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80204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井古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 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哺育” “报酬” “陶冶” “晨光嘉微” 络绎不绝”等词语,会用“哺 育” “络绎不绝”造句。3、给课文分段,概括小标题。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课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难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于 教学安排教学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 的字、

2、词。(二)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教学重点、难点(一)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二)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教学过程(一)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读解生字新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再指名读课文, 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误读,区别字形。1读准生字读音:“乳(r)汁”的“乳”,“报酬(chu)”的“酬”是翘舌音,要读准。读准以下容易误读的音:“扁担(dn)”的“担”,不要读成“dn”的音;“单薄(b)”的“薄”不要读成“bo”的音;“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sh)”的中“似”,不要读成“s”的音;“日子长着哩(li)”的“哩”应读轻声;“提供(gng)”的“供

3、”不要读成“gng”的音;“他们懂得(de)”的“得”应读轻声,不要读成“d”的音;“不能总让大家出力气啊”和“多好的古井啊”中的“啊”,应按“啊”的变调读,前 者应读“ya”,后者应读“na”。2注意以下字形:“暮色”的“暮”下边是“日”;“络绎不绝”的“绎”不要写成“泽”;“六旬”的“旬”与“句”,“陶冶”的“冶”与“治”不要相混。3提醒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熹微”、“歉意”、“陶冶”、“络绎不绝”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歉意:抱歉的意思。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络绎不绝:(人、马、车、船)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二)自由读课

4、文,一边读,一边想:“古井”的“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古井”?想 一想各自然段的意思,分小组讨论,并解答;再由老师归纳,顺便把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1归纳自然段的意思:第 1 自然段: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都来取水。第 2 自然段: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第 3 自然段:村里的人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来不要报酬。第 4 自然段:老两口表示歉意。第 5 自然段:乡亲们劝说两位老人接受大家的帮助。第 6 自然段:古井使大家懂得应该怎样做人。2想一想,议一议:按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自然段的意思联系比较紧)为全文划分四个结 构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第二段:第 2 自然段第三段:第 35 自然段

5、第四段:第 6 自然段3读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 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从重点词语和句子入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从而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使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思考练习”第 2 题中的三个句子及结尾一段话的 含义,从而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指名分段读课文。(二)阅读分析第一段:1这一段写了四句话:有两句话是写古井

6、的位置和作用的,还有两句话是进一步说明井水 的质量和古井与乡亲们的关系的。读一读,想一想,找一找,把前两句话画下来。后两句话中“清 凉可”的“可口”是什么意思?2“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她的儿女”,“甜美的乳汁”指的是什 么?“哺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古井比喻成“温情”的母亲呢?(“甜美的乳汁”指清凉可口的井水。“哺育”是养育、培养的意思。把古井比作温情的 母亲,因为母亲是慈爱的,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古井 同母亲一样,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甜美、清凉的泉水,养育村民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三)阅读分析第二段:1指名读课文。读前提问

7、,读中思考,读后议论、解答:这一段是写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段中有没有“很多”这个词?如果没有,作者是通过什 么表现挑水的人很多的?(不用“很多”,而用时间长、人数多、路面湿表现。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 )2春雨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说下过一场夏天的雨或秋天的雨?(春雨不同夏天和秋天的雨,它的特点是雨水少,有“贵如油”之称。下起来不大,断断 续续,一般刚能润湿路面。)“刚下过一场春雨”的路面是什么样的?(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说明了什么?(说明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路上人来人往,免不了会有井水洒到地上,路面总也不干。 )3这一段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乡亲们尽

8、情享用井水,表现了古井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四)阅读分析第三段:1指名读课文。读前提问,读中思考,读后议论解答:这一段是写乡亲们帮助村里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两位老人为什么需 要有人帮助挑水呢?乡亲们是怎样帮助老人挑水的?老人怎样表示?乡亲们又是怎样“劝说”的?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年过六旬、一瘸一拐;又矮又瘦、很单薄;女儿外地教书,所以老人需要有人帮着挑水。 )2“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这里,“这个”、 “那个”用在上下句里说明什么?(帮着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许多人。)“挑一担”“提一桶”,上句是“担”,下句是“桶

9、”,说明力气大的就挑担,力气小的 就提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的”,这句话说成“老人的水缸满满的”有什么不同?“总是”说明 了什么?(说明一直是满满的,大家不间断地帮老人挑水)3乡亲们这样不间断地、热情地帮助老人挑水,老人很感激。多次表示要给乡亲们一些报 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于是,“老两口带着歉意说: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自出力气啊。 ”老人的话里“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那么,不“白出力气”是什么意思呢?(是有报酬)“总让”的“总”跟“总是满满的”的“总”的意思一样不一样?(一样,都是一直、一向的意思)换个意思相近的、同学们口头上经常说的口语词是什么?(老是)4乡亲们是怎样表示的?齐读

10、第三自然段。“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这句话点了问号,应该怎样读?是有疑问而提出询问的 语气,还是强调古井为乡亲们做了巨大贡献的一种反问语气?连同下面一句话试读一下看看。5“乡亲们总是劝说两位老人”,“劝说”是什么意思?(劝解、说服)为什么还要“劝说”两位老人呢?(因为两位老人一个心眼儿要给帮助挑水的人一些报酬。乡亲们不肯接受,只能向老人讲 道理,让老人安心接受帮助。)这种“劝说”是不是只有一两次,还是多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每次老人表示,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的。“总是”)6这一段出现了两个“总是”,一个“总让”,查查工具书,这里的“总”是什么意思?(经常、一直或一向。)一是为了表示乡亲们

11、对两位老人的无私的热情的帮助,一是为了说明两位老人一个心眼儿 感激乡亲们要有所表示。7有感情地试读这一段,再指名读。要读出乡亲们的关怀热切和体贴的感情,还要显示出 两位老人的不安和感激的情怀。(五)阅读分析第四段:1先齐读,再自由读课文结尾段。“多好的古井啊”,好在什么地方?下面的话,说明了“多好”:“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什么是“生命的泉水?”“泉水”前面为什么 加上“生命”?(人们享用古井的泉水,使生命得到保存。)这句话跟开头一段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再读读开头段。(这句话跟开头段呼应了,是开头段内容的概括和加深。)把开头一段和结尾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

12、水,看看它们 的联系密切不密切:(“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 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它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看来,“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二者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古井“多好”,好在一是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二是“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陶冶”是什么意思?工具书上是怎么讲的?“品格”是指人的什么?(“陶冶”,原来的意思是指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用来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 的影响。“品格”是指人的品质、风格。)小组(或同桌)议论,然后全班讨论:古井“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

13、们懂得应该 怎样做人。”古井源源不绝地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一无所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乡亲们以什么影响?换句话说,这种精神乡亲们学到手没有?(学到手了)表现在什么地方?(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2小结: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不要报酬,说明古井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一个无私 奉献的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为背诵课文做好准备。(二)学习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三)学习第二段具体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第二段具体写“到古井取水的人

14、很多”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自由读、教师范读和指名读的顺序进行。要求:读得连贯,节奏 自然,强弱恰当。较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句、段及全篇的意思,以及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读 出课文的语调、速度、停顿及重要字词的重音。着重注意:第二段,读出乡亲们到古井取水时的欢悦情感和热闹气象。第三段,读出乡亲们帮助两位老人挑水的热情和关怀,以及两位老人的不安与歉意的心情。第四段,读出结尾段的归结语调和感慨气势,“多好”、“古井”、“生命的泉水”、 “陶冶”、“怎样做人”应该读重音。(二)造句练习。向学生说明“哺育”的本意是用乳汁喂养的意思,一般比喻培养教育。“络绎不绝”有两 种用法:一个是

15、当作状语修饰谓语“来到”的,另一个直接当作“谓语”使用(语法术语教学中不 必出现)。出示示范句,再做练习:1哺育:小鹿在鹿妈妈的哺育和饲养员的照料下,渐渐长大了。爸爸妈妈和学校老师都在哺育我们成长。2络绎不绝:清晨,参加早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街心花园体育场。清晨,到街心花园体育场参加早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三)课文第二段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地表现了乡亲们到古井取水、尽情享用的热闹情景。下 面有一种写法和原文比较,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一段写形象生动的。出示:古井离我们家才十里来远。每天从早到晚,取水的人连续不断地从我们家门前走过,桶响 着,扁担响着。门前的路总是湿的。和原文第二段比较,有什么差

16、别:原文一般写法比较说明每天从晨光熹微到 暮色降临,取水的 人络绎不绝。每天从早到晚, 取水的人前后 相接,连续不 断。原文用“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用拟物“降临”, 表示暮色来到。这就把从早到晚的时间,形象地表现 出来。“络绎不绝”是成语,比一般说法简洁扼要。桶儿叮叮当当,扁 担吱吱悠悠,像一 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桶响着,扁担 响着。“叮叮当当”、“吱吱悠悠”是桶和扁担的拟声,用 “一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比喻、联想取水的人们的 欢悦心情。门前的路面湿漉漉 的,老是像刚下过 一场春雨。门前的路面老 是湿的。“湿漉漉”是湿的拟状,用“刚下过一场春雨”的联 想,表示路面湿得不大,给人一种舒适、滋润的感觉, 透出乡亲们对古井的喜爱之情。(四)小结。这一段用形容、拟物、拟声和比喻、联想等写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乡亲们到古井取水 的欢悦心情。读了给我们的感受是具体的、亲切的。重点读这一段。下面有一段直接描述的话,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第二段的写法,以小组为单位议论一下,看 看怎样修改、补充可使这一段活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