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80580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格、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人格、文化写就的传世之作人间词话人间词话读书感悟读书感悟管理学院 08 级工程管理二班 殷睿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初识人间词话及其作者王国维,就是因为这广为人知的人生三大境界。后来在书店看到这书,便下决心把它借回家潜心一读。说实话,听到人间词话这个好听的名字,还以为又是一本诗词作品集,是伤春悲秋,还是金戈铁马,抑或是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然而,当我把这薄薄的一册捧在手里时,才意识

2、到这是一本词评, “词话”即以自己的视角解说别人的诗词。“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词汇,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就在于它提出了“境界”说。就像很难想像自己的偶像在丑闻中声名扫地,一直信奉的理论最终归谬, 人间词话中经常可以看到为我们所喜爱、熟背的经典名句被驳斥。比如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王谓之“虽格调高绝,然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第一次接触这些全新的观点,只觉得传统的,深深植根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和几年来自己所掌握的古诗词鉴赏方法被彻底颠覆了,某些所谓的“经典”在王国维先生眼中只剩下“滑稽”与“取宠”而已,心理上对他这一家之言多少有些抵触。然读到后来,发现全书很多地方都提到

3、“古今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即姜夔) ,惜不于意境上用力,如觉其唔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 ”可见,他对于诗词的理解,不仅限于文字,甚至不仅限于表面上所传达出的思想和情感,而全在于一种“意境” ,这才是一个人人品及胸襟的最佳体现。更为可敬的是追求完美如他,却并不把那些“意境”较差的词全盘否定,一锤子打死,仍会褒奖他们的“格调” “辞藻” “视角”等高人一筹,这体现了辩证法思想,难怪有人把他的论点作为美学的依据。 “境界”说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是全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王国维论词,除指出“境界说”外还指出要写的真切自然, 。虽然

4、他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影响较大,但他非但没有贬低常人境界,反而十分推崇,叔本华讲天才强调智力,王国维则强调感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因此,他盛赞东坡、稼轩之胸襟,并要求人们要“观其雅量高致” ,同时也欣赏文天祥和纳兰性德的坦率清新。总的来说,他提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装饰之态。以其所见之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 ”没有真情,便只能无病呻吟,便是造作,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 。雾里看花,再美也不真实;水中望月,心趋而手不能及,注定与大家称号无缘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有了“情” “景”这种特殊矛盾

5、的多元化的对立统一,才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不也是情融于景的独特创作角度吗?同一朵花,同一只鸟,有人看到悲伤,有人看到喜悦。环境、心境、视角、阅历、品格的差异,使不同的眼睛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如一味浅吟低唱或慷慨高歌,踏着别人的老路搜肠刮肚,永远也形不成自己的风格。常言道:文如其人。试想一个形容猥琐,趋炎附势,毫无生活情趣和人格魅力可言的人,又怎能写出打动人的好词句呢?说人间词话 ,就不能不详细了解其作者王国维,这样才能形象具体地领会书的内涵,对他的写作情感和背景有一个整体把握。正像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意境、人格、真情一样,他本人就是位清高、坚贞、直率

6、的大师级人物,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美学和文学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度的桥粱,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这使我们心中更加充满了对他的仰慕。然而,随着清政府被迫退出历史舞台,1927 年 6 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他的离去,给人间词话增添了神秘和悲情的色彩,那么一个追求完美,容不下半点虚伪与低俗的人,注定要被那个动荡和躁动的时代所遗弃,而文人特有的固执和清高在他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

7、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迨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清政府气数已尽,王有心无力,心中的苦痛可想而知。每个时代的更替,都会有许多文人坚定固执地守卫那残破不堪的家园甚至是极不合理的政权,风雨飘摇中,他们用羸弱的肩扛起心中的信念,用一只笔,发出绝望的呐喊。新任统治者掌握了人们的肉体,却一时掌握不了人们的精神,因此才有了不愿为皇帝写檄文而被处死的大学士,有了清朝的文字狱这便是文化的力量啊!读罢让人不禁唏嘘,忍不住再次拿起了那本人间词话 。读一本书,也就是读一个人,读一种思想,了解一个时代,感受一段生活,体会一种文化形态,学习一种思维方式,获得一种精神。 人间词话不仅是一本词评,对我来说更是一个浓缩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