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77819 上传时间:2017-02-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簏 量期 呻瞳种 实用技术A 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牛 峰t 黄 泾z 马广明1 郑 军 崔保田 (1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36065; 2安徽省阜阳市种子公司) 本技术规程围绕以高产、抗病、抗倒、稳产品种为 核心以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为基础,以中高密度为 保证以加强肥水调控为重点,以实现品种、技术和生态 气候3个因素的最佳结合为目的,以技术、环境、产量 指标与产量形成的动态关系为生长调控主线:以高产、 优质、高效、生态为生产目标的栽培技术体系,提出了 以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加大种植密度、提高群体整齐 度和播种质量、增加水肥投入和加强田间管理为核心 的技术路线。规定

2、了黄淮海(南片)夏玉米的生产条件、 产品质量标准和主要栽培技术适用于黄淮海南片(沿 淮及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 1产地选择 11气候条件 降雨状况:年降水量为600800玉米生育期降水300600期(播种一拔节)占 25,拔节期(拔节一抽雄)25,抽雄期(抽雄一灌浆) 15,灌浆期(灌浆一收获)35,其中抽雄至成熟期降 水200300生育期需水量260 300m3温度 要求:无霜期210230d,10积温为36004700C、 早熟品种为20002300育期9095d)、中熟品种 23002700C(生育期96 105d)、晚熟品种2700以上 降到5好冬水一方面利于保苗越冬,另 一方面利于越冬

3、后早春保持较好的墒情以推迟春季 第1次肥水管理的时间争取管理上的主动。浇过冬水 后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破除板结。 43冬前控制旺长 及时喷施壮丰安(每667 2O3水2030制旺长。 5春季管理 51返青、起身期划锄高产田小麦返青、起身期应 控制肥水主要管理措施是人工划锄要求划锄12 遍,达到保墒、增温、除草的目的,促进麦苗早返青、早 生长 起身期每6670匀喷雾控制基部节间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52拔节期视苗情合理运筹肥水 合理的肥水后移 技术有利于促进分蘖两极分化,建立合理群体结构, 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使单位面积地块容纳 较多的穗数:有利于拔节后植株的稳健生长,促进小穗 小花的发育

4、增加穗粒数:有利于促进根系下扎,提高 土壤深层根系比例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尽而延缓 后期植株衰老促进光合产物向子粒运转大幅度提高 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 洲元9369属成穗率中等的中大穗型品种春季第 1次肥水管理的时间定在拔节中期(倒二叶露尖)利 于提高分蘖成穗率 正是卡准了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 的时机调节群体合理发展,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协调进行在获得本品种饱和亩穗数基础上促进穗大 粒多。可以说,卡准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的时间,采用 氮肥后移技术是获得小麦高产的关键一环。 6后期管理 61浇好开花水和灌浆水 小麦挑旗期至开花期是 小麦需水临界期浇好这一水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促 进小花的发育增加穗

5、粒数,并增加土壤深层蓄水,供 后期吸收利用。开花灌浆期浇水,应视土壤墒情灵活掌 握。 实践表明高产小麦综合应用精播高产和氮肥后 移栽培技术在足墒播种的基础上全生育期关键浇好 3水:一是越冬水。保证麦苗安全越冬;二是拔节期视 苗情、墒情把握好第1次肥水管理的时间,以调控形成 合理群体结构;三是开花后1520d,视墒情浇好灌浆 水延缓植株衰老,提高生物产量,促进光合产物向子 粒运转 实际生产中应视降雨情况和土壤墒情灵活掌 握。 62综合防治病虫害 小麦拔节后,根据预测预报, 及时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混合喷雾,可起到防 治小麦蚜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和叶面追 肥防早衰的目的。 63蜡

6、熟末期收获 小麦穗部、穗下节和旗叶顺次落 黄子粒呈现出光泽此时收获产量最高、品质最优。采 用联合收割机收获麦秸还田。 (收稿日期:20100208) 实用技术 寸阖种 (106播种期51012抽雄至开花期日平均气温2627,灌浆至成熟 期日平均气温2224最低16。光照条件:全生育 期日照时数8001000h 12土壤条件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好土壤有机质含 量12土壤耕层20,壤容重1012g 01,水解N 60效P 1030mg效K 100效5mg壤。 2品种选择 选择的品种须通过该区域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员会审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沿 淮及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品种 根据当地生

7、态和生 产条件。在高产、抗病、稳产、广适的原则下,在耐密性、 穗部性状、抗病、抗倒、广适和生育期等方面提出具体 目标要求。以紧凑大穗型、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主,如郑 单958、鲁单981、浚单20、鲁单9027、登海3719、登海 3687、先玉335、中科11等;搭配平展型品种,如农大 108、蠡玉16、中科4号、登海3号等。选用的种子质量 应符合规定指标种子纯度98发芽 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3产量指标及品质指标 31产量及群体结构指标 产量目标:66700750量构成:收获株数平展型3500株左右 紧凑型45005000株:每穗500650粒千粒重320 36咄,单穗粒重160220

8、g。株高220250位高 90105大穗大粒型,穗长161832 品质指标 普通玉米容重660710gL水分 不完善粒50,其中生霉粒20。粗蛋白质 含量115,杂质10,色泽、气味正常。此外饲 用玉米粗蛋白质80100加工淀粉用玉米淀 粉6975 4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 种植时前茬为小麦以铁茬直播或机械灭茬后播 种。要求集中连片,规模种植 41整地要求所选地块应达到地块平整土层深 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 较高。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肥力中上灌排条件良好 一般在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进行深耕深耕达到 3042施肥 施肥原则 施肥总量按每生产100需纯氮N 2627205 1

9、0112O 24 25产开发要求的土壤肥力为:有机质12、全N 0I、水解N 60mg205 10mg20 120mg速效5mg合研究表明:高产玉米500 7503519205 71020 1520施肥时期 根据玉米3个明显的不同阶段即苗 期、穗期、粒期可结合基肥、种肥和追肥完成。大面积生 产上施肥以追肥为主追肥分3次进行即拔节期占 20、大喇叭期占6O、抽丝期占20。为改进和简化 施肥技术可采用将全部P、K 肥在拔节前追施 追肥以总施肥量的 6070重点主攻大喇叭口期 肥料运筹高产田施肥应遵循“前轻中重后补”的 施肥方案 夏玉米以施用化肥(尿素)为主。注意增施磷 钾肥和微肥。磷钾肥全部基施,

10、氮肥则分次足量追施。 并在肥料运筹上坚持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追 花粒肥的原则。可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但要注意氮肥深 施,以防烧苗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氮肥若为玉米专用长 效控释肥则可将全生育期的施氮量一次性底施。 43 播种 种子处理 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 规定指标 未包衣的种子一般采用杀虫剂+ 杀菌剂+增产菌“三剂拌种”技术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拌 种,可防治粗缩病、苗枯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播期与播种质量6月上旬至中旬播种 播种质 量和群体整齐度取决于种子质量、整地质量、播种均匀 程度、土壤墒情等因素高产群体密度应根据品种特 性、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生产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坚持 紧凑型品种宜密,

11、平展型品种宜稀;高肥力地块宜密, 中低肥力地块宜稀:干旱地块宜稀排涝条件好的地块 宜密的原则,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要求。 播种方式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播种 等行距一 般为5565小行时大行距80 90行距 4050深54田间管理夏玉米田间管理分苗前管理(播种 出苗)、苗期管理(出苗一拔节)、穗期管理(拔节一抽雄) 和花粒期管理(抽雄一成熟)4个阶段。苗前管理主要是 提高播种质量。防除杂草保证有足够的墒情正常出 苗;苗期管理的目的是达到苗全、齐、匀、壮,黄淮海(南 片)区掌握45叶问苗5期管理是促秆 壮穗,其技术措施是中耕培土、追施穗肥、防治玉米螟。 花粒期管理主要保证水肥供应、病虫防治、

12、追施花粒 肥。全生育期要求前期高产群体结构指标合理后期叶 片功能期延长、不早衰,收获做到适时晚收(达到苞叶 干枯变白、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子粒硬亮)。 45适时收获 当苞叶干枯变白、子粒变硬发亮、“乳 线”消失、黑层出现时收获产量最高(含水量32为成 熟终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中晚熟品种尽可 寸阁种 实用技术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高效保鲜贮藏技术 柳永强12 张 武 ,2 王一航1, 高彦萍 齐恩芳1 张 荣1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兰州730070; 农业部会川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渭源748201: 甘肃一航薯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兰州730马铃

13、薯脱毒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使 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工艺取得较大发展种薯种性大 幅度提升有效推动了整个马铃薯产业发展。但是,微 型薯块表皮木栓化程度很低薯块含水量较高呼吸作 用旺盛对贮藏温湿度要求严格。贮藏期间失水附着在 薯块表皮引起薯块表皮感染和薯块腐烂。防腐剂、保 鲜剂、成膜剂处理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贮藏期间的 薯块腐烂与过度失水造成小薯快的萎蔫但是这些药 剂严重影响薯块播种后出芽及其繁殖种薯种性。因此 增强表皮木栓化程度、减少种薯贮藏期大量失水、减少 接触性病菌传染是微型种薯高效保鲜贮藏的关键。本 文在多年贮藏实践观测中发现,杀秧早收、晾晒人窖、 贮藏窖灭菌消毒和分期管理的成套高效保

14、鲜贮藏技 术。 1杀秧早收 为了减轻病害积累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要适时 早收一般在马铃薯顶端47片叶略见枯黄时收获。 收获前割秧并运出田问分别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700倍液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晾晒3 5获要严防 碰伤,弃除烂薯病薯;当天运回,以防夜间受冻;不同品 种分开收获,防止混杂;最好晴天收获,防止雨淋,不能 用马铃薯茎秆覆盖块茎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马铃薯岗位专家项目(陇原 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甘肃农业科技 创新专(晾晒入窖 脱毒微型种薯人窖前,薯块应进行严格分级筛选。 剔除病、烂、虫咬、机械损伤的薯块,喷洒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20盐酸吗啉双胍铜800 倍液后晾晒23d至薯块表皮由细嫩变为干燥透亮为 宜 对粒径大于05晒后放在阴凉通风处 预贮15 20汗”和“表皮愈伤”,然后人窖:对 粒径小于05菌灵 粉剂5g,直接贮藏于窖内较为阴湿区域。 3贮藏窖灭菌消毒 种薯人窖前将窖内打扫干净。然后用石灰水喷洒 或直接用生石灰处理地面可用20盐酸吗啉双胍- 铜4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