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767135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社会热点 文化 我的中国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两富一、两富两富指的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是我们浙江省政府接下来工作所提出的新目标。两富包含物质 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只有物质富裕不是真正的富,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只有口袋和脑袋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幸福。物质富裕是精神富有的保障和基础。只有物质富裕了,才 能实现精神的富有。通过 30 多年改革开发的经济飞速发展,浙江省已迈入我国发达省份的行列,物质 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精神富有是物质富裕的延伸。物质富裕后,人 民应该通过增加自身思想、文化等精神内涵的建设,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 而要实现两富,我觉得一是要切实增强“两富”意识;二是要促进科

2、学发展的常态化;三是要从 整体上加以推进,特别是要把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 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统一起来,在更高层面上整体推进浙江的现代化建设;四是要突出重点,特别 是要全面推进“四大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 合改革试点,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力推进“四大建设”(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 大项目);五是要加强党的领导,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1)树立“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 (2)对于梦想之路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新华网评:多维度的新华网评:多

3、维度的“中国梦中国梦” 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人们尚未实现而又迫切渴望的未来,并由此催生趋向这个目标的 强大奋斗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中 国梦、民族梦。它既包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愿景,也包含着“共同享有人 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的个体期 待。 中国梦是一个长长的梦,不是三年五年,也不是十年八年,而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梦,一个前赴后 继的梦。有“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的悲壮,有“唯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

4、,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和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 的承诺。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中国梦关联过去,指向未来。 中国梦是实实在在的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梦。1910 年,国人只能在小说中幻想中国举办万国 博览会的景象。2010 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为现实,且盛况远超书中描述。还有奥运梦、飞天梦、 潜海梦、航母梦,这些前人想都不敢想的梦,如今都已成真。改革开放之初,美国时代周刊曾称 邓小平为“中国的梦想家” ,如今,我们以 30 多年快速发展的伟大成就,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梦想成真 的中国。中国梦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是实实在在奋斗的结果。 今天的中国梦,是一幅多维度的蓝图,富有时代特

5、征和生活气息,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中国梦的政治维度是民主公平,政治清明。 论语颜渊篇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中国梦包含着对道路、制度和理论思想的正确选择,包含着风清 气正的政治生态,包含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包含着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法制体系的健全完善,包含 着公民平等有序的政治参与和民众的意志转化成国家意志的制度保证。 中国梦的经济维度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 用 13 亿人一平均,差距就出来了。在我们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当然,我们需要 “渔” ,但不是“竭泽而渔”;要物质的极大丰富,也要天蓝

6、、地绿、水清;我们要的是可持续的、荫及 子孙的发展。 中国梦的文化维度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文明程度、文化水平是国家的软实力,民族的血脉。 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碰撞,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需 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也需要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形态,满足民众多 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梦的社会维度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多一些信任、宽容和关爱,少一些冷漠、歧视和暴戾;多 一些“对不起”的歉意善意,少一些恶语相向剑拔弩张。不再纠结于“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争辩, 不再困惑于物质利益割断骨肉亲情的遗憾。乐共识而恶离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7、。 中国梦的民生维度是百姓生活无忧,幸福感增强。民生改善是中国梦最具体的诠释。不用为生活 拼爹拼孩子,不用为上学择校发愁,不用为房子让婚姻成为“拉链” ,不用为看病半夜排号打地铺 国人享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中国梦的精神维度是民族的魂魄与人的精神风貌。鲁迅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 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民族的精神通过人的精神来体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夏 明瀚“还有后来人”的信仰,焦裕禄“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坚守中国梦,有追求、3有信仰、有敬

8、畏、有担当,有高雅与低俗的甄别,有尚荣去辱的选择。 中国梦还有许多的维度,现实的世界有多丰富,中国梦的内涵就有多丰富。它是活生生的,充盈 在我们人生旅途的每个驿站。实现中国梦,会遇到许多可预的困难和不可预的磕绊,也会给予我们深 刻的幸福体验。 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中国梦已然在路上,且不会有终点,我们只有不断地创造着,享受 着。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社论社论) ) 中国梦,劳动美。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 向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

9、用,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 “五一”前夕,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劳动对于实现中 国梦的重要意义,热情赞扬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功绩和劳动模范的卓越贡献,对进一步激发广大职 工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回望过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建设三峡工程、青藏铁 路等世纪工程,到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百年夙愿,从实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成为世界 第二大经济体多少辉煌的成就,在埋头苦干中铸就;多少豪迈

10、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实现;多少 伟大的梦想,在胼手胝足中变为现实。正是劳动,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的现代中国;也正是劳动, 让我们今天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始终紧跟党的前进步伐,坚定走在全民族伟大奋斗的最前 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镌刻了劳动者的无上荣光。新中 国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取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不凝结着工 人阶级的历史贡献、展现着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实践充分证明,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代表,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

11、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主力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习近平同志强调,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 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不热爱劳动,任何蓝图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努力工作,一切梦想都只能 是一枕黄粱。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共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我们才能不断 抵达发展的新境界、梦想的新高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 军作用。工人阶级要继承光荣传统、锐意改革创新,以领跑者的步伐解读中国梦,以劳动者的佳绩

12、共 创中国梦,以创新者的姿态拥抱中国梦。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 的柱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充分发 挥伟大创造力量,始终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根本上是为人民谋幸福,让更多劳动者人生出彩、梦 想成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牢记奋斗目标,更加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工会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服务大 局、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全社会都要尊重劳动者,维护和发展劳动者权益,努力使劳动者实现体面 劳动、全面发展

13、,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 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 。用劳动和创造托起中国梦,将 圆梦的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转化成每个劳动者一锤一钉的劳作、一砖一瓦的建设,我们就一4定能汇聚起实干兴邦的正能量,为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 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 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

14、走下去。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13 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梦想的力 量就无比强大。满怀信心走好这条道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 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 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5三、美丽中国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压力、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不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 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低质工业化带 来的严重污染,以及一些地区盲目追求发展带来的生态恶果。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维护生态环

15、境,走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个新要求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的 需要,充分反映了老百姓的期待,更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能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不能让最后一片绿洲变成沙漠。 当前,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首先,要注重转变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其次,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上,要改变对物

16、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倡导健康有益 的生活方式,既满足人类的自身需求又要注重环境的承载能力。 再次,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在文化价值观上,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要求 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要把握自然规律,真正停 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 最后,要创新科技实现循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 态环境;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目标是实现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之,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只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 我们必须尊崇自然、敬畏生命,这是我们人类的神圣职责,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必定是光明的, 未来已经已经在向我们招手,美丽中国、魅力中国就在前方。 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新概念,在此,总结有关“美丽中国”的相关语句,供考生考前阅读, 提高申论作文水平。 1、长期以来,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 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