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789862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突围】中考语文 专项集训26 诗词阅读(b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考突围中考突围”语文专项集训(二十六)诗词阅读(语文专项集训(二十六)诗词阅读(B B 卷)卷)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 4 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 分)“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 分)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上阙四句中有

2、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 ,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 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2(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明月别枝惊鹊: 路转溪头忽见: (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5 分)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长安

3、九日诗【隋】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3 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 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 ,作一简短赏析。 (2 分)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

4、辨已忘言。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饮酒(其五) 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 “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菊花元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二句中“遍绕” “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分)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8.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3 分)雪梅4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9.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江

6、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 分)(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 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 ,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 “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5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11.读下面这首唐诗,回

8、答后面的问题。(4 分)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_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_12.古诗赏析。品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然后答题。 (3 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1 分) (2

9、)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6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3.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城阕辅三泰。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A这是一酋剥开生霹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

10、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14.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 分)故乡杨牧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短诗选萃 )诗讲究押韵,本诗的韵脚是:故乡是一幅“画” ,但诗人在故乡时, “画”是铺在地上的;而远离故乡时, “画”却是挂起

11、来的。 “铺”和“挂”表达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715.请从下面 A、B 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2 分)A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流沙河理想)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会品 句: 1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3 分)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 分)1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6 分)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王安石其一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其二)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

12、首,欲寻陈迹都迷。注释: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蜩(tio):指蝉。陂(bi):池塘。持:携带。点明诗人重游西太一宫季节的诗句是: , 。(2 分)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_来抒发感情的;8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_来表达感情的。(2 分)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2 分)1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_1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 分)登岳

13、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2 分)_(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_20.阅读下面戴望舒的偶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 4 分)9偶成戴望舒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选自戴望舒诗选 )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这首诗虽短,其语言却极具表现力。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谈谈体会。 (2 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