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76564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穷人穷人教材简析:教材简析:穷人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这篇小说反映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表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故事是围绕桑娜,特别是她复杂的内心活动展开的。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 l、2 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部分(第 311 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第三部分(第 1227 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了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

2、子。选编本文的目的:使学生通过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是怎样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了解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感受到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本教学设计在教学预设中,积极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以读为本,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注意方法,落实过程,极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自觉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语句

3、,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认读“ 妻、忐、忑、康”等 12 个生字,会写“惨、熬、忐、忑、熄”等生字组成的词语,激励学生学习应用“忐忑不安、心惊肉跳、自作自受”等常用词语应用写话。激励学生进行对话、或心理活动描写小练笔。4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省略号在不同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懂得省略号的用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课时安排: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前预习。1通

4、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画出生字新词,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新词) 。2找一找,课文写到了哪几个穷人,他们是什么关系?这些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读题,粗识一、揭题读题,粗识“穷人穷人”1教师板书:穷人2请学生齐读课题。师问:你在读课题的时候,脑子里闪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3师小结引入:穷人因为穷,他们家徒四壁,缺衣少食,贫穷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他们。尽管物质生活的贫困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起来,但是善良的心灵让他们成为怀有崇高人格的“富翁”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主人翁桑娜和渔夫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怀有一颗比金子还透亮还宝贵的心。同学们在预习中读课文时,一定

5、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谈话赞扬文中人物,唤醒学生的情感,为学生走进文本注入情感生命。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1让学生自由轻声通读课文,请数名学生读课文(各一遍)尽量做到正确、流利。【初读环节的“读”要落实。虽然课前布置了学生读课文,但是课堂初读的“读”还应有一定的时空留给学生。 】2请学生简介课文人物关系,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3词语教学。(1)学生质疑、释疑不理解的词语。(2)读词语,联系课文想画面读下面两组词语(可齐读或指名读,在生读时注意正音),在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桑娜 a.白色帐子 缝缝补补b.心惊肉跳 眼帘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渔夫 魁梧 黧黑

6、 湿淋淋 忧虑 【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每个词语都有它的意思。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每个词语又有了新的生命。在词语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能掌握它的音、形、义,还要充分发挥它在语境中所具有的生命力。 】4.让学生自由通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按以下的提示,给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想一想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提示:第一部分(1)(2)自然段(焦急等待)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抱回孤儿)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催促桑娜)(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给学生充足的初读时空,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完成初读课文的任务,为后文的阅读感悟打好基础。 】(3)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5.学生自

7、学后在班级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三、课后练习三、课后练习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及自己想要积累的词语。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一背。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交流句段积累,培养积累兴趣一、交流句段积累,培养积累兴趣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选读了哪些自然段,选背了哪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给予肯定鼓励,积极促进学生积累语言习惯的养成。【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应给予关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好习惯,激励学生积累语言。 】二、精读课文句段,体会人物品质二、精读课文句段,体会人物品质(一)精读第一部分。1.让学生轻声读(或默读)一

8、二自然段,圈画出描写穷人桑娜家境贫困的词句?从这些词句中还体会到什么?(1)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凭借。教学中用好教材,关注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喜欢阅读才是最重要的。 】(2)交流反馈,交流中适时渗透朗读,在读中加深体验。a.体会贫困这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利用“嘶哑的钟声”不断地响着反复引读“桑娜沉思”的内容中描写家境贫穷的句子” ,在引读中体会“”的作用。b.体会人物特点这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家庭:桑娜勤劳、善良。渔夫勤劳、勇敢。2.读读这两段话中的其它语句,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环境天气非常恶劣;桑娜能干善良

9、;家境贫困。 )3.教师小结:这是一个海上起着风暴,又黑又冷的夜晚;这是一个家境贫困,为了维持生计用自己的生命在拼的人家;读了这部分内容,我们为桑娜的勤劳、善良、能干,为渔夫的勤劳、勇敢感到敬佩,为这个家庭生活的困境感到担忧。让我们继续往下读,一起去关心他们的命运,去感受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二)精读第二部分。1.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圈画描写桑娜的语句,一边想一边批注:从描写桑娜的这些语句中,你分别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桑娜?可以出示:我从_这个(些)句子,看到了一个_的桑娜。【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思等语句,体会人物特点。出示句式,作为学生阅读的拐杖。 】(1)学生读,圈画,思考、批注。

10、教师巡视指导。句子分析例谈:a.“睡觉还早”真的还早吗?(牵挂亲人善良)b.出门想起女邻居西蒙,写桑娜所思,所为,所言的语句(同情别人,心地善良) 。c.第八自然段三句话:第一句与第三句(用母亲爱自己孩子的行为去爱西蒙的孩子,善良) 。第二句从“心跳得厉害” “自己也不知道” “非这样不可” ,引导学生找找原因,体会善良。d.第九自然段:细读“忐忑不安地想”的语句,从句子内容,从省略号中好好体会人物内心极度矛盾,但不顾付出一切代价,愿意牺牲一切善良、善良(2)反馈交流,在交流中适当渗透朗读,如:出门想起女邻居西蒙,写桑娜所思,所为,所言的语句;第八、九自然段。【注意在阅读感悟中渗透“读”的训练

11、,把读与思考,读与理解,读与体验有机结合。】2.教师小结,升华情感。读了这部分内容,我们看到了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饱受生活的艰辛而又有着崇高精神的人桑娜。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除了善良,还是善良!善良!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想对桑娜说些什么?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桑娜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在对话中,桑娜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善良的品质逐渐植入学生的心里。 】三、课后练习三、课后练习1.再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一背。2.表达应用练笔。(1)分别应用“忐忑不安、心惊肉跳、自作自受”三个词语写话。(2)描写人物

12、心理活动练习。选择自己受到表扬,或批评,或看到一件什么事为情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练笔。【关注语言积累,关注表达应用,关注读写结合,让阅读的生命得到延续。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一、夸心中的英雄,唤醒学生情感一、夸心中的英雄,唤醒学生情感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的心一直都被课文中那个平凡而又了不起的人所感动着,她的名字叫着桑娜。请你夸一夸她。【课伊始,夸桑娜,很好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人物、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简洁有效。 】二、精读课文句段,体会人物品质二、精读课文句段,体会人物品质精读第三部分1.教师谈话引导:在一个天气非常恶劣的夜晚,在焦虑不安等待丈夫出海捕鱼归来的时刻,桑娜这

13、个平凡善良的普通人,做出了一件看似平凡却是不普通的事,是什么事呢?(生答)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往下读,陪伴着忐忑不安的桑娜迎接她丈夫的归来【唤醒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2.分角色朗读教师与男生、女生反复(变换角色)朗读,读一遍让学生谈读后的收获,谈朗读的建议;再读,再谈;再读,再谈。从而达到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感情。3.在学生充分地“读” “谈”的基础上,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出示:(1)我从这部分内容中,再认识了一个 的桑娜。(2)我从这部分内容中,又认识了一个 的渔夫。【这一部分教材主要以描写人物对话的形式呈现,教学中通过师生分角色反复读、议,人物的特点自会凸显出来。 “读”的

14、方法的有效应用,很好地实现了理解感悟、体会人物特点的目的。 】4.提升情感,续编故事。(1)出示以下句式,让学生在思考、表达过程中,心灵与文本中的人物再次碰撞。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很幸福,因为_。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很_,因为_ 。【此说话训练,利于学生个性表达。学生在交流中,对文本、对人物进行了再次解读,学生的人生观也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2)续编故事。学生动笔写,后交流。三、简介作者,拓展阅读三、简介作者,拓展阅读同学们, 穷人这篇课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朴实、善良的桑娜和渔夫。读完了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体验到了人世间无价的真情。

15、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他还写了哪些作品呢?请看课后的“阅读链接” (教师可适当介绍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见教案后“参考资料” ) 。四、课后练习四、课后练习1.练习描写人物对话(唤醒或引导学生去体验对话情境) ,注意对话描写四种形式与标点的应用,注意写好人物怎么说和说了什么。2.续编故事没写完的继续写完。3.选做:写给桑娜和渔夫的一封信 ,或为桑娜和渔夫写一篇表扬稿。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穷 人宁可自己吃苦 桑娜:朴实善良也要帮助别人 渔夫:朴实善良补充建议:补充建议:学习本文,重点是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

16、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桑娜抱孤儿回家部分,重点研究“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从这种矛盾的心理中,体会桑娜的善良品质。理解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组织交流: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通过讨论明确: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明确: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