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57909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一、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背景一、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背景扎兰屯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有农户 63421 户,农业人口 23.9 万人。农用地总面积 476.9 万亩,耕地总面积 319 万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简称农村土地)249.7 万亩。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农民对生产资料、农机新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机化发展机制对农民的农机装备水平、结构以及运用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扩

2、大农机化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与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种组织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推动作用。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如何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为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我们在宣传指导、扶持和服务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推进农机产业化

3、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基础。二是在合作社组建上,主管部门搭平台,给政策,用优先享受国补资金等优惠政策来引导和扶持。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宣传和推广。组织农民和乡村干部进行学习和考察,互相交流,增加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和信心。四是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搞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二、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二、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目前,我市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到 65 个,分布在全市 11 个乡镇、办事处,入社社员 529 人,注

4、册资金总计 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 1815 台(套)。年作业面积 311400亩,助农增收 2757 万元。从组织形式上看,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能人带头型。由农机能人、经纪人牵头,联系种粮大户、农机手、农民等自愿按股份制原则入社。如蘑菇气镇的继洲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二)农机大户牵头型。由农机大户发挥自身机具多、服务能力强、作业范围广的优势,吸纳农户、机手入股。这种类型是目前的多数。如成吉思汗镇的启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村委会主办型。主要依靠村集体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些村一般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建设资金主要靠村委筹措,由村干部领办,联合本村的农机户成立的农机合

5、作社。这种类型合作社的特点是村干部有带领农民勤劳致富的强烈责任心,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用于扶持合作社为本村开展农田作业,而又不以赢利为目的。如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红炮台新村村长姜树田带领组建的树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扎兰屯市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扎兰屯市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自从农机合作社的组建以后,对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能够有效地保证土地深松深翻,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有利于精量点播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机农技结合,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和土

6、地产出率。例如蘑菇气镇爱国村组建农机合作社后,全村玉米亩产量由 2007 年的 600 公斤增长到 2011 年的 900 公斤,增幅达 50%。2011 年,为爱国村生光种植合作社 5000 亩地膜玉米进行了从春到秋的整地、播种、收割一条龙服务,为农民增收达 100 多万元,同时为入社农民近 5000 亩农田提供农机服务,为农民节省农用机械费用达 50 多万元。由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进行深翻整地,极大地改良了土地营养结构,受到了广大社员和周边农民的欢迎,同时也为合作社创收 100 多万元,年终社员二次返利中,每户社员家庭分红近 1 万元。二是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须以农业

7、机械化作为前提和重要保障。农机合作社能够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继州农机合作社带动土地规模面积达 5 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 13.2%。2011 年秋季的玉米收割中,农机合作社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农民收割玉米时,只收成本价,比市场收割价格低,深受农民欢迎。三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2011 年全镇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140 人,比上年新增转移人口 1100 余人,这些人绝大多数是由于农机合作社组建才外

8、出打工的。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通过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机械创收等多种方式增加有效收入。例如继洲农机合作社就是充分发挥大型机械作用组建的,2011 年入社成员人均收入达到 8650 元,高出没有农机合作社的村四分之一。继州农机合作社除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农闲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修造行业。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合作社在当地都是很有影响力的组织,承担着主要的机械化作业任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先导作用。四、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制约因素四、扎兰屯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制约因素一是土地规模经营相对滞后,影响了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自

9、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由集体经营转为分散经营,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种植结构各自为政,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日趋突出,大型机械难以发挥作用,致使大型机械作业量下降,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业标准低下。二是道路、桥梁过窄,林网过密,制约了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从目前看,农田道路过窄,不利于大机械行走;林网太小,致使大机械难以使用,空运转时间太长,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农机合作社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制约。三是合作社投资都是机械设备,用资金量大,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障碍。四是农机合作社规模小,目前虽然实现了跨区作业,但服务品牌品种单一,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五、促进扎兰屯市农机专

10、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五、促进扎兰屯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1、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支持。一是合理布局。主管部门要投放主要精力,抓住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的契机,组建不同形式的现代农机合作社,要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大豆主产区,以配备深松整地和收获机械为主;杂粮生产区,以配备深松整地机械为主,积极探索玉米收获机械化;畜牧业地区,以配备深松整地和青贮收获机械为主,大力推行青贮玉米机械化;水稻主产区,重点推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资金扶持。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投放力度,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现代农机合作社倾斜,实行优先补贴、多购多补,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累加补贴;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资金直接补贴给农机

11、合作社;财政要配套一部分合作社场库棚建设资金和业务部门必要的管理经费;在银行信贷上给予优先扶持。三是政策扶持。支持现代农机合作社承担各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建设项目,将现代农机合作社作为实施各类农机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科技研究推广项目的重要主体。多渠道争取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资金,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免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四是合力推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推进。农业开发、优质粮工程、良种补贴、高产玉米生产、水利专项等项目集中向现代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项目区投放。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机合作社。同时,建立防范风险机制,由政府补贴等形式参加农业保

12、险。2、积极稳定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主要是通过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作用,抓住全市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利契机,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引导农民要尽最大可能实行连片整地。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使农业机械从家庭自用型向社会化服务型转化,从而大大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空间。3、建立以深松为主的土壤耕作模式。秋整地是解决干旱最有效途径之一。应建立以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保护性耕作为方向,蓄水保墒提高地力为核心,实行深松、浅耕、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模式。坚持整地作业标准化,逐步使农民由随意耕作向制度化耕作转变,由连年平翻向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耙相结合转变,由单机多次进地向一

13、机多能联合作业转变,由多耕向少耕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减低成本,增加效益。同时不断创新完善现代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方式,使各市场主体间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目标。鼓励现代农机合作社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方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4、强化服务,拓宽市场。要充分利用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能量集聚优势,面向市场,开拓更为广泛的农机化作业领域,同时,积极推进团队作业能力和专项作业能力建设,通过强化作业服务,延长作业时间,提高经营效益。5、规范管理,完善功能。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章程、运转规则、作业质量标准、价格承诺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机合作组织机具和场、库、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逐步建设一批以农机大院为载体,集机车存放、维修保养、技术培训、作业安排为一体的农机合作组织。6、搞好社员培训。既要加强对社员的技术培训,又要强化对合作社负责人的经营管理培训。要对合作社的负责人灌输新的理念,逐步转变家庭式、作坊式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使驾驶员懂技术、会保养,提高农机田间操作技术,从而为合作社的发展增添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