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05671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赠汪伦赠汪伦课堂课堂实录实录 1教学设计: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 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 6 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 解释,以一带六扩展阅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内 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

2、学准备:教具(课件)古诗趣背复习;赠汪伦诗句;自学提示;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送别诗 6 首;学习提示。学具(课件)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古诗学法概括;扩展自学送别诗 6 首(图文加重 点词语解释) 。学习方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 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1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3、泥融飞(燕子)自在(娇莺)恰恰啼一行(白鹭)上青天早有(蜻蜓)立上头柴门闻(犬)吠北风吹(雁)雪纷纷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霜叶(红)于二月花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翠)柳千里(黄)云(白)日曛春来江水(绿)如(蓝)万(紫)千(红)总是春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不敢高声语) 白发三千丈 (举头望明月)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故乡(朝辞白帝彩云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二、交流资料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

4、的 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 (学生交流有关资料)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 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 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 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

5、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 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 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 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 汪伦 。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学习古诗出示课件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

6、示课件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2组内交流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 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检查自学情况: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 个竖,而不是“西“。设计意图 中年级识字教学虽不是重点,但对难记的字教师必须强化,帮助学生记忆。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质疑解答,重点

7、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 (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 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 (练读-指读-齐读)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 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师:有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 谊有什么关系?(

8、学生讨论)设计意图 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 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 “,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 ,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 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4配乐背诵出示课件四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

9、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 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四、扩展学习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 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 6 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教师提供古诗学习方法和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 、 晓出净 慈寺送林子方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别董 大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

10、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 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设计意图 整首诗的学习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加强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 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习。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 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习惯,又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五、引导课外练习。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设计意图 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 基础。赠汪伦课堂实录 2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

11、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出示25、古诗两首 ,齐读。谁知道是哪两首诗?生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赠汪伦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理解课题,介绍诗人及汪伦、诗的背景1、 “赠”是什么意思?(送给)2、谁写诗赠送给汪伦?(李白)你了解李白吗?指名交流。那汪伦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谁来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3、李白为什么写诗赠给汪伦呢?这里有个小故事,请你们自由读一读。读完后,我请你们来 说说原因

12、。生自由读,交流。*你们还知道了什么?4、过渡: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三、初读古诗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1) 、出示词语,读词检查。(2) 、指名读诗,其他学生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指名读,分组读,齐读)(3) 、了解诗意:你读懂了什么?四、精读诗句1、过渡:那么,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2、自由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把有关的内容画出来。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4、指名交流,补充。(1)一、二句抓以下内容指导:“欲”什么意思?“踏歌”什么意思?想象汪伦踏歌的歌词会是些什么。

13、从“忽闻”体会到了什么?谁能有感情地把这两行诗读出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2) 、三、四句抓以下内容指导: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两人感情深厚?(深千尺、不及、送我情)你是怎么体会的?(“深千尺”: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不及”:什么意思?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送我情”:这里把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我”的情深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水深不及情深。谁能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交流。感情朗读。出示背景图,想象情景,进行表演。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 些什么?你们来想一想,演一演。同桌练习,

14、指名演。5、配乐背诵。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此时,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就站在船 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用背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吧!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五、拓展小结1、世间离别情万中,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老师还找了一些感人肺腑的 离别诗。师读其中一首。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一些离别诗,我们在班会课上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读得好?2、是啊,离别是伤感的,也是快乐的。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让它为我们放 飞友谊的航船。齐诵赠汪伦 。六、布置作业改诗送给朋友。赠汪伦课堂实录 3日前,笔者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的一节古诗教学课,感触颇深。孙老师根据所教古诗赠汪

15、伦 这首送别诗的特点,巧妙设计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体 诗歌,而且初步领会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一、明确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伊始,孙老师就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组送别体古诗,相信大家一定能学 好。我们先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 ”这显然是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导语。导语不仅告 诉了学生今天学习的是送别体诗,而且让学生感觉到今天的目标稍高了一些要学习一组送别体 古诗, “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其一上课就处 于“愤”“悱”状态,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二、精读一首,领

16、悟表达方式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 课后的广泛阅览打下扎实的基础。 赠汪伦是一首唐诗,而且好读易懂,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自始自终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掌握送别体古诗的表达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自主朗读,了解诗歌大意。孙老师先让学生自主读诗,思考诗中说的是谁送谁?谁别谁?让 学生明白送别体诗歌中人物的主客之分;然后指名读诗歌,让学生说说“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 “李白是怎样别汪伦的?”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大意;最后请两名学生试说诗歌的意思,重 在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学得生动、充实,基本上明白了诗歌的意 思。2.自学质疑,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