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0548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pec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apec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apec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apec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pec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ec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PEC 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姓名:董冠姓名:董冠 09 级国政二班级国政二班 学号:学号:2009140558 摘要:APEC 自其成立伊始, 便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伴随着其成员国的 一次次扩大,议题的层层扩展延伸,被广泛的寄予了厚望。世界上每种事物都 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APEC 也是如此,在其横向和纵向领域都将会有所发展, 其组织架构也必然会进一步完善。然而作为一种组织,其发展又必然是有限度 的。作为一种经济合作组织,在未来可预见时期,或者像北美自由贸易区或欧 盟一样发展成地区经济一体化或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或者陷入停滞或像苏 联一样在这个世界上销声匿迹,再或者走

2、一条带有倾向性的中间路线。笔者试 着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 APEC 的发展、路径选择及其限度,以对 APEC 的 未来有一个较为明确、细致和理性的认知。 关键词:适应性 内聚性 复杂性 文明冲突 一、APEC 发展的可能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加,经济 往来更加密切,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也日益加深。APEC 的发展状况至少在 三个方面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一个是横向上的地域的扩大、成员国的增多,另 外在纵向上国家间联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即表现为议题的不断扩展延伸,最后就 是内部机制的不断优化,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1)、成员国将继续增加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

3、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 坛,成立于 1989 年。创始之初共有 11 个成员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 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 6 国。迄今为止成员国扩展为 21 个,包 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尼、日本、韩国、马 来西亚、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西兰、新加坡、 中国台北、泰国、美国、越南二十一个经济体。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其成 员数目在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随着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深,南美洲太平洋沿 岸的一些小国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国加入 APEC 的概率极大。从地理上来看, APEC 的扩展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

4、一个发展过程,势必把周边的国家囊括进来。 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APEC 的主要宗旨和目标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 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可以说亚太经合组织的三大支柱是“贸 易投资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加入其中有利于本国经 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增加就业和提高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2) 、议题的不断扩展延伸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突显,其解决方式已不再局限一国之 内,需要多国加强合作。为此,探讨全球性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 亚太经合组织自然也是如此。其议题不

5、在仅仅局限于经济合作层面,将逐渐增 加关于影响该区域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问题探讨。从议题的变化来看近年来已 出现这一趋势。从 2001 年以后,开始探讨影响该区域发展的恐怖主义问题,在 第 12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讨论了人类共同关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后来 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等等。从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将会更多的涉及到非传 统安全甚至传统安全领域。引起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之前所讲的全 球化引起的国家间相互依存度的增加外,还有其内在议题的变化发展逻辑:总是从一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议题不断变化发展,其合作才更具多样性,其生命力就越强。

6、评价一个组 织是否具有生命力主要有三项指标:适应性、内聚性和复杂性。而其议题的不 断扩展延伸,正是其复杂性的一个体现。而议题的不断变化发展,适应了新形 势的需要,相应的会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使其内聚性不断增强。 (3) 、内部机制的优化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只有变革,APEC 才能更好地发展。为了适应 其本身发展的需要,其内部的一些机制如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单边行动与集 体行动相结合原则及那论坛性质的执行方式势必会做一些改变。变得更加有效 率,更加适应世界大势的发展。但不得不说其内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它 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其未来路径的选择(将会在局限性中做较为详细的论述) 。(4) 、

7、未来的 APEC 面临的几种路径选择 除了上述两种必然趋势外,其发展到底延续的一种怎样的模式呢?美国学 者伯格斯坦 (APEC 前名人小组成员) 在题为 APEC20-20-20-2.0 文章 中提出了未来的的四种选择 :一是被解散 ,二是照常行事, 三是支持全球经 济架构,四是在亚太地区重新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但笔者认为他所说的模式, 不够具体、形象。 环顾当今世界国际组织的发展历史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笔者认为大 体有五种模式。大体和伯格斯坦所说的四种选择相似: 苏联模式(解体) 停滞模式 自由贸易区模式 政治经济一体化模式 带有倾向性的中间模式在这五种模式之中,笔者更加倾向于带有倾向性

8、的中间模式(最后重点论 述) ,更加广泛深入的开展经济技术和非传统地区安全合作,促进本地区的经济 进一步健康发展,使亚太更加安全与稳定。解体和停滞模式主要是由于 APEC 发展的局限性无限扩大以及内部机制的僵化所导致,如果局限性维持在一个常 态,机制进一步变革优化,相信前两种模式是可以克服的。再者,从制度建设 的成本及收益分析,维持一个制度的成本要远小于制度构建的成本。然而政治 经济一体化模式,需要国家间很大的相似性:地缘环境、文化的相近性,相一 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体制、政策等等,亚太各国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无法满 足上述指标,因此政治经济一体化模式也可以排除在外。又由于亚太地区的复 杂性:经

9、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层面有很大不同,这一模式有仅仅 局限于经贸层面,因此也不太适应 APEC 在未来的发展。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 制约其发展的局限性。 二、APEC 发展的局限 APEC 走向何方,除了受动力因素的推动之外,也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 使其路径选择更加有限。 (1) 、内在机制的制约 APEC组织形式的软弱性在于其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的内在局限:首先, APEC在所有问题上的决策几乎都是要“一致通过”的,这是由于组织中的弱小成 员担心强大成员对组织的统治和利用。因此,“一致通过”只是反映成员国之间的不信任,其结果是,APEC进程必须适应最保守成员的节奏。 其次,由于“非机制化

10、”原则,APEC有意识地保持组织机构的小规模,这样 就使得组织机构无力贯彻和落实日渐庞杂的计划议程。 再次,由于APEC行为的非约束性特征,领导人的承诺只是口头上的,这些 承诺可以是在取得国内公众的支持以前、在国内相关立法和组织结构尚没有建 立之时做出的,因此,落实并没有保证。 其根本就是一个论坛性质的组织,尤其是其自愿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使得 其对成员国没有任何约束力。只有其议题涉及到促进大部分国家乃至所有成员 国的利益时,才能有限度的达成不具有强制力的决议。自然的,很多决策是很 难通过的,即使通过也很难执行。其制度的内在局限性使得它很难在经济合作 乃至地区合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发

11、展,成员国之间的利益会有 更多的一致性,但像欧盟那样的涉及到国家主权让渡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在未来可预见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2)、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回答了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及其一般条件:集团的规模与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成反比,小集团更具有凝聚力、生命力 和有效性 在组织制度中,小集权的行为更加果断,更有效 集团的规模与组织行为之间可以解释多种现象,如大国的兴衰 从中可以看出,其成员国的扩大也并不是无限制的,至少应遵循着地域原 则(太平洋周边国家)与效率原则(不能因其结构性而降低效率) 。成员国过多, 其复杂度就越高,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就越多,议题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12、就越低, 如果效率过低,就使的维持该组织的成本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收益,其经济合作 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很容易和前苏联一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3) 、动力的缺失 区域化的发展,带给了亚太经合组织双重动力:正动力和负动力。正是区 域化的发展才使得亚太得以建立,但随着区域化组织的增多,也在消弱着亚太 经合组织的作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集团,以及其它众多的,各式各样 的地区性组织的建立,使得 APEC 议题的扩展和延伸备受制约。其动力仅仅局 限于经济领域和其它的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像传统的安全领域则被授予到更 加完善,更富有凝聚力、约束力的集团之中。 (4) 、不可忽略的矛盾与冲突 从九十年代

13、后期开始,文明冲突论极为盛行,已成为分析国际关系不可缺 少的一个视角。亚太地区涉及到俄罗斯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基督教文 明,拉美文明等等,极其复杂,使得成员国之间很难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价值 体系,使得对同一种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使得议题很难达成一致。欧盟实行 那种共同的外交政策,在亚太根本就难以想象。在涉及到人权领域时,东西方 观念差异极大,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单从文化的认可方面这一项来看,在可 预见的时期内亚太就不能走向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之路。此外,本地区民族构 成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其中一些成员国之间还存在着历史的、现实 的、领土的争端,在涉及到关于重大国家利益的议题时,很难

14、取得一致意见, 这也制约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空间。 (5) 、从制度建设理论来看待 APEC从制度建设成本来看,由于构造机制的巨大成本(从 APEC 的建立到 2010 年,光是组织会议一项据不完全统计就超过了 20 亿美元)以及存在的诸多困难, 应该尽可能的调整现有的机制而不是推倒重来,才是真正理性的行为。因此, 机制应不断的倾向于不断优化以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走向终结。 三、结语:带有倾向性的中间发展道路 从其发展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来看,解体模式和停滞模式都不是最佳的选择, 自由贸易区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模式在目前也只能停留在乌托邦层面,所以最佳 的选择模式应是应时而变,愈加完善。先前所提

15、出的五种模式,有四种都不同 程度的排除在外,区最佳的路径选择应是带有倾向性的中间发展道路:真正的 介于经济合作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模式。既像北美自由贸易区一样有着广泛的 经贸合作,又有像东盟那样共同商讨地区安全问题等。转变 APEC 自身的制度, 同时又不能彻底的改变其自身的性质。在经济合作领域更加注重效率,使决策 更容易出台并执行。在地区安全领域,更加注重自主合作,协调一致,发挥论 坛性质的优势,是指更加具有凝聚力。在这中间道路中,更加倾向于拥有固定 组织架构,不仅仅拘泥于论坛的性质,使之真正的成为一种制度。在地域上, 是其成员国在比较广泛的基础上更具有地区凝聚力。在有效层面,更加注重自 身体制建设,是决策更加有效,只有在其外缘和内涵两个领域同时发展,真正 走上为本地区谋福利,促进本地区的安全与经济贸易健康快速发展,这才是未 来 APEC 的最佳选择。 但 APEC 的发展到底如何?能否顺利的克服种种障碍?历史是其最好 的见证,我们将拭目以待!参考文献:(1) 、 APEC 的发展前景 2009 世界经济 刘雪姣(2)、百度百科 http:/ 20 年回顾与展望 陆建人(4)、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 罗伯特基欧汉(5) 、 政治学十五讲 燕继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