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详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78532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底世界》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底世界》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底世界》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底世界》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底世界》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底世界》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世界》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底世界海底世界详案详案教学要求: 1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2学会本课十五个生字新词: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 免费、储藏”等词意,能理解长句的意思,复习顿号的用法,能背 诵课后第二自然段。 3进一步学习运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二、预习检查。 师:大家按要求预习过了吗?字音能读准吗? 生:能。 师:我们一起来认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黑板) 生(认读):“储量、蕴藏、细胞、贝类、免费、乌贼、植物、梭子、 波涛潮湃、窃窃私语。 ” 师随机点拔:“费”上半部分是“弓” 、 “J” 、 “I

2、 ; “梭”的右下部分是折文儿。 三、学习过渡段。 师:字音能念准了,接下来学习课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请你标注好段号。 生:(标注段号) 师:仔细看看课文,想想哪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 生:是第 3 自然段。 师:请读一遍。 生:(读) 师:这句话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它的前面写的就是海底。 (生答:景色奇异) 后面的内容写的就是(生答:物产丰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师:课文哪几段写海底景色奇异?(指板书) 生:第 1、2 自然段。 师:现在就请大家自学 1、2 自然段,把你觉得奇异的景色划 出来,过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注意你如找到第一处就标上 1, 找到第二处就标上 2。 学生自学。 师:

3、谁先找到了第一处?我们按顺序说。 生:我找到的第一处是“海面上波涛潮湃的时候,海底依然 很宁静。 ” 师:“波涛澎湃”是什么样子?大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学生用手势表演。 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 异的。来我们把这景色的奇异读出来。 学生读句。 师:还有哪些景色奇异的地方? 生 Al 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 米以下就全黑 了。 生 B: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 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这景色也很奇异。 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前面一句讲到“500 米以下就全黑了” ,而这一句却说 “500 米以下有光点在闪烁” ,我

4、就觉得奇异。 师:一齐来读一读。 (学生读句) 生 C:“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这一句也写出了海底 的奇异。因为刚才讲到海底宁静,这儿却说“海底有声音,真奇 妙” 。 师:读一读。 (学生读句) 师:刚才大家读了这么多写“奇异的景色”的句子,现在我们 重点地来研究一句话。(老师挂板书,学生读句子) (句子是: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闪的 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在这句话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关联词,它强调了海底景色 的奇异。大家注意到没有? 生(齐答):”却”字。 师:是的。同学们能把“却”字放进前面渎过的几句话中间 吗?我们先来试着改一改。 学生(自行口头

5、练习) 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很宁静。 师:第 2 句话怎么改呢?可以把“虽然”用进去。 生:海底虽然很宁静,可是海底的动物却常常在窃窃私语。师:你可以把“可是”去掉,把“虽然”一词放在最前面,再试 试。 生(再改):虽然海底很宁静,海底的动物却常常在窃窃私 语。 师:看看最难改的这一句“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 线越暗,500 米以下就全黑了。 ” “怎么把这“却”字放进去。学生纷纷主动地练说。 生 A:海面上阳光虽然很灿烂,却照不到海底。 生 B:海面上阳光虽然刺眼,海底却漆黑一片。 师:“漆黑一片”这词用得好。 生 C:海面上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你在这句话

6、里反复用了两个“海面上” ,你能不能修改? 生 C: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改对了。 生 D:海面上阳光灿烂,海底却一片黑暗。 3 页,1 页 123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法,真好! 同学们,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不是。 师:有哪些声音? 学生自由读有关段落文字。 师:我们一起去深海通过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好吗? (看录像听声音) 师:听到声音了吗?能不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 生:听到了,但听不清楚。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生:(争着说)就是小声地说话。 师:你们四个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 (学生表演) 师:再请大家做做海里

7、的动物,轻轻发出各种声音,读读有 关文字。 学生再次表情读(很大声) 师:动物们是那么大声说吗? 学生轻声地表情朗读。 师:大家想看看深水鱼吗?我们再一次潜入海底去瞧瞧。 看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光点,发挥你们的想像,想像那些光点有 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有的还像什么。 (看录像,随时定格) 师:看仔细,充分想像,现在请同学们先接这个句式写下来, 过会儿集体交流。 学生按句式写话、交流。 生 A:有的像夜航飞机,有的像夜明珠,有的还好像丝 带。 生 B:有的像会发亮闪着光的簪子,有的像闪烁的灯, 有的好像条正在觅食的蛇。 生 C:有的像闪烁的灯,有的像一连串会发光的水晶 珠,有的还好像一排整齐的灯

8、炮。 生 D:有的像一只只萤火虫,有的像会发光的电缆,有的还 好像闪烁片片银鳞的龙。 第二课时 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先听写 (听写,老师当堂批改) 师:大家一齐把第 2 自然段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学生齐背)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学,看看课文讲了哪些丰富的物 产?请同学们默读 46 自然段,按题目想想这几段讲了哪些物 产?讲大类。 (出示题板)海底的物产很(1),有(2),有(3),还 有 4(校对答案是什么) 师:先来研究写海底动物这段,请读一读。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海底动物多吗? 生:多。大约有 3 万多种。 师:刚才听到有位同学强调了“已经知道的大约有

9、3 万种”的“已经知道” 。为什么这样说? 生:已经知道的大约有 3 万多种,不知道的可能还有很多。师:那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划出答案。 学生齐说:“写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师:看看活动慢的有哪些动物?活动快的有哪些?活动怪 的又有哪些?并请你说明理由。 (学生动笔在书上边学习边作记号。) 师:这样说:“我觉得什么动物活动慢,为什么?” 生:我觉得海参活动慢,因为它每小时只能前进 4 米。 师:每小时前进 4 米,你怎么就知道它慢了呢? (学生思考、老师举例说明) 师:我们走一步大约是 l 米?四米几秒就可走完,可它却要 走 4 小时,是不是太慢了?! 你还从哪儿看出“慢”? 生:海参是靠

10、肌肉收缩前进的,而且是爬行。 师:对。我们试着夸张地读出它活动的慢。 (学生读句) 师:还有哪个词也可看出它的慢? 生:只能。 师:对。要它再快些还行不行? 生:不行。 生:我觉得身子像梭子样的鱼活动快,因为它每小时能游 几十公里,比海参快得多了。 师:通过比较你知道了,我们再来算算,如这种鱼游 80 公 里,等于多少米?是海参活动速度的几倍? 生(抢着答):80000 米,2 万倍。一比较,我们就知道了 “快”! (学生读句) 生:乌贼章鱼活动怪,它们是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的。 师:什么是反推力?你能指挥老师来演示一下吗? (学生纷纷举手) 生:用双手靠住黑板,用力向前推,人往后去,这就是反

11、推 力。 (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其余学生表示赞同) 生:活动怪还有贝类。它靠轮船前进活动。 师:“巴”其实就是什么意思? 生:吸。 师:贝类聪明吗? 生:又懒又聪明。怪怪的,毫不费力就能进行长途旅行了 c 师:也请大家通过朗读,读出他们行为的怪。 (师生分句对读) 师:第 5 自然段的第一句是写植物吗? 3 页,2 页 123生:不,写的是地形。 师:那后一句又写了植物哪两个方面? 生:色彩和大小 师:我们随潜水员去海底看看,过会儿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 的是什么?(看录像,请学生自由发言) 生 A:我最感兴趣的是红色海藻。 生 B:我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海藻。 生 C:我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森林。 师

12、:海底的森林和草地指的就是什么? 生(齐答):海藻。 师:海底除了有动物、植物,还有 生(接):矿产。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海底矿藏,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 (学生读) 师:请拿起笔找出“藏”的近义词, “丰富”的反义词和另一对 反义词。集体交流校对:储,稀有,陆海。 师:课文学完了,大家认为这篇课文可分几段。请在书上划 上分段记号。说说怎么分? 生 A:1、2 自然段并成段,36 自然段为一段。 生 B:我把第 3 自然段独立作为一段,因为它是过渡段,把 前后内容都写进去了。 (学生大部分举手反驳。) 生 C:我认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有一组关联 词“不但而且”强调的是“而且”后一部分的内容,应归 为下一段。 (学生的手纷纷放下表示赞同,老师肯定)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 A:我学到“波涛澎湃”等新词。 生 B:我学会了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 生 C:海底真美妙。我长大了一定要当科学家,研究更多生 物。 师:希望你的愿望成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