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师 要 学 一 点兵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02659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 师 要 学 一 点兵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 师 要 学 一 点兵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 师 要 学 一 点兵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 师 要 学 一 点兵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 师 要 学 一 点兵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 师 要 学 一 点兵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教 师师 要要 学学 一一 点点 “ 兵兵 法法 ”读班主任兵法的感受江苏射阳中学政教处 李志强 马洪根最近阅读一位年轻老师写的班主任兵法,深感教师学习“兵法”的必要。这本书教给我们很多宝贵的教育方法,实际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智慧。这本书激发了我做一个智慧型教师的想法。但是,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又谈何容易哦!且不说我们多数人只是凡夫俗子,就拿现在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来说,“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确实是我们真实的状态,工作时间长还可以忍受;但是碰到难缠的学生和家长,那真叫人明白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含义,家庭和领导的压力就更不待言。很多老师每天管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疏于教育;我也看到有的老师被学生气

2、哭了,甚至气死啦。想到这一层,我要大声疾呼:教师要学“兵法”。初听起来,这句话有点反动噢,但如果从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效果的角度,哪怕就是从应付繁重的任务多活几年的角度看,老师的“兵法”不仅可以干好工作,而且能够使自己真正承担起对社会和家庭的神圣责任。对于一个长期过度劳累的人来说,轻松才算是美德。因为用兵法可以在特定状态下拯救他的生命。当然,使用兵法并不是把学生当作“敌人”,兵法还是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负责的基础上的。这样考虑,“兵法”就不只是可以接受的问题了,更应该大力提倡。不知诸位以为然否?我身边有许多爱学生的典范,他们做起学生的思想工作来,可谓苦口婆心,呕心沥血;他们辅导起学生的功课来,可谓

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处理起学生的纠纷来,可谓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可是,为什么他们常常期盼着早日下班和放假,算计着还有多少年退休?可是,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种爱?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很多老师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我们是不是就端不稳饭碗了呢?但是,有的老师却十分轻松,时间和精力花的并不多,学生听话又学得好,奥妙何在?他们使用了兵法!“我已经有十六年多的时间没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了。”这是谁说的,太大胆了!不要说 16 年就是 16 天,我们可能就下岗了。但是魏书生敢说,凭什么绝招让他语出惊人?他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能力。从易到难的十条批改要求,循序渐进

4、便于操作,学生的积极性比老师还高。事实上,其学生作文能力稳步提高。善用兵法,总能找出最简单的办法。我当班主任连续四年都是面对有不良生活习惯和纪律松懈的学生,他们上学迟到,做操怕动,学习怕苦,多次说教总是无效。上学期,我买了一台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学生上学、早读、出操的情景,在班级当众播放,学生反响十分强烈,思想上震动很大。我还组织学生办视频节目,利用班会播放学生中的新闻,以前很头疼的仪容仪表、不穿校服和班级卫生等老大难问题都逐步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被太多的压力驱使着,随波逐流的追逐使我们精疲力竭,太多的要求使我们失去了心灵的自由。我们没有时间问自己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真的需要反复而无效的说

5、教吗?还是孩子气的逞强好胜?也许兵法就能帮助我们找到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知识把握的是世界的部分原理,而兵法则要洞察整个世界的本质。对于现在的学生,我们要更多地从他们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我做班主任,如果班上有 31 位同学,我就宣布我们班级有 32位成员。开家长会不告状,几乎不让学生带家长。2003 年 9 月,我班上两个男生打架,其中一个还流了血,我分别找他们谈话,答应他们不告诉家长的请求,后来他们和好了,两个人跟我关系都很好,一个成为班级的学习状元,一个离开我班还请我看电影呢。没带家长效果很好。它生动地说明:兵法就是实践中的智慧。它对于个体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教师能通晓有关学生的“道”学

6、生的心灵,还必须能在特定的境况下,将这些“道”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活动当中。教师拥有了它,并将它作为一种人格来塑造,便能成为具有专业智慧的教师,成为深刻把握个人实践反思的创造型教师,成为既解放学生又解放教师自身的教师,成为能适应和挑战信息社会的教师。教育智慧是科学化的艺术力量,又是艺术化的科学力量。教育智慧的力量具体表现为这样几种能力:一是对教育问题的逻辑化理解能力。如上面提到的数码相机发挥的教育功能;二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能力。如上文提到的处理学生打架的做法;三是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如魏书生的偷懒行为。这三种能力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能显现出科学的穿透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对教育问题的

7、理解,基本上是一个科学问题。自然,理解教育问题的能力基本上是一种科学能力。但是,教育智者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其角度、方式,完全可以上升为艺术。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几乎就是艺术。但是直觉之所以能够发生,却一定是建立在无数次逻辑把握基础上的。假如教育者没有深厚的教育科学、人文科学的素养,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即使发生也很难靠得住。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观察教育智者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就等于是在欣赏教育智者的艺术表演。观察者深知其美,深知其妙,但无法重复,无法获得。因为,在繁忙的现象背后,是教师的智慧的丧失。班主任兵法这本书虽然理论性不强,但是实践意义很大。书中的故事启发我们对所谓的兵法作进一步思考,这正是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东西。现实中的许许多多的教育难题也许就是我们教师的“战场”。有感于此,我再次大声疾呼:教师要学兵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