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9125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 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教 案案总第 1 页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课题跳水课型读讲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填空的形式进行概括。2、 学会本课的 13 个生字(其中两个多音字钻 zun 和杆 gn)3、 梳理课文脉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4、 能够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教学重点学会生字以及新词。教学难点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主要教法启发 谈话教具课件学法指导观察 联想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板书设计跳水zun gn 钻 杆zun gn搜 舱 鸥 艘 抢 欧教学后记总第 2 页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 含 时 间 分 配 一、揭示课题一、揭

2、示课题【3】1、教师板书课题:跳水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3、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启迪。二、教师范读课文二、教师范读课文【3】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预习,学会生字以及新词。三、检查预习,学会生字以及新词。【24】1、字音:1)强调多音字。zun gn 钻 杆zun gn 2)读读下列生词:一艘 放肆 胳膊 海鸥 瞄准 风平浪静 摇摇晃晃吓唬 桅杆 不知所措2、字形指导。1)提出容易写错的字:艘:注意右边的笔顺笔画。2)结合生字的新义组新词。3)辨析组词。搜

3、 舱 鸥 艘 抢 欧4)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成新字再组词。鬼 ( ) 干 (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 记叙了发生在轮船上 的故事,由于猴子的 挑逗,孩子追猴子, 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 杆顶端,孩子陷入困 境。船长在危急时刻, 沉着、冷静,命令孩 子跳入水中,孩子得 救。根据多音字字音,引 导学生正确组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强调的同时,引导学 生进行书写。观察字形区别组词。展开想象,加偏旁组 词。( ) ( )总第 3 页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 含 时 间 分 配 豆 ( ) 仓 ( )( ) ( )苗 ( ) 空 ( )( ) ( )3、说说难理解的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4、。桅杆:不知所措:4、体会下面句子的意思,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2) 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四、再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概括大意。四、再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概括大意。【10】1、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2、根据问题给课文分段:课文讲了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怎样?学生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1、2 自然段)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起来,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第二段(3、4 自然段)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第三段(5、6 自然

5、段)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沉着镇静,果断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3、填空:文章讲述了 这个故事,赞扬了船长 。五、作业五、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 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 引导学生造句,师生 进行评议、修改。浏览课文,感悟课文 脉络。引导学生分段。在明确概括段落大意 方法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动笔写一写段落 大意。总第 4 页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 含 时 间 分 配 2.练习朗读课文。教教 案案总第 5 页课题跳水课型读讲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第 2 课时(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

6、横木时的危险处境。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教学重点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 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主要教法启发 谈话 教具课件学法指导读、思、批、议、品板书设计跳水跳水 猴子:调皮 放肆水手:嘲笑孩子:气急船长:命令教学后记跳水一课情节起伏跌宕,学生乐于学习。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 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新课改重视读,重感悟, 重体验。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对于孩子处于危险那

7、部分, 引导学生专心地、投入感情地读书,随着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在读中感悟,在 读中体验,从而体会孩子的处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课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充 分的讨论交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想象和理解, 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在真切理解“情况危急”的基础上,体会到船长的机智、果断、 了不起。在讨论想办法使孩子脱险一部分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真正引导学生深入 学习课文,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第 6 页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 含 时 间 分 配 一、导入课题:一、导入课题:【6】1、我们继续学习跳水,大家齐读课题。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

8、边听边思考:还有什么问题不理解,同学读后提出来。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10】1、课件出示思考题: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3)在班上汇报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三、品读感悟,理解重点部分。三、品读感悟,理解重点部分。【15】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对课文做了细致的学习,而且还做了认真的讨论探究,这对我们学习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尝读书的果实。学生品读课文中的段落,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品读以下段落。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

9、去?(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坐在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和爪子撕。(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引导: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齐读课题后分段朗读 课文。猴子逗孩子,水手们 在一旁“都笑起来”, 孩子“哭笑不得”, 很尴尬。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 到伤害,很生气,于 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想制服它。总第 7 页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 含 时 间 分 配 (3)猴子一边不断往上爬,一边回过头来逗孩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着牙

10、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引导:区分“气急了”与“气极了”,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1)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的一头有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脚底下就摇晃起来”等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2)出示电脑课件,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

11、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1、我要是拿不回帽 子,也太丢面子了。 2、我一定要追上这 只可恶的猴子,夺回 帽子,绝不能轻易便 宜了它。猴子越来越放肆,竟 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 最高的横木的一头, 孩子忍无可忍,气愤 到了极点,于是走上 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 子。万分危急、千钧一发、 危在旦夕总第 8 页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 含 时 间 分 配 3、看到这里紧张吗?你想救他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救孩子?赶快想办法,时间可不等人啊!采用小组讨论的办法,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4、这些办法实际上都不能行,那么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

12、指名读课文第 7 自然段。说说船长为什么这样做?5、研究: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小组展开辩论。)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说明父亲不会开枪。6、“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四、总结全文。四、总结全文。【5】1、教师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学习课文后,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3、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孩子被救上来以后,会说些什么?船长会说些什么?水手们又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说一说,再写下来。【4】六、作业设计:六、作业设计: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造句。2、预习鲁本的秘密。让学生各抒己见。找 海绵垫(床上被褥)、 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 手在下面接着、找直 升飞机、让水手上去 救孩子四十秒钟非常短,可 是时间宝贵,人们救 人心切,已经觉得四 十秒钟太长了。这篇课文作者就是要 告诉我们,遇事不要 慌,不要束手无策, 要想办法,用最好的 办法解决。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你做错了事,要敢于 回头,不要怕别人笑 话;你为了一顶帽子, 差点失足跌到甲板上, 摔个粉碎,这不是勇 敢,而是莽撞。你想 过没有,万一失足, 你会给亲人、朋友带 来多么大的痛苦;你 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 险些付出了生命的代 价。今后做事一定要 想想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