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理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80874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内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业内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业内贸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产业内贸易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产业内贸易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内贸易理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生背景一、产生背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 业之间的贸易,但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 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 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 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 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 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2、、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 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 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的专著。在这本 书中作者修正了 H O 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 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 二、二、 定义定义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 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 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另外一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

3、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 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双向贸易(two way trade)或重叠贸易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产业 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 1 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 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 二是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同 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也称作相同产品或差异产品。三、三、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 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

4、 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 2四、四、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这里对于产业内贸易又提供一些非常简单的解释。比如,有些国家幅员辽阔, 对于一些本身价值低而运费比重大的产品,不必强求在本国生产和非得在本国 销售。例如,中国东北边境生产的某产品可以向俄罗斯东部出口销售,而西部 边境有需求时俄罗斯相邻地区有供应,那么就宁愿从俄罗斯进口。这种情况在 中俄之间就形成了产业内贸易,其动机不是价格差而是节省运费。再比如有些 季节性商品,冬夏季需求强度大不一样,而工业制成品是均衡时间分布生产的 产品,不可能将生产规模仅满足旺季或淡季,为了生产与销售的均衡,只能利 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条件,在本国需求淡季出口一部分

5、产品,到旺季再进口 一部分产品,从而形成了产业内贸易。这种贸易动机同样并非因为价格差,而 是为了避免用仓储平衡市场供求的成本。但这只能解释一些特殊产品和特殊情 况下的贸易,并没解释大量存在的普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一一)产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产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可以区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 两种类型。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那些价格、品质、效用都相同的产品, 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 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在一般情况下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 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原因,也在相同产业中进行贸易。

6、 异质产品也称差异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 主观上或客观上的特点,该种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 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 (二二)同质产品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 易。如果产品的运输成本太高,那么使用国便会从距离使用者最近的国外生产 地购入,而不会在国内远距离地运输。例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如果需要大 量钢材或者建筑材料,从中国东北地区进口就比从处于欧洲区域的俄罗斯其他 地区购买更为经济。 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

7、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例如,中国吸引外国 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3大量的转口贸易。在转口贸易中,进出口的是完全同质的产品。这些同 质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 易,这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内贸易。 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 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质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3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产品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 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了产业内贸易。 5季节性产品贸易。为了调剂市场而在不同时间进出口产品,如欧洲一些 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

8、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成品、中间 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人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三三)异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在制造业中,产 业内贸易商品明显偏高的是机械、药品和运输工具。属于同一产品大类的差异 化产品在现代经济中有着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车产业,福特不同于本田、丰田 或是雪佛兰。因此,在用一大类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也会发生双向的贸易 流动。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有三种情况: 1使用价值完全一样,但生产投入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业内贸易可以用 要素票赋论来解释。这类异

9、质产品的产 2在生产投入方面极为相似,但使用价值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这类异质 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以用要素票赋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相结合来解释。 3产品的使用价值几乎完全一样、生产投入又极为相似的异质产品贸易只 能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 差异产品又可以分成三种: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不同类型的差异产品引起的产业内贸易也不相同,分别为水平差异产业内 贸易、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 1)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是指由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 的差异。烟草、服装及化妆品等行业普遍存在着这类差异。水平差异是指产 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在一组产品中,所有的产

10、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性 特征,即核心特征,这些特征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性,同差异内 部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异的存在。如烟草、香水、化妆品、 服装等。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有关。差异产品在牌 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差异产品的这种不完全可替代性 使得人们对同类产品也产生了不同需求。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 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厂商能够提供的差异产品日益繁多,但一国国内厂商很4难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 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 2) 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是指由于技术

11、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差异,也 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的产品角度看,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导致 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技术先进的国家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技术后进的国家则 主要生产那些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因此,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 品间产生了产业技术差异是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 阶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同类型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 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讲到的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中提到美、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例子中,如果欧洲开始生产该新产品, 与美国生产的该产品形成差异,那么在整个周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欧美之间的 产业内贸易或是

12、欧洲从美国进口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贸易现象。 3)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就是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汽车行业中 普遍地存在着这种差异。为了占领市场,人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是, 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而是因个人收人的差异存 在不同的消费者需要不同档次的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高收入 水平的国家就有可能进口中低档产品来满足国内低收入阶层的需求;同样,中 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也可能进口高档产品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求,从而产生 产业内贸易。以上三类情况,都有着从供给看存在的规模经济,从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 好方面的重叠。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基于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

13、是建立在不完 全竞争的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一般都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五、五、产业内贸易的成因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1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对象的异质产 品,主要有水平异质性、垂直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三种情形。产品的异质性满 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 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 起产业内贸易。例如,美国和日本都生产小轿车,但日本轿车以轻巧、节能、 价廉、质优为特色,而美国轿车则以豪华、耐用为特色。这样就引起双方对对 方产品的需求,这种相互需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 2消费者的偏好。

14、消费者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制 约。消费者偏好的差别若从需求方面分析,同样可以分为垂直差别与水平差别。 前者指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后者指对同一质量等级的 同类产品在其尺寸、款式、品种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因此,可选择的产品品种、5规模、款式、等级越多,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越 大,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也越大。 3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低 等收入者,与不发达国家高收入者的需求相互重叠。这种重叠需求使得两国之 间具有差别的产品的相互出口成为可能。但究竟有多大可能性,还取决于其经 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产

15、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产业内部分工就越精细,异质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 供给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国民收入就越高,国民购买能力也就越强。 在国民购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消费需求便呈现出对异质产品的强烈需求, 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消费市场。在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 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4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动机。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 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 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产业内贸易

16、是以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为前提的。产业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精细、 越多样化,不同国家的生产厂家就越有条件减少产品品种和产品规格型号,在 生产上就越专业化。这种生产上的专业化不仅有助于企业采用更好的生产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程度,有 利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从而充分体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 应。因为生产和市场的细分化虽然减少了国内消费者数量,但企业可以面对同 类型的更大规模的国际消费者群体进行生产和销售,使从事国际生产和国际贸 易的微观企业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六、六、理论评述理论评述(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其假定更符合实际。如果产业 内贸易的利益能够长期存在,说明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为其他厂商 自由进入这一具有利益的行业将受到限制,因而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 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另外,该理论不仅从供给方面进行了论述,而且从需 求方面分析和论证了部分国际贸易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格局的变化,说明 了需求因素和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