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5962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组教学计划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阅读。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

2、“常生果” 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本组教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阅读链接” ,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

3、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进行本组教学,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一个语文教师若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则功莫大焉。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014 课时,精读课文 45 课时,略读课文 2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习作 2 课时,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展示台”12 课时。1

4、1窃 读 记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 7 个生字,会写“窃、炒”等 14 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

5、”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b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c指名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课件出示)a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

6、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 ,那样“贪婪地读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这样写有什

7、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 “窃读”时, “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 (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相机指导朗读.三、深悟“窃读” ,回归整体观察课文插图(课件出示) ,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 ,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

8、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

9、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4.诵读句子.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 窃读记贪婪 害怕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饥饿依依不舍2.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感受读书的乐趣,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

10、生的资料.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三、深入感悟,明

11、白道理.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c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四、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积累运用.培养能力1.自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二、拓展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三、布置作业苗苗的见解季先生的见解我的感受板书设计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闲书 多看

12、偏科 三贯通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3.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1.认识“侣、娱”等 4 个生字,会写“侣、娱”等 9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7 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3.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

13、学习第 3 课“走遍天下书为侣”.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 5 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4、b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 “家” “一百次” “多少年” ,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 6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 46 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1.朗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2.自由读第 7 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

15、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 ,你们感受到什么?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 7 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

16、家交流.三、拓展活动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小练笔”.板书设计3 走遍天下书为侣常读常新思考、品味、小结 热爱读书以书为侣 原因 方法4.4.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1.认识“扉、瘾”等 12 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