径,临界形核功形式相同。转变动力 学也相同。 不同之处:形核阻力中多了应变能一项,千万固态相变的临界半径及形核功增大,新相可 以亚稳方式出现,存在共格,半共格界面,特定的取向关系,非均匀形核。 八,铁碳相图。略 包晶反应:L(0.53%C)+-Fe(0.09%C)-Fe(0.17%C) 共晶反应:L(4.3%C)-Fe(2.11%C)+Fe3(6.69%C) 共析

7、反应:-Fe(0.77%C)-Fe(0.02%C)+Fe3C(6.69%C) 九,凝固时形核的驱动力,是新、旧化学位差,再结晶驱动力只是形变储存能。 凝固常是均匀形核,再结晶形核在现有的形变不均匀区,如晶界附近、切变带、形变带、 第二相粒子周围。凝固长大时与母相不会有取向关系,再结晶长大时可有特定取向关系。 十,含碳 0.12%的钢,由液相冷却时,先形成铁素体,到 1495包晶温度,部分进行包晶 反应;新相奥氏体在已生成的铁素体上形核并向铁素体和液相中生长。反应后是两相组织 铁素体+奥氏体,图略。铁素体相对量为:(0.17-0.12)/(0.17-0.09)=62.5%。继续冷却得 到单相奥氏

8、体。 十一,宏观偏析:正常偏析和比重偏析。 正常偏析:指按合金的分配系数先析出的含溶质低,后凝固的含溶质多。因铸锭尺寸大, 由表面到中心成分不均匀,偏析出现在宏观尺度上,称宏观偏析。 反常偏析:仍遵守分配系数关系,只是形成大量枝晶后,富集溶质的液相会沿枝晶间的通 道逆向反流到先凝固的铸锭表面附近,千万由表面到中心成分分布的反常。 比重偏析:是凝固时,固相与液相比重不同,而沉积或漂浮,从而造成铸锭下端与上端成 分的不均匀,也是宏观尺度。 十二,按尺寸分为:点缺陷,如溶质、杂质原子、空位;线缺陷,如位错;面缺陷,如各 种晶界、相界、表面等;体缺陷,如孔洞、气泡等。体缺陷对材料性能是绝对有害的。说明

9、: 1,答案应该都是正确的,但打字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 2,用 word 中的公式编辑器编码缉的公式可能显示不正常,有的公式干脆就略了。 3,题目中的图片都没有给出。以后可能会补上。二 00 三年 二 00 三年试题:20080304 1.名词解释(30 分): (1)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模型 (2)晶界与界面能 (3)同分凝固与异分凝固 (4)形变织构 (5)二次再结晶 (6)淬透性与淬硬性2.简述二元系中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特点;并计算其各相平衡时的自由度。 (12) 3.什么是点阵参数?正方晶系和立方晶系的空间点阵特征是什么?画出立方晶系中(1 2 - 3)的晶面。(12) 4

10、.凝固过程中形核和长大与再结晶过程中形核和长大主要区别是什么?简述再结晶过程中 核心的产生方式。(12) 5.简述菲克第一定律和菲克第二定律的含义,写出其表达式,并标明其字母的物理含义。 (12) 6.简述晶界和晶粒大小对多晶体范性变形的作用与影响。(12) 7.什么是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分析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 (12) 8.画出 Fe-C 相图,标明 Fe-C 相图中各点的温度和含碳量。(12) 9.简述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0.简述凝固过程的宏观特征,叙述凝固过程中晶体成长的机理。(12) (统考生做,单 考生不做) 11.什么

11、是固溶体?影响固溶体的原因有哪些?固溶体与其纯溶剂组元相比,其结构、力学 性能和物理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2. 列举三种增加凝固过程中核心数的方法,简要分析其增加核心数的原因。(12)(统 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3.简述含碳量为 0.25%的钢的结晶过程和固态组织转变过程。(12)(统考生做,单考生 不做) 14.简述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的含义。(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5.根据缺陷相对与晶体尺寸和其影响范围的大小,缺陷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述这几类缺陷 的特征。(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答案:一,1,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模型:将晶体上半部切开,插

12、入半个晶面,再粘合起来;这样,在相当于刃端部为中心线的附近一定范围,原子发生有规则的错动。其特点是上半部受压, 下半部受拉。这与实际晶体中的刃型位错造成的情景相同,称刃型位错模型。同样,将晶 体的前半部切开,以刃端为界使左右两部分沿上下发生一个原子间距的相对切变,再粘合 起来,这时在已切动和未切动交界线附近,原子错动情况与真实的螺位错相似,称螺型位 错模型。 2,晶界与界面能:晶界是成分结构相同的同种晶粒间的界面。界面上的原子处在断键状态, 具有超额能量。平均在界面单位面积上的超额能量叫界面能。 3,同分凝固与异分凝固:凝固时不发生成分变化的称同分凝固;反之,凝固时伴随成分变 化,称异分凝固。

13、 4,形变织构:多晶形变过程中出现的晶体学取向择优现象。 二次再结晶:再结晶结束后正常长大过程被抑制而发生少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6,淬透性与淬硬性:淬透性指合金淬成马氏体的能力,主要与临界冷却有关,大小用淬透 层深度表示。而淬硬性指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与钢中的碳含量有关。 二,共晶反应是:液相同时凝固出两个不同成分的固相相互配合生长,一般长成片层状。 共析与共晶相似,只是母相是固相,即一个固相同时生成另两个不同成分的固相。 包晶反应是:液相与一个固相反应生成另一个固相,新生成的固相包住原有的固相,反应 需要固相中的扩散,速度较慢。 这三种反应出现时,自由度都是 0,即三相成分固定,

14、温度也固定。 三,点阵参数是描述点阵单胞几何开关的基本参数,由六个参数组成,即三个边长 a、b、c 和它们之间的三个夹角 、。 正文晶系的点阵参数特征是 abc,=90。 立方晶系的点阵参数特征是 a=b=c,=90 立方晶系中(123)的晶面特征图略。 四、凝固时形核和长大的驱动力是新、旧相化们差,再结晶器形核和长大的驱动力只是形 变储存能。 凝固时的形核常为均匀形核;再结晶形核常在现有的形变不均匀区中,如晶界附近、切变 带、形变带、第二相粒子周围;凝固长大时与母相不会有取向关系,再结晶长大时可能有 一定的取向关系。 再结晶核心产生方式:1,原有晶界推移成核,也称应变诱导晶界迁移式形核;2,

15、亚晶成 核,即通过亚晶合并或长大形成新晶粒。 五、菲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见课本。 六,多晶中,每个晶粒与周围相邻晶粒取向不同,滑移开始的早晚不同,滑移系数目也不 同;晶粒间的协调是靠有足够的独立滑移系的开动来实现的,即某一晶粒在一特定力轴作 用下,取向因子大的滑移系先开动,当相邻晶粒相接触的区域受到周围晶粒的影响而不能 自己主滑移系开动进行形变时,可开动次生的、新的滑移系,以协调各种复杂的形变方式; FCC/BCC 结构都有 5 个独立滑移系,可实现任一种方式的形变。晶界两侧滑移面不平等, 晶界一方面是位错运动的障碍,造成位错塞积和强化;同时要求晶界附近多系滑移的出现, 以协调晶界两侧的形变。

16、晶粒大小对形变的影响是:晶粒细小,整个晶粒可较形变均匀, 不同的滑移系组合少;晶粒粗大时,形变过程中晶内不同区域不能相互协调,要求不同的 滑移系组合并开动,常常出现晶粒“碎化”,即一个大晶粒,随形变的进行“碎化”成几 部分,不同部分内有不同的滑移系开动。 对性能的影响到遵循 hall-petch 关系 s=0+Kd-1/2 即晶粒越细,晶界越多晶界 对运动位错阻碍越显著,提高强度幅度越大。 七,一次带状组织是凝固时形成枝晶,热轧后成带状而产生的;在 CuCl 浸蚀下,黑色条带是枝晶干(含溶质不),白色条带常是富集杂质的枝晶间,也称原始带状。二次带状是固 态转变的产物,在硝酸酒精浸蚀下,白色带状是先共析铁素体,黑色带状是珠光体,也称 显微带关组织。只有在一次带状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二次带状。这些带状都与元素的偏析和 夹杂物的特殊分布有关。 八,略。 九,1,相变阻力中多了应变能一项。 2,形核方面:非均匀形核,存在特定的取向关系,常为共格或半共格界面。 3,生长方面:出现惯习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