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75977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演示稿)(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缩小差距,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缩小差距,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20042004 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会议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瑟瑟半江红:20042004 年中考历史成绩分析年中考历史成绩分析1.1.整体分析整体分析 表一:2004 年全市各县区历史中考统计表单位直属学校新浦区海州区景区连云区开发区其他办学市区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全市均分25.9024.1722.2121.6923.3822.7622.1423.9318.9220.4919.8220.9920.65及率71.3160.1947.1945.5153.8349.6151.7958.2329.3944.8236.8

2、938.7941.30优率15.718.654.956.097.245.835.459.312.045.143.093.314.442.2.优秀成绩及学校分布优秀成绩及学校分布 表二:2004 年中考历史均分前二十名学校名次学校均分及格率优分率名次学校均分及格率优分率1新海实验中34.0395.8476.8811徐圩盐场中30.7985.71502碱厂中学32.8495.1664.5212灌云博文中学29.9490.9142.423灌云县中32.7395.0266.8613海宁中学29.8185.8844.054灌南实验中32.6596.8467.6314东海实验中29.6185.3341.3

3、15东港中学32.5193.0362.215中云中学29.5385.140.46赣榆实验中31.9390.9259.0816师专附中29.4280.6346.047板浦中学31.8993.7559.6617灌云杨集中学29.3786.6338.278市外国语学31.3989.1559.1718朝阳中学29.384.739.159海州实验中30.989.2752.9719海滨中学29.2681.544010徐圩盐场中30.7985.715020青口盐场中29.2383.1339.763.3.低分成绩及其学校分布低分成绩及其学校分布 表三:2004 年中考历史均分后十名学校名次学 校均 分及格率优

4、分率名次学 校均 分及格率优分率1云峰中学9.84208东海秦范联中18.8127.676.292灌云灌西中学15.51009东海南场头联中19.0231.045.973灌南五队二中17.6718.33010东海安峰中学19.6435.259.94赣榆殷庄中学17.7342.0914.6311灌云光裕中学19.7241.118.225灌云伊山五中17.9830.517.6312赣榆沙河中学19.7536.788.146赣榆赣马中学18.3638.211.6413东海寇荡联中19.8232.287.097灌南新安中学18.4422.832.7214赣榆城西中学19.9143.2512.412附:

5、2003 年中考历史均分后十五名学校单位云峰中 学灌西中 学硕湖中 学平明二 中小伊二 中兴庄联 中伊山二 中台南 盐场均分8.2213.0713.614.3714.6114.7515.4315.50单位双店中 学沙河中 学郎墩联 中汤庄联 中浦南中 学秦范联 中南芹联 中均分15.7515.9116.0316.1316.6116.6816.814.4.市区前十名学校及后十名学校市区前十名学校及后十名学校 表四:2004 年中考历史均分市区前十名学校名次学校均分及格率优分率名次学校均分及格率优分率1新海实验中34.0395.8476.886海宁中学29.8185.8844.052碱厂中学32.

6、8495.1664.527中云中学29.5385.1040.403东港中学32.5193.0362.208师专附中29.4280.6346.044市外国语学31.3989.1559.179朝阳中学29.3084.7039.155海州实验中30.9089.2752.9710海滨中学29.2681.5440.00表五:2004 年中考历史均分市区后十名学校名次学 校均 分及格率优分率名次学 校均 分及格率优分率1新坝二中24.4360.149.796连云中学26.2163.0927.522西苑中学25.2861.7919.207花果山中学26.7870.1930.193朐山中学25.8361.83

7、21.998板桥中学27.1268.9729.314临洪中学26.0064.9422.719猴嘴中学27.7978.5224.835新浦中学26.1466.0823.3910云台中学28.1178.3632.605.5.全市满分学生分布全市满分学生分布 表六:2004 年中考历史满分学生分布情况学校人数学校人数学校人数新海实验中学44花果山中学3碱厂中学1东港中学21驼峰中学2连云中学1市外国语学校14板桥中学2南辰中学1海州实验中学9青湖二中2石梁河中学1海宁中学6云台中学2双店中学1锦屏中学6西苑中学2西双湖中学1东海实验中学4新坝中学2张桥联中1中云中学3朝阳中学1海州职教中心1师专附中

8、3海滨中学1南辰中学13为谁消得人憔悴:为谁消得人憔悴:20042004 年中考试题分析年中考试题分析一、考试说明一、考试说明 采用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合卷的形式, 兼有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一级学校招生考试双 重功能。因此,历史学科既要保证较高的信 度和效度,还要有必要的区分度。(一)考试要求(一)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 1.识记能力,再现或再认重要历史概念、 线索、结论等。 2.理解能力,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历 史概念、线索、结论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3.运用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提供 的新情境中应用有关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 问题,以及尝试进行实际操作(如设计有关 方案) 4.表达能力,

9、能较恰当地使用所学的历 史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进行表述。过程与方法要求:过程与方法要求: 41.认知层次,指能识记学习过程和方法 的主要环节。 2.模仿层次,指在类似的情境中使用相 应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3.独立操作层次,指在新情境中综合使 用已掌握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情感与态度: 1.感受(经历)层次,指在历史学习中, 初步建立对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规律等的感 性认识。 2.反应(认同)层次,指在经历的基础 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 反应等。 3.领悟(内化)层次,指在历史学习中 形成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 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二)考试形式及试卷

10、结构(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及分值,考生可携带教材和必 要的教辅用书进入考场,以备查阅。考试仍 采取单人、单桌、独立答题的形式。5试卷满分 40 分。 试卷的结构、题型 试题内容比例 初一历史约占 18% 初二历史(包括乡土历史)约占 40% 初三历史约占 42% 试卷题型比例 主客观试题比例约为 4:6 选择题(单项)约 16 分,主观性试题 约 24 分(三)命题原则(三)命题原则 1.1.试题的目标必须立足人本性试题的目标必须立足人本性 人本主义思想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 础,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 也是考试改革的根本目标。开卷试题的人本 性主要表现在:(1)切实体

11、现素质教育面向 全体的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体现 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试题要反映课程标准对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加强与社会实 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2)试题具有教6育性,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 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 发展的现代意识。 (3)试题以知识建构为评 价标准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 2.2.试题的内涵必须体现综合性试题的内涵必须体现综合性 强调综合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 也是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开卷试题的综合 性要求:(1)在评价标准方面,以经验的建 构为标准,更重视对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是结

12、 果的评价,并同时注意有效评价跟教学改革 的整合。 (2)对知识的要求方面,注意历史 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历史知识的综合,引导学 生关注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 在考查对所历史知识的组织、存储、提取、 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基础上, 强调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 握能力。 (3)在试题立意方面,强调能力立 意,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着 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能力上;增强探究性, 注重考查创新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能力。 (4)在试题形式上,试题更注重7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 为其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平

13、台。 3.3.试题的形式必须具有情境性试题的形式必须具有情境性 建构主义理论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 据,也是考试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 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 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 验以意义” 。认为教学应该“设计真实、复杂、 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 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 题解决活动” 。开卷考试的情境性要求: (1)试题以真实任务为标准评价,更加关注 真实任务的解决;要求试题营造问题解决的 环境,以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化知 识、变事实性知识为问题解决工具的程度。 (2)试题情境丰富而复杂,主要来源于现实 生活中的热

14、点和焦点问题,如当前党的十六 大、世界经济一体化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 关的问题,如影视剧中的有关内容等;与学 生密切相关的史学新成果,如对家乡历史遗 迹的最新研究成果等。主要以文字、图表、 历史再现图、文物遗迹等形式为主。84.4.试题的构成必须体现时代性试题的构成必须体现时代性 体现时代要求是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 特点,也是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开卷试题 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1)试题情境的创设, 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注意结合学 生的实际生活。 (2)试题的载体方面,注重 选择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有利于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知识,作为

15、试题 的依托和载体。 (3)试题考查的内容方面, 强调学以致用,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 出考查实践和应用能力,力求充分体现历史 学科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教育功能。 (4)试 题的导向性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 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形成用历史的视野审视 社会发展变化的习惯;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 身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的伟大民族,创造了众多令世界瞩目的奇迹。据此回答2123 题。 21.我们一直重视在复习中学习新内容,最早 提出这一学习经验的是9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 22.扮演一位古代操作工的小明正按书稿内容 把零散的模字排在铁盘中。小明同学演 示的这一现象最

16、早应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南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23.如果要研究明朝时期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 我们阅读的第一手资料最好是 A.本草纲目 B.缀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在整个近代社会,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富强、民主和独立而艰苦奋斗,他们 这种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 我们成长。据此回答 2426 题。 24.设想你是一位 19 世纪 60 年代追求国家繁 荣富强的民族工业资本家,在当时的环境中 你最可能经营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军事工业 D.高新产业 25.当我们看到一位著名历史人物颁布我国第 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宪法的场景时,10我们能立刻判断出这位著名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26.当李明同学扮演参加五四运动的爱国青年 学生时,他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口号应是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拒绝和约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