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780120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课改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课改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课改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课改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课改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课改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课改汇报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在 实实 践践 中中 探探 索索 奋奋 进进练村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汇报材料自 2011 年我县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我校以高度地热情迅速投入新课程改革实践之中。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汇报。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工作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工作领导我校从 2011 年起,以七年级为主,八、九年级为辅,先后成立了“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 “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 、 “新课程实验小组” 、 “课题研究小组” 、 “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制定了课改实施、校本培训、

2、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案,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了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强化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二、强化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我们认为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能动关系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被全面地领会,教师的实践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意图是否被忠实地执行,教师的敬业精神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参与热情,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对待学生,教师的情绪及其自我调节直接影响到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课程理念和教材。教材是课程改革的载体和工具,是课程

3、改革理念的物化表现形式,但它必然要依附于人而起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加工和言传身教才能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教师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1.务实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借鉴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实验主义、合作学习等理论的有益成分,进行整合了的教育理论。而作为乡下的基层教师受自身素质、环境条件的限制,很难理解这套整合理论。如果没有清晰的理论思路,实践必然是盲目的。教师只能是肢解理论,生搬硬套,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对理论学习,我们不局限于一个本子、一个数字,而是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措施来让教师领会和内化课改理论:(1)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

4、展培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关课改新精神,各科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观看了新课改的有关光碟。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讨论与实际教学相关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来领悟和阐释课程理论,让教师鲜活的思想流淌在书本和备课中,让独到的见解闪现在交流、讨论的碰撞中,让内化了的理论氤氲在课堂的互动中,形成了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2)利用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课改行为。在课改起始阶段,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新课程改革从何入手,中间过程如何运作。我校拟定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规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等规章制度。指明教师的课改方向,规范了教育行为,避免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游离于新课程改革之外。在此基础上,各

5、科教研组又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制定了学科教学、复习策略与方法。所以新课程改革不能只凭教师的公共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实际行为。2.加强思想管理。我们习惯于把我校称之为教师的“培训基地” 。因为我校地处偏远,教师办公条件简陋,在此工作的一部分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人。他们教学经验不足,但有很高的热情,当教学投入与产出发生偏差,就易造成心理失衡。由此就会淡化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造成其行为规范的错误。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始终坚持每周的业务学习制度,其次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此,学校特别制定了师德学习培训制度,促使教师学会用适当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同时,学校领

6、导与教师经常谈心、沟通,主动解决教师的各方面困难,为教师服务,使教师能安心工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协调与沟通,互相帮助,学校形成了上下一心,奋发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教育教学局面。3.提高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1)坚持学校领导每人包挂一个教改组,指导和监督教研活动。并坚持每双周四晚开展一次教研活动。(2)深入教学研究,在总结和挖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作为教研教改活动的研究、探讨和交流的主要课题,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课评课

7、制度。(4)实施年青教师与老教师“一对一”结对。每学年由教导处指定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带领指导一批年青教师,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全力打造教育名师。(5)每学年鼓励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年级组订阅相关的教学杂志,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6)为教师尽量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各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我校教师必定参加。三、领会课改理念,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三、领会课改理念,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下面浅谈一下我校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些简单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变革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模式为先导,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

8、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认为:1.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互相交往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储备知识的“容器” ,拷贝知识的“硬盘” ,是思想者、创造者,教师是共同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师生都从自己对人生、世界、生活、思想情感等的独特看法和体验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流,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和碰撞,师生双方相互吸纳和获取对方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智慧、人格精神等,从而达成知识共享,促使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思想智慧的拓展,人格精神的提升。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差异。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程

9、度上有所发展。3.转变教学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实施的以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好:“1+1”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具有四个内涵:1、从师生关系来看,是“主导+主体”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激励者,参与者。2、从教学上看, “教材+(导)学案” 。3、是从学习方式上看,是“自主+合作” 。4、是从学习时间上看是“课前+课中” 。即教学时考虑每个基础层面的学生,分层施教,通过让学生先行自学,教师再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进行精当讲解,并结合主要内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习题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四、整合教育资源,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四、整合教育资

10、源,切实改进教学方法现行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只是教学的切入点,给教师和学生预留了创造性的广阔空间。它需要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和本地实际,自行搜索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完成教育目标。所以对我们全体教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要随之改变:1.课前教师要广泛搜集资料,整合教育资源,仅靠教材是不够的。2.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材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知和反思活动,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达到教育目的。3.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身心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五、

11、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五、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一)取得的主要成绩:自 2011 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我县举行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中我校七年级有很多学科进入全县前列,其中地理、英语等学科进入前三的好成绩。(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应进一步改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是培养单学科专业的教师,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跨学科的知识不能适应,且目前我校教师存在学科不配套现象。因此,教师提素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学校来说,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设施、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的

12、图书、仪器、实验用品,学校无法添置。教师的业务培训需要“走出去” 、 “请进来” ,密度应强,所需费用数额较大,这也给学校增加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和培训经费。2.教材中许多知识、资料都需要学生去搜集和整理,而对农村住宿生学生来说,受家庭经济和学校条件的制约,他们是无法办到的。3.实践活动实施途径需要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施,如调查、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应利用周末让学生个体参与,我们虽安排部署了,但活动结果管理未跟上,需有待进一步改进。4. 教师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还不够。课程改革这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实验者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探索和创新精神恰恰是教师的薄弱环节,它表现在实验中过多的因循守旧,缩手缩脚,不敢突破旧的框架,有待今后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5.大班额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进行课改的难题。虽然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但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体练村中学的教师会栉风沐雨,自强不息,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勇于实践,在探索中奋进,向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要质量,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发展,努力创办社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练村中学:徐漫丽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