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05857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案例(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案例(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案例(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案例(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案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案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金散尽还复来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导学案(一)导学案(一)编制编制:刘言滢 审核审核:刘泽芳 时间时间:2019-09-12 班级:班级:_ 姓名:姓名:_ 组组_ 号号 _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在初中学习过的议论文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观点和材料的关系。2初步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了解悼词的相关常识。(二)过程和方法目标(二)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学习他为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把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学会分析概况文中句子,提取信息。(三)情感态度价

2、值观目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做的巨大贡献;感受和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等伟大精神。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学习重点:学习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学习方法:学习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合作探究展示 点拨指导 反思巩固一、相一、相 关关 链链 接接1 1、悼词、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悼词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写“悼词”二字或“在某某某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本文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文部分,首先要写明死者生前的身份或各

3、种职务名称,不幸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终年岁数,表明用什么样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按时间顺序或其它顺序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其一生做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质和主要贡献,进而说明其逝世后带来的损失。再次说明从哪些方面向该同志学习,怎样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另取一行,用“某某某同志安息吧!”或“某某某永垂不朽”作结。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练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词应恰如其分。2 2、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 ,犹太裔德国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

4、产主义创始人、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 20 世纪的人类生活。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的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

5、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 ,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3.3.写作背景写作背景马克思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 月 17 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

6、发表的讲话。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关于马克思的历史贡献4 4、马克思的贡献、马克思的贡献第一: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之前社会总体发展规律总是表现在一些零碎的历史事件的叙述中,马克思第一个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关系,揭示社会发展变迁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存在规律或者不能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导致神秘主义,从而掩埋社会真相。 第二:从微观的资本经济细胞商品开始到宏观的资本运动,对资本社会运动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刻剖析。 第三: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和批判,建立

7、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史观,提供了科学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工具和方法论。 第四:提出以阶级分析的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的本质,尽管当政者出于畏惧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金散尽还复来2心理不承认阶级,但是它是分析社会本质的工具和方法,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以及关于小拿破伦的雾月政变的典型历史事件的分析,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二、课前预习二、课前预习(一)基础字词(一)基础字词1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 )A悼词(do) 估量(g) 芜杂(w) B豁然(hu) 肤浅(f) 卓越(zhu)C撰稿(zun) 嫉恨(j)

8、诬蔑(mi) D诅咒(chu) 诽谤(fi) 给予(j)2 2下列四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下列四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 )A尊敬 爱戴 答覆 B遭受 隐弊 涂抹C衷心 毕生 激励 D逻辑 损失 粉繁3.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嫉恨 诬蔑 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 不可估量 纷繁 竞相C.豁然开琅 诅咒 给与答复 D.爱戴 永垂不朽 唯物辩证法4 4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纷繁芜杂 芜:草长得杂乱。 B永垂不朽 垂:传下去,传留后世。C卓有成效 卓:高超的,不平凡的。 D豁然开朗 豁:免除

9、。5.5.给划横线的字注音,并要求读准字音。给划横线的字注音,并要求读准字音。 悼词( ) 肤浅( )不可估量( ) 纷繁芜杂( ) 嫉恨( ) 诬蔑( ) 豁然开朗( ) 衷心喜悦( ) 诽谤( ) 诅咒( ) 卓有成效( )6.6.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浅尝辄止:坚韧不拔: 卓有成效: 永垂不朽: 繁芜丛杂:豁然开朗: 三、课文总体把握三、课文总体把握 1、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2、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四、研读课文四、研读课文 体味特性体味特性1.1. 研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 、找出哪些词语表明马克思逝世了2) 、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逝世

10、了?3)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2.本段写马克思的死何以用“停止思想” “安静地睡着了” “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短语来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金散尽还复来33.品味本段“破折号”的作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导学案(二)导学案(二)编制编制:刘言滢 审核审核:刘泽芳 时间时间:2019-09-12 班级:班级:_ 姓名:姓名:_ 组组_ 号号 _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 1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学

11、习重点和难点: 1把握全文的结构特点。 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一、诵读一、诵读 2 27 7 段,回答以下问题。段,回答以下问题。1.第二段是从哪些角度来评说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的?2.从后文内容看,第二段起何作用?3.第三段在论述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4.第三段中马克思发现了什么规律,第四段中马克思还发现了什么规律?5.“不仅如此”中的“此”指什么?第四段和第三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6.第四段中最能体现马克思第二个发现的作用的词是哪一个词?试具体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7.第五段中“这样两个发现”指什么?8.第五段第

12、 3 句中的“很多” “不是浅尝辄止”各是从什么角度去叙说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小结:三五段主要内容:二二. .读读 6 67 7 段,回答以下问题。段,回答以下问题。 1.“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中“这样”指什么?2.为什么“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3.两个“密切注视”体现了马克思怎样的科学观?4.作为一个革命家,马克思具有怎样的品质?5.为什么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6.第 7 段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金散尽还复来4三、诵读三、诵读 8 89 9 段,回答以下问题。段,回答以下问题。1.“正因为这样”中“这样”指什么?2.“他对

13、这一切毫不在意”中“这一切”又指什么?3. “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中把“拂”改为“抹”行不行,说说理由。4.“敌人”和“私敌”的含义是什么?5.第 8 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评价马克思?6.第 9 段“永垂不朽”是什么意思?四、欣赏阅读四、欣赏阅读 父亲的追悼词父亲的追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会,和我们一起与我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秋风起人憔悴,叶儿落心流泪” 。在这个秋天的日子里,我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于 2006 年 10 月 7 日早上 6

14、 点 10 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生前的亲朋好友们,我们表示深深的悼念。我父亲出生于 1930 年,从小丧母,年少的日子随父,其生活艰苦,与父亲相依为命,练就 了坚强的性格。1949 年 7 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景宁、云和担任过区委副书记和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后因工作需要调到缙云县,先后担任缙云盘溪区副区 长、缙云县卫生局副局长、缙云县教育局局长、缙云县科委副主任、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在 1986 年批准光荣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我父亲在职期间,四十年来工作踏实、廉洁奉公,把 党的工作始终放在第一位,为党的工作尽心尽力,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风

15、雨急而不缀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 ,可以说,我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奉献的 一生,为党工作的一生。他生活俭朴、性格耿直,勤劳善良,极富爱心和责任心。对待工作, 他严谨而又富有魄力,敢说敢做,言出必行;对待生活穷困的人,他又极尽同情,常常扶贫济 困,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身教重于言传,父亲以他自己的表率作用牵引和启迪着我们兄 妹四人的成长,教我们正直,教我们善良,赋予我们健全的人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使我们在 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兢兢业业,在为人处世上真诚无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为 有您这样一位好父亲而骄傲,您的匆匆作别,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创伤,也给我们的人 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深深遗憾。我们感谢您这些年来对我们的悉心培养,感谢您为我们创 造了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感谢您为我们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往者已逝,来者犹追。我 们知道,冥冥之中,您一定依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