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80685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120120 分)分)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40 分)分) 1、 、选择题选择题( (18 分,每小分,每小题题 3 分)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撞击(zhung) 孕育(yn) 归咎(ji) 销声匿迹(l) B、萌发(mng) 刺槐(hui) 潮汐(x) 束手无策(s) C、喷嚏(t) 匍匐(f) 两栖(x) 难逃厄运() D、濒临(bn) 褶皱(zh) 追溯(s) 草长莺飞(yng) 下列词语中划线部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划线部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2、是( ) A、致密(细致精密) 年年如是(正确)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B、归咎(归罪) 销声匿迹(隐藏) 次第(一个接一个) C、劫难(灾难) 风雪载途(满路) 相安无事(没有冲突) D、濒临(接近) 充耳不闻(塞住)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物候观测的数据( )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 )气候条件对 于生物的影响。 (2)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 ) 的经济损失。 (3)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 们很可能会无节制的( ) 。 A、反

3、映 反应 估计 繁殖 B、反映 反映 估量 繁衍 C、反应 反应 估计 繁衍 D、反应 反映 估量 繁殖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B、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但是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 C、还没吃完饭,我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有动手。 D、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下列诗句中的下列诗句中的“红红”并非表示并非表示“红色红色”的一句是(的一句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C、纷纷暮雪

4、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D、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请你帮我把书包拿过来,好吗? B、你能不能麻烦一下,帮我拿书包? C、你把书包给我拿过来。 D、书包给我拿过来。 4 4、结合课文学习,回答下列问题(、结合课文学习,回答下列问题(1313 分)分) (1)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轰动。除此之外,请再说出你知道的一个克隆生 物名称,并谈谈你对“克隆人”的看法。 (5 分) _ 。 (2)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这里面就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 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请你 再举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说明其中的物候规律是什么。 (4 分) _。(3)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作者以精当的语言对“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 是,周而复始”轮回的四季做了描述。与四季有关的成语(或诗句)很多,请各举 1 例。 (注意, “成语、诗句”选择一种即可) (4 分) 春:_。夏: _。 秋:_。冬: _。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4040 分)分) (一)(一) (2424 分)分) 你老早就认识了字,并且毫不费力地读出街上的随便哪一块招牌。你

6、不会跑到理发馆里去 买药,也不会跑到药房里去理发。如果人们不陪你,你也会很容易地找到路,只需要给你正确 的地址、街名和门牌号码。 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 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说来,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东西。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 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有什么分别。 就像书里的话是用字母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 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录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

7、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 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 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即使他们 没有罗盘,他们也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大熊星座,在大熊星 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云,也是天空大书上的字母。它不但讲现在的事情,而且讲将来的事情。在天气最好的时 候,根据云可以预测出雷雨或者淫雨。 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 头。山变得像铁匠铺里的铁砧了。 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一些才好。如

8、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 机毁掉在那儿的风就是刮得那么有力。 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 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 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 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 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 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 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 又分辨不

9、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张蜘蛛网了。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 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 “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 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来的, 你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 海。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

10、 像披着毛皮一般。 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 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 谁如果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会立刻说出,这叫做漂砾,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 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 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 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 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这只鸟叫什么名字?雪地上 面是什么东西的足迹? 这样

11、,等你将来长大了,做一个建筑工人,或者飞行员,或者海员,或者田地上的工程师 农艺师,你看大自然的书一定会像那印在纸上的书一样清楚明白。 5、 “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什么?认识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好处?(4 分) _ _。 6、在说明如何阅读天空这部大书时,作者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它们可以告诉人们哪些 知识?(4 分) _ _。 7、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谈谈你的理解。 (4 分) _ _。 8、本文的语文浅显生动,请从文中找出一例进行具体分析。 (4 分 _ _。 9、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认识大自然的哪些文字?请说出两例。 (4 分) _ _。 10、读完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说一说

12、。 (4 分) _ _。 (二)(二) “芯片人”:我也是电脑(1616 分)分) 2002 年 10 月 20 日下午 5 点半到 6 点半,第一位将芯片植入自己手臂的科学家英语 雷丁大学的奇云沃里克博士做客新浪科技(注:新浪网为我国著名的网站之一,新浪科技为 该网站的科技版块) ,与众多网友就“芯片人”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巅峰对话” 。 众多网友对“芯片人”奇云沃里克博士和他体内的芯片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奇云博士 还举起左臂,通过摄像头向人们展示了自己植入芯片的伤疤。为研究如何对脊椎损伤疾病进行 长期有效的治疗,1998 年他将一个芯片植入自己左臂,并在其中放了三个月,去年他的手又通 过芯片和一个计算机联系到了一起,他现在的工作则是把一块芯片植入到他妻子的神经系统内, 使她的神经系统通过电脑能够和自己的神经系统交流。 人体是怎样和电脑相连接的呢?原来在奇云博士的左手臂里,植入了一百多块芯片,这 些芯片和奇云博士的神经系统相连接,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