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7777149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我国教育的启示(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子共成长工程及其 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潍坊市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主任 金琰引子n自从拥有一个宝贝之后,我们便拥有了一个职业,这个职业的名字叫做“家长”。n每个成年人的一生中可能要经历多种职业,其中却没有一种职业可 以和家长这个职业相比。因为,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功可 以取代婚姻和家庭的成功,没有一种责任可以超越为人父母者的责 任,更没有一种喜悦可以象一个暮年无力的老人看到幸福的子女时所发出的微笑那样厚重而绵长.毕竟,事业的成功只是一阵子,而 家庭的和睦、子女的幸福却是一辈子、乃至影响一个家族几辈子的 事情。n可悲的是,不经意之间,我们却在拿

2、“一阵子”去换“一辈子”!对于 那些“一阵子”的事业和职业,我们知道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几乎 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而对于家长这个有如此深远意义的“一辈子”的 职业,我们却在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和行动来应付。结果是在我 们抓住了一阵子的成功的同时,却可能永远错过了孩子成长中最需 要我们了解和帮助的重要时期,进而丢掉了我们的孩子,甚至丢掉 了他们一辈子的幸福。这是一笔怎样算也不合适的账,更是一个无 法弥补、无法回头再来的错误。n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不爱孩子,而是我们中 的许多人不知道爱孩子也需要学问,或者即使 知道需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些什么,到那里去 学,怎样学。n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

3、庭教育 研究者深刻理解了家长的困顿和无奈,意识到 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或即将成为教育发展的 一个沉重阻力。他们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帮助家 长,潍坊的亲子共成长工程便在这样的背景下 产生,发展。一、回望历程分享震撼与感动体验教育的幸福回味幸福的教育n亲子共成长工程发端于2002年,在经历了每年定期举办 几十场大型家庭教育报告会的初始期后,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论证,从2005年末开始,在以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 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赵刚教授 为首的一批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的专业支持和课题引 领之下,潍坊市教育局把亲子共成长工程的重点转移到 规范家长学校办学、让家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成人教

4、育场所上来。潍坊市为家长学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和教 学计划,要求家长学校的课程必须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 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分段开设,每位家长每年至少在家长学校完成8个学时的学习,规定家长学 校应该尽量以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并要求班主任老师承 担家长学校的教学,变以公布成绩和表扬批评为主要内 容的家长会为给家长出谋划策的教育心理学和婚姻家庭 学知识普及课堂。 n为了给班主任老师补充必要的家庭教育学 和儿童心理学知识,潍坊市教育局不仅在 班主任培训的学时中增加了10个小时的家 庭教育和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学习,并在两 年之内额外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对全市近 25000名班主任进行了三次免费的全员培

5、 训,而且投入大量的资金,为班主任老师 免费赠送班主任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等丛书。n如今,潍坊市每个县市区的教研室都通过 公开考试的方式增设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 康教研员这样一个岗位,家长教育正通过 开办家长课堂这样一种形式向专业化、系 统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学校服务于家长、 服务于社会、更服务于自己的一门正式课 程。二、解析思路和模式亲子共成长工程的工作思路n一个中心: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n两个根本目的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文化素养,预防 家 庭教育重大问题的发生和发展n三项核心任务规化课程,培训教师, 唤醒家长n四个重要活动:1、“打开校门迎家长”校长园长

6、通识培训2、“争做家长引路人”全体班主任普及培训3、“百名专家农村行”家庭教育巡回报告会4、百万家长进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n五项基本保障:1、课题科研保障2、经费保障3、课程教学保障4、政策体制保障5、督导评估保障教育 行政推动专业 研究引领社会 家庭参与派遣专家建构课程研发资源企业资助媒体支持唤醒家长出台政策推动学校培养教师亲子共 成长三、诠释意义和价值媒体及各界评价n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惠民工程n提升公民教育素养的普及预防工程n满足公民一生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工程n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希望工程,新农民 n拓宽教育视线、拓展学校职能的新学校工程专家感言(一)n作为农民的儿子,回到熟悉的

7、乡村、面对质朴的乡亲, 我倍感亲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掏出来奉献给他们 。n当面对烈日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农民乡亲的眼睛时,从 未感受到我的生命还有如此的价值!此行不是我知识的 单向奉献,更多的是农民家长对我人生价值的肯定!n此行提醒了我: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的儿子,我不 能忘本,我不能背叛!此行改变了我的人生理想要 让农民兄弟即便打工也要有尊严地在城里生活着!n在祖师爷故乡加深了我对祖师爷当年有教无类的理解。 同为国子民,厚薄焉忍心?我愿荐我血,服务众乡亲!专家感言(二)n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这是怎样的感动,没有人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场面,没有人能体会我们心中的自豪只要你不曾去过!个人感悟和花

8、絮人民币上的签名 戏台子在诉说 妈妈,我给你丢人了,对不起。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启示n家庭教育指导,迫在眉睫n家庭教育指导,任重道远n学校引领家长,势在必行n学校指导家庭,天时地利1、家庭教育指导,迫在眉睫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家长,正在用有限的教育知识、有限的经验和对独生子女无限的期待、无尽的担忧经营着各自的婚姻、家庭和子女教育,在几近无知、无助、无畏而又无奈的教育现实中煎熬着自己和孩子,从而深陷高期望和低水平的矛盾之中,独自品味着由此带来的种种冲突和恶果,无力自拔。(一)社会巨变给当代家长带来了巨大的教育挑战1、经济的发展在极大改善了人们物质条件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

9、经济和生活差距,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和心理距离,拉宽了可以攀比的无数个等级,进而拉乱了一部分成年人的心。当这些壮志未酬的成年人有了孩子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地把愧疚心理、补偿心理或者自己人生的期望都一股脑压到孩子身上,家长的心灵失衡了,教育也就失衡了。2、信息社会的来临让我们实现了坐在家中闻遍天下事的梦想,但也把网络这块烫手的山芋推到了我们手上,让我们常常陷于要不要给孩子买电脑、把电脑安在孩子屋里合适吗?怎么来监控孩子上网?等等困惑之中,左右为难。3、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迷醉着孩子们的眼睛,在孩子和家长中间架起了一座文化和价值观的代沟,成为今天亲子间难以沟通的一个重要原因。4、中华民族多子多福的

10、文化传统和今天不得已而为之的 独生子女政策形成一对矛盾,在客观上给城市中的家庭 教育带来考验,使独生子女教育成为一大教育难题。 一对对在没有经过任何学习就匆忙地成为独生子女家长 的父母偏又遭遇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于是,对 独生子女数不尽的爱演绎成为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值、生 活上过渡的关照和安全问题上过度的担忧,缺乏安全感 的心灵和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所导致的过低的教育水平之 间的战争开始撕扯孩子们的心,无数个家庭的亲子大战 就在这种撕扯中爆发,硝烟不断。在这场战争中深感受 伤的是无辜的孩子们,还有这些未经准备就上岗的家长 。5、社会巨变中仍旧埋头耕作在田野中的农村家长遭遇着同 样的教育冲击,比

11、城市家长更需要学习。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包产到户”到如今的“减免农业税” ,惠民政策让农民的腰包日渐鼓胀。“让孩子比自己有 出息”,成了农村家庭最大的心愿。家长省吃俭用,供 孩子上学读书,舍不得让他们干一点农活,甚至也像城 里人一样连背书包都给孩子代劳。然而,让他们始料不 及的是,这些像祖宗一样被供养着的孩子,也开始不听 话了,厌学逃学、冲撞同学、对抗父母、迷恋网吧、追 赶明星、陷入早恋的不乏其人。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 大自然中率性生长的农村孩子,现在也患上了压抑、自 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使农村家长充满了恐惧。6、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家庭教育几近消失 ,举步维艰。家之不存,何谈家庭教育改革开

12、放拓宽了中国农民谋生的视线,他们中的不少人 追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割舍掉土地、背井离乡,有的走街 串巷做起了生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渐富裕的大有人 在,但风雨飘摇居无定所朝不保夕的也不在少数。更多 的人则是跟随着父老乡亲加入到打工仔的行列中,从此 拥有了农民工这样一个说不清褒贬的身份。生意人也好 ,农民工也罢,成家后的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 家怎么办?孩子放在那里?不管愿意不愿意,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有两个:携家带口一起到城市谋生或是把家和孩子安置在农村夫妻双双出来打拼天下,于是,就有了城市视野下的几千万流动儿童和农村土地上的上亿名留守儿童。从此,在这两部分为数实在不少的儿童心中,“家”这个原本

13、象征着稳定祥和、团圆安宁的美好词语分别变成了“颠簸流离”和“遥望父母”。而父母这对被称为第一任教师的成人也在艰难谋生中和对孩子的忽略和总从天然教师的岗位上“离岗”了。实在不敢想象,在动荡不安、有父母不能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将带着怎样的经验和观念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经营自己未来的家庭。这些忙碌的父母们正在“沉睡”中丢掉这些孩子,进而丢掉自己未来的希望。7、对传统家庭文化的丢失和肢解正在使我们的家庭教育 丢掉自己的文化之根和千年经典,在西学的狂潮中左右 摇摆。男女分工的日渐趋同正在使父母的角色分工和家 庭职责越来越模糊,冲到职场上与男人们平分天下的母 亲们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自己在生育孩子和养育孩子上

14、的 职责,超负荷的运转使得今天的母亲疲惫不堪,动辄发 怒。母亲的形象正在由传统的慈母变成孩子们眼中的母 老虎。与此同时,带着同样生存压力的父亲们却在远离 家庭教育,不再为家庭和孩子的成长掌舵。(二)教育知识的普遍匮乏把当代家长拖入教育的困境大学公共教育中教育类知识的缺乏,家庭教育类社会机构的严重匮乏和良莠不齐,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和继续教育的缺失使得广大中国家长普遍缺乏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儿童营养保健学、家庭教育学和婚姻社会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是,社会的巨变和儿童的成长不会因为父母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停止,于是,家庭教育危机就成为摆在当代家长面前的一个社会问题1、关于儿童不了解儿童,导致亲子关

15、系出现逐步恶化的 局面。但是你没有 n有一天,我看着你微笑,我说我爱你并等着 你回答,但你没有;n我在对你做着鬼脸,并呼唤你,我以为你看 见了我,我以为你会听见,但你没有;n我要你在外头和我玩球,我想你会愿意,但 你没有;n我画了一张图要给你看,我想你会保存它, 但你没有;n我在树林后头做了一个堡垒,我想你会跟我在那 儿露营,但你没有;n我发现了一些毛虫,可以一起出去钓鱼,我想 你会去,但你没有;n我需要和你聊聊,分享我的想法,我想你愿意,但你 没有;n我要求你和我共享我的青春时光 ,我以为你会,但 你没有;n我的国家要我参战,你要我平安返家,但我没有.儿童成长中的案例分享n被疯狂的母爱逼至学

16、校恐惧症的乖乖女n梦想父亲车祸身亡的男孩 学业重压下减肥成瘾的少女n由留守寄养到流动寄养的坏女孩n姐弟对比教育下灵魂扭曲的弟弟2、关于学校不了解学校,不明白教师不可以代替家长的 道理。导致学校教育气喘吁吁地孤身奋战 ,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师生和家校关系 严重失衡。2、关于学校n学校的任务:传学术之道,授学科之业,解学业之惑 。是“造才”的教育n学校的特点:统一的课程,规范的教学和 管理,专业的师资,专门的校舍。n学校的优点:快速普及科学和文化知识。n学校的缺点:很难实现因材施教,无法直 接传授生活经验,也无法践行道德规范3、关于家庭教育n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科学和艺术,导致家长 变成老师教学的助手,家庭变成了学校的 附庸。致使屡拆不尽,屡禁不止,家长日 益变成实施素质教育不该有的阻力。3、关于家庭教育n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塑人”的教育人格、品格、风格 , “三格”教育n家庭教育的内容:养生爱家的教育生活、生命、生涯 。 “三生”教育爱家、治家、齐家。 “三家”教育n家庭教育的特点:有爱无形的教育,隐性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