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学反思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58891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琥珀》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琥珀》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琥珀》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琥珀》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琥珀琥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世纪小学世纪小学 李秀娟李秀娟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用了“逐层深入,引导推想求异”的教学结构模式: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对“琥珀”的了解;接着,根据学生急于想见到这块奇异琥珀样子的心理,安排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这块琥珀到底是什么样呀?边读边画下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汇报:“这块琥珀什么样?”对照图片,了解琥珀的样子,在学生弄懂琥珀的样子后,问:“看到这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此时最想知道的可能是它的形成过程。)之后,再“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画一画这块琥珀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奇

2、物”真正的形成过程,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大胆探究科学的兴趣,为后面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做了铺垫。然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理解琥珀形成的经过,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既然是推测,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推测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带着这些问题把上下文连起来认真地想,科学家为什么这么推想?依据的是什么呀?投影:“(1)由 推想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是在松林中和大海边。(2)由 推想出苍蝇、蜘蛛被包住形成松脂球的情景。(3)由 推想出故事发生的年代,陆地下沉、海水上漫,将松脂球埋在沙下的情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向科学家挑战,大胆求异创新。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力求在本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这一教学思路的设计的亮点是:了解推理的过程,学习推理方法,展开大胆想象。在学习课文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琥珀的样子来推想其形成过程的,从而学习推理方法。进而,突破教材,引出一种自然现象一棵柏树躯干的裂缝处长有一棵高大的国槐,启发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运用推理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从课文出发,又不受课文的限制,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学习和运用融为一体,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落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