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97491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一)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二)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三) 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A 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 ;15 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

2、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 (算式法10110 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 11 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 磅快。图示法等)B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 。 。那么”“。 。 。但是” “如果。 。 。就。 。 。 ”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A 学生汇报: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

3、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B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A 学生汇报: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B 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 ,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 (出增示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

4、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 是愚蠢的行为)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镒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 4 描写恰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二、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 ,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教学反思: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教学反思: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 言,积累

5、语言,运用语言。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 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 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 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二、通过演示加

6、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通过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 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 ,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 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 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伽利

7、略 太棒了,太厉害了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 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 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 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 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 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 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