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759877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中考文言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诗文阅读应对方略 二、诗文的默写 演练一 1-8 略 演练二 1-8 略 三、实词词义的把握 演练三 1、目光短浅 2、原因,缘故 3、借 4、作为,当作 5、阴天 6、看见,看到 7、跟从,跟随 8、使.活 9、要求 10、不同 11、毛病 四、虚词作用的理解 演练三 D 演练四 1、连词,表示顺接,可不译 2、连词,表示前后 两个句子相承关系,可译为“就” 、 “于是” 3、连词,连接状语(修饰语)和中心词,相 当于“地” 4、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语的并列关系 五、句子的翻译 演练三 1、所以上天如果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内

2、心痛苦, 筋骨劳累,经受饥饿,体肤消瘦,受到贫穷之苦,所以不顺,做事错乱。 2、人常有错, 然后才能改正 演练四 1、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 2、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 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六、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演练二 1、随园 清 2、刘开 桐城 3、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 柳 泉居士 4、诗仙 诗圣 现实主义 七、课内古诗词理解 演练二 C 演练三 1、C 2、可以参考本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 点击”中天净沙 秋思的“阅读指南” 八、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 演练二 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 演练三 (1)具有爱国主义 思想 (2)对

3、肉食者了解,目光远大,有见识 演练四 乐亦无穷 九、课外文言文阅读 演练二 1、 (1)推荐 (2)懂得,了解 2、D 3、太宗认为每个时代 都有人才,关键是在位者要自己能够发现,而封伦却说“于今未有奇才” 4、对人才的发 现(或使用)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 演练三 1、D 2、A 3、两虎方且 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 4、1 要敢于斗争,更要 善于斗争;2 两强相斗,只能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3 要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来自 于底层;4 行为处事方法得当,就能事半功倍(任写两点) 演练四 1、 (1)因此(所以) (2)认为(凭借) 2、我

4、们都丧失心中的宝,不如各自都拥有自己心中的宝 3、1 子罕是 宋国的国相,宋人想要讨好他;2 因为宋人已经请匠人鉴定过了,这是真的宝玉 4、廉洁 自律,不贪图财物 演练五 1、 (1)让(令) (2)服(穿) 2、C 3、上行下效(或以身 作则 悬牛首卖马肉 挂羊头卖狗肉等) 演练六 1、 (1)先前,原先(刚才) (2)交换 2、 (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意对即可) 3、事例一: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 善待下人,这是一种美德 事例二: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 再次犯错 演练七 1、 (1)才 (2)因为 2、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 上卖,结

5、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的价钱 3、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 和耐心第二部分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一、陋室铭 一、1、说 2、此指学问渊博的读书人 3、此指没有学问的人 4、什么 5、著名 名字 名声 6、身体 形状 表现 形迹 7、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他 代词,这些 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二、略(参考“今语对释” ,下同) 三、1、山不在高四句 惟吾德馨 2、 (1)苔痕上阶绿两句 (2)谈笑有鸿儒两句 3、C 4、B 5、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 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雅”的特征 6、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四、1

6、、唐 刘禹锡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名 灵 青 2、百姓 司马迁 百姓 二、爱莲说一、1、更加 2、什么 3、多 4、少 鲜艳 5、距离远 深远 疏远 久远 6、A 7、观赏 启窗 而观 二、略 三、1、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D 4、见“阅读指南”第 1 点 5、 (1)使开头“可爱者甚蕃”有了着落,照应“予独爱莲” (2)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感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能做到品行高尚的人 更少 四、1、宋 周敦颐 说明事物 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捕蛇者说(少年中国说) 2、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三、橘逾淮为枳 一、1、将要 2、到.

7、去(见) 3、招致 4、出使 让 5、用 原因 把 凭借 6、请求 请让 我(做某事) 7、犯.罪 坐着 8、做 作为 是 成为,变成 9、擅长,善于 好 10、果实 诚实 11、不同 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奇怪,惊奇 12、进入 收入 深入 13、辱 生病 毛病 (缺点) 14、什么(办法) 什么 什么 什么 二、略 三、1、故意捆绑一人在晏子面前走 过,并称其为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的 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 ,引 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 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

8、盗 成性 4、要点:热爱祖国,努力维护祖国尊严;从容镇定,机智善变 四、婴 春秋 辞令 四、伤仲永 一、1、我 2、返回 3、出生 生长 生存 生命 4、器具,文具 详细 具有 5、要求 谋求 探求 6、奇怪,惊奇 不同 其他的,别的 7、写 做 做,这里指雕刻 担任 变成,成为 8、写作 振作 9、看,观赏 观察,考察 景象 10、让 派遣 出使 11、一般的,普通的 众 多 众人 12、他的 它的(指所写的诗歌) 他的(指仲永的) 这样 13、A、书具 B、仲 永 C、仲永写诗这件事 D、仲永所写的诗作 二、略 三、1、方仲永幼时天赋极高 邑人奇 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逐渐衰

9、退 不使学 3、惋惜 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 奋努力学习 四、宋 王安石 古文 唐宋八大家 五、周处 一、1、年轻 强悍 2、侵害 3、实际 剩下 4、在一起 5、进入 找寻 6、轮换 7、其中 8、怎么 9、说 句末语气词 10、劝说 陈述 古代的一种文体 11、被 是 成为 12、表示顺 接关系,可不译 表示递进关系 二、略 三、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暴犯百姓 2、首 先,周处原“有自改意” ,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 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的行动 3、人不怕犯错误, 只要勇于改正,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四、1、世说新语 南

10、北 刘义庆 2、陆机 曾任平原 内史 陆云 曾任清河内史 3、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1、中间 2、所以 责任 3、思想 4、灭亡 5、推举 举起 6、进入朝廷,指在国内 映 入 进入 注入 缴纳 收入 7、做 品行 划行 漂行 军队 8、增加 好处 9、在 给予 被 比 10、D 二、略 三、1、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2、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3、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4、排比 事实 精神 肉体 行动 5、人处困境 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孟子 孟子(孟轲) 儒家 亚圣 孔孟 七、卖油翁 一、1、擅长 善

11、于 2、在 3、放(下) 4、离开 5、缓慢 缓慢 6、把 凭借 用 以为 7、 懂得 明白 8、拿 索取 开出 二、略 三、1、自高自大(骄傲,自以为是) 善射 当世无 双 2、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康肃笑而遣之 3、动作 酌油的娴熟技 能 熟能生巧 4、文章是讲“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 射箭则略写 5、 (1)自夸。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斜视。表现了卖油翁的不在意和自信 (3)微微点头。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些许称赞 (4)表现了 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许,也是一种尴尬的笑 四、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 柳宗元

12、 苏轼(王安石 曾巩等) 八、核舟记 一、1、上下,光景 2、打开 3、起 4、靠近 5、类似,像 6、一类 7、平坦 名字 8、挑 选 窄 9、统计 计算 计算 盘算 10、具有,具备 详细 11、满 增长 12、指代船舱 指代 左膝 13、凭借 以及 14、又 然而 地 可是 就 15、长 提高修养 二、略 三、1、核舟体 积之小 2、雕刻之精巧 3、 (嘻, )技亦灵怪矣哉 (咦, ) (这)技艺也真奇妙啊 4、 (1)文 中有“船尾横卧一楫”句 (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5、为了配合核舟雕刻的主 题“大苏泛赤壁” 6、列数字 作比较 精巧(精致) 高超(精湛)的技艺 四、1、虞

13、初新 志 2、宋 苏轼 黄庭坚 九、黔之驴 一、1、喜欢 进入 2、是 3、距离远 4、 (吃)完 离开 5、知道 6、只 7、逐渐 更加 8、 经得住,能承担 优美的 胜利 9、D 10、D 二、略 三、1、庞然大物 叫声可怕 大骇 远 遁 甚恐 无异能 觉 习 蹄 技止此耳 2、讽刺那些貌似强大而实际无能的人 3、概述“一 鸣” 、 “蹄之”即可 4、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写老虎先“蔽”后 “窥” ,把它既惊怕又欲摸清底细的思想活动写得活灵活现 四、唐 柳宗元 柳河东集 一、黠鼠赋 一、1、正 2、命令 3、逃跑 4、用 招引 5、形状,样子 谋求 6、在 在 在 被

14、 从 7、制 止 停止 8、一种文体 征收,敛取 赋税 9、它(老鼠) 的 万物 结构助词,可不译 10、D 11、能够 如:黄生借书说 吾不得而见之矣 二、略 三、1、刚才还听到老鼠咬袋子 声,打开却是只死老鼠,因不明声音来源而惊 感慨于老鼠的狡猾 2、用自己的话表述“闭 于橐中.以形求脱也”即可 四、略 一一、狼 一、1、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 狼 助词,取消主谓词组独立性,无实义 的 2、看见 拜 访 3、进入 缴纳 收入 映入 4、停止 制止 5、 (1)麦场 (2)柴堆 (3)屠夫 (4)狼 二、略 三、1、如:遇 惧 御 2、C D 3、 (1)一狼仍从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15、3)两 狼之并驱如故 4、如: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5、这句话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 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热情赞颂。它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敢于并善于 作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四、蒲松龄 清 短片文言小说 十二、王顾左右而言他 一、1、等到 他 2、四顾,环顾 就 3、妻子儿女 到.去 4、罢免 5、D 二、略 三、 1、对待朋友的委托 士师管理下属 国君治理国家 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 2、在回答孟 子的前两个问题时非常干脆,不假思索,而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则避而不答,转移话题 齐 宣王明白了孟子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自己的 3、从小到大,从远到近,层层推进,直指主 题,终于将齐

16、宣王逼到别无退路的境地,从而达到了劝说目的 四、孟子 战国 孟子(孟轲)十三、公输 一、1、制造 2、明确,懂得 3、得到 刚强,坚强 4、讲 同“悦” ,高兴 5、这件事 他 (指北方侮臣者) 指下面所说的话 6、多余 我 其他 7、C 二、1-2、略 3、D 三、1、 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或反对不义战争) 2、 (1)班门弄斧 (2)墨守成 规 3、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 四、1、墨子 墨(家) 2、翟 春秋战国 十四、庄子钓于濮水一、1、派遣,让 2、回头看 3、在 4、却 二、略 三、1、聘请他到楚国做官 2、濮水边 钓鱼 视名位如粪土,悠然自得 3、类比 四、战国 宋国 文学 汪洋恣肆、仪态万千、幽默 风趣 十五、曹刿论战 一、1、参见,拜见 2、目光短浅 3、明察 4、指猪、牛、羊等祭品 5、恩惠 6、虚报夸大 7、参与 隔开 期间 8、诚实 信用 信任 相信 9、完 竭尽 10、他的 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