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桃花心木 7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94695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桃花心木 7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桃花心木 7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桃花心木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桃花心木 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心木桃花心木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 、 “提出自己看法或疑问” 、 “作出自己的评价” 、 “说出自己的体验” ,本课时教学,把感悟人生哲理,引导发表见解作为重点。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重温浇水事实重温浇水事实种树人是怎样给树苗浇水的?(从“浇水的时间不一定”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认识种树人浇水的无规律性。板书:浇水无规律)二、研读交流二、研读交流-聆听浇水道理聆听浇水道理1教师:种树人来的时间并没有规律,浇水量也不一定,看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2梳

2、理学生的问题: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到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帮助后进生。 )4汇报交流(通过抓住“百年的基业” , “不确定中”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漫漫的岁月中,不可能像种菜或种稻子那样能够得到外界的精心照料,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相机板书:会找水源拼命扎根)才能生存下去(板书:长成大树) ,从而明白“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5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感悟浇水的道理。请你

3、想象一下,种树人与作者之间会有一场怎样的对话,任选其中一角色,进行口语交际。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强调不照搬课文的原句,根据自己的理解,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6指导朗读。种树人是怎样说这些话的?该怎样读?理解“语重心长”的意思。指名读、互读、自由读、评读、全班读。三、发表见解三、发表见解-感悟人生哲理感悟人生哲理1.理解作者的感悟(1)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想表达什么的见解。 (相机板书:(树苗)-(人)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见解。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相机从如下几点加以点拨)a.“不确定中生活”是什么样的

4、生活?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b.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相机板书:生活考验锻炼自主努力成长)c.反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相机板书:种树喻育人)(3)引读,加深理解。 (听了种树人这番意味深长的话, “我”心中无比感动,“我”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2抒发自己的见解。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小组推荐发言代表时,要照顾胆小说话少的同学,给他们建立自信的机会。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1.提炼成名言警句。2.写成读后感。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种树人- 桃花心木浇水无规律(树苗)-(人)会找水源 生活考验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种树喻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