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75253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啸山庄》思考题:主题、意象、人物形象、叙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试述爱米莉试述爱米莉勃朗特的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呼啸山庄不同于当时作品的突出特点不同于当时作品的突出特点? ? 答:该小说有三点是很突出的: 第一是打破了流行的“奋斗一成功”的情节模式,代之以“复仇一毁灭”的新情节,这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价值观念的否定。 第二是打破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羁的新人物。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虽然外表上不失其绅士风度,但内心却隐藏着“雷电和火”般的激情和“既无礼貌也无教养的野蛮人”心理。他能把两个家族引向毁灭。为了爱情,他也敢打开死人的坟墓而去拥抱情人的尸体。在他身上,专注的爱与专注的恨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其感情的强烈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

2、。女主人公凯瑟琳也是与希斯克厉夫有“同样的灵魂” 、同样的“深切的心” 的人,她不是冷淡如“月光和霜”的普通男人所能适应的。因此,选择埃德加是她的过错,而苦苦地爱恋希斯克厉夫则是她的必然。他们这种恋爱方式和生生死死的恋情,与维多利亚价值标准是格格不入的。 第三,该小说还打破了流行的从容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哥特式风格。荒原、黑暗、尖叫、尸体,加上疯狂的感情、令人震惊的雷电和幽灵般的身影,使整部小说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2 2、 呼啸山庄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分析中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分析恶势力的被压迫者。希斯克利夫七岁那年,欧肖先生把他从利物浦街头带回呼啸山庄。他初尝了来自亲人之间的关爱

3、和温暖。他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乖巧来使欧肖先生开心。但是欧肖先生的儿子辛德雷因为嫉妒希斯克利夫夺走了父亲对他的关爱,便开始在暗地里欺负他。然而希斯克利夫选择了逆来顺受。欧肖先生过世后,辛德雷成为呼啸山庄的统治者,他便变本加厉地折磨希斯克利夫。他把希斯克利夫赶到了下人那儿住,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逼迫他像庄上的小伙子那样干重活,并且严厉禁止他与心爱的凯瑟琳接触。他就像对待动物一样对待希斯克利夫,使他失去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除了辛德雷,林顿一家也看不起希斯克利夫,认为他是怪物,不配到体面的人家家里去。 爱情的受害者。凯瑟琳是他在被欺负的日子里的唯一依靠,是圣人一样的存在,是他情感的倾泻口。凯瑟琳由于爱

4、慕虚荣,羡慕上流社会高雅的生活,最终还是选择了埃德加。原本他的心中对凯瑟琳的爱和对辛德雷的恨同时存在,他对辛德雷的报复仅仅停留于计划。当爱再也无法压制恨的时候,他的心灵就发生了扭曲,仇恨的火焰吞噬着他的理智。疯狂的复仇者。三年后,希斯克利夫重返呼啸山庄,他表面上温文尔雅,内心则满怀仇恨。他不仅报复了辛德雷和埃德加,甚至还把报复的矛头指向下一代的哈里顿、自己的儿子小林顿、情人的女儿小凯茜。人性的回归者。首先表现在他并没有将复仇的范围涉及与他没有纠葛的人这一事实上,例如仆人纳莉。其次表现在他对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爱情的宽容上。希斯克利夫复仇成功后,却发现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了,本想拆散他们的他却没能阻

5、挠他们爱情的发展,反而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他与凯瑟琳的影子,唤起了他珍藏的回忆。他将仇恨放下,认识到自己以前种种的痛苦都是梦幻泡影,唯一真实的只有他与凯瑟琳轰轰烈烈的爱情。因此他不吃不喝,等待和凯瑟琳永远在一起。直到最后一刻,他那颗一直处于挣扎的心才归于安静。3、 呼啸山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凯瑟琳的人物形象分析自然人格 1.单纯善良、天真无邪。不管凯瑟琳的性格有多复杂,多难以捉磨,单纯善良还是她性格中最本质最原始的一面。她虽然很顽劣,但“她并没有坏心,因为她一旦真的把你弄哭了,就极少不陪着你哭” 。 2.自由奔放、激情十足。 “自由”和“激情”是凯瑟琳身上最大的闪亮点。尽管是封建庄园

6、的小姐,凯瑟琳却把宗教礼仪抛在一边,拒绝像上流社会的淑女们一样生活。在未闯入画眉山庄前,呼啸山庄的封闭隔绝了凯瑟琳与充满诱惑的世界的联系,让她那自由奔放的性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画眉山庄进入凯瑟琳的生活后,她这种自由奔放的性情被压抑了,直到死去前她才发现自由的呼啸山庄才是她要的天堂。 3.倔强叛逆、桀骜不驯。凯瑟琳身上充满了倔强和叛逆,同龄的女孩子们都在玩布娃娃的时候,她却以骑马为乐。当父亲问她要什么礼物时,六岁不到的她居然要一根马鞭。社会人格 1.对名利、社会地位的追求。她“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 。在画眉山庄她被资产阶级的文明和上流社会的生活深深吸引住了。凯瑟琳

7、的价值观在这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精神世界的空虚、孤独。童年时期的凯瑟琳,有着一些别的孩子所没有的脾性,不太讨人喜欢。直到希思克利夫的出现才使孤独的凯瑟琳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人。但是这种快乐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凯瑟琳选择嫁给埃德加之后,希思克利夫在她的生命里消失了。对心灵的背叛让凯瑟琳重新又回到了孤独中,无论她试着多努力地沉浸在丈夫带给的幸福之中,她的内心世界始终是孤独的,埃德加不可能到达她的灵魂深处,他俩不属于同一世界,只有希克利夫才是她的同一体。 3.心理及行为的变态。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分裂。4、 呼啸山庄呼啸山庄的象征意象分析的象征意象分析呼啸山庄中,艾米莉紧紧扣住大自然的原始意象

8、,以作家敏锐、独特的丰富想象力,创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荒诞、既狂热又冷酷的奇异氛围。原野与风暴是呼啸山庄中最富有意蕴的原始象征意象。 荒原:荒原作为这部小说的主要意象,即阴沉神秘,又充满了自由灵性。这是一种粗劣、野性的原初世界,是一种纯自然的本我境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纵情奔放,性格粗犷,不受任何世俗规约,如同荒原上两个自由不羁的灵魂,充满了原始野性和自由精神。原野成了他们逃避世间迫害与烦恼的乐园,他们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天堂为他们所不齿,只有苍茫的荒原才识他们灵魂的归宿。暴风雨:“呼啸山庄”是狂风肆虐中的一块高地。 “呼啸”是形容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呼啸山庄具有“风暴的元素

9、严峻、无情、狂暴和充满活力”,养育的是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这样暴烈粗犷的“风暴之子”。他们之间有种“亲缘感”,能唤起他们更深层的感情。当凯瑟琳背叛了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选择了她并不爱的林顿而进入了并不能使她快乐的“天堂”,这就注定了她人生悲剧的发生。而希思克利夫就成了“天下最不幸的人”, “失去了爱情,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一切”。他只有愤然地离开呼啸山庄。希思克利夫作为凯瑟琳的灵魂突然离去,在精神上对她是巨大的打击。凯瑟琳不顾狂风暴雨的击打,站在墙边呼叫着希思克利夫的名字,嚎啕大哭。暴风雨在山庄顶上隆隆作响,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正是凯瑟琳内心的真实写照。艾米莉勃朗特以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来象征凯瑟琳内

10、心的巨大悲痛,希思克利夫作为她的灵魂突然离去,在精神上使她变得孤立无援了。她感到自己将要沉沦到无底的深渊,成为原野上的流浪者。凯瑟琳绝望的心情恰似狂风,又如暴雨与闪电,彻底摧垮了她的精神世界。激烈的内心冲突使得凯瑟琳似乎对外界的狂风暴雨感到麻木,然而她心中的恐惧、悔恨以及矛盾的心理又外化为自然界的狂风暴雨。这场狂风暴雨既渲染了凯瑟琳内心痛苦的激烈程度,又渲染了呼啸山庄骤变的自然气氛,加深了悲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远远胜于任何语言的表白和行动的证明。同样,在希思克利夫失去凯瑟琳时,大自然也做出了相同的感应。在凯瑟琳下葬那天,天气骤变:“南风转成了东北风,先是降雨,接着是冰雹、然后是鹅毛大雪樱草花啊

11、,番红花啊,都被大雪盖在下面,百灵鸟哑然无声了,幼树的嫩叶被风雪打得发黑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天气扼杀了一切生机,象征着凯瑟琳的去世带走了希思克利夫的全部的爱。他曾说过:“两个词儿可以包括我的未来死亡和地狱。生命失去了她以后,就是地狱。 ”因为失去了凯瑟琳,在这个世界上希思克利夫再没有可以爱的对象,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一片黑暗与深渊。随后他把这世界变得如同他自己感受的一般残酷无情。 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描写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和纠葛,小说中的两座庄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呼啸山庄这座暴露在凄风苦雨中的哥德式的古老建筑,与坐落在优雅山谷中、优美园林中的

12、画眉田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呼啸山庄虽然常年暴露在狂风肆虐的大自然里,它却显得更真实、自然。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天性是呼啸山庄式的。画眉田庄则表现了一种文明熏陶着的宁静与脆弱。可以说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代表着两种世界阴郁、暴烈、自由的自然天性与文静脆弱的势利的文明属性。西塞尔认为两座宅子是“风暴和宁静的斗争”,这种斗争源于矛盾,如同“月光和闪电”“霜和火”之间的对立。方平先生认为它们象征两种模式的爱情:“超人间的爱情和人间的爱情”。 5 5、 呼啸山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的艺术特色(1)作品体现出女作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2)作品具有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 “复仇-毁灭”的新情

13、节代替了普遍流行的“奋斗-成功”的情节模式。(3)作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语言、心理)打破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羁的新人物。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都是风暴的孩子。(4)作者用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环境来渲染营造作品的气氛。 (象征性)象征意象:荒原、暴风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6 6、 呼啸山庄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的叙事策略A.作者为什么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1)作者有意要隐藏自己,避免读者将焦点转移到叙事者“我”的身上。(2)这样可以集中笔墨写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B.作者为什么采用耐莉作为故事的主要叙事者?(1)耐莉是故事发展的主要见证人(2)耐莉自始自终关

14、心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命运,用她的口吻来叙述可以是故事充满人情味(3)耐莉稳重的性格可以对故事阴森暴戾的气氛起到一个平衡气氛。C.作者引入洛克乌德作为故事的次要叙事者的高明之处?(1)他对呼啸山庄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心(2)他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故事一无所知(3)他有限度的卷入了这个故事之中(4)他为主要叙事者耐莉提供了一个娓娓道来的叙事场景D.作者为什么选择 1830 年前后作为进入故事的起点?(1)在此之前,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已经经历了一系列变故,除希斯克里夫之外的及格主要人物都已经相继死去,故事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2)人性的最低点:由于希斯克里夫的报复,这里的人性已经发生了扭曲,人们

15、生活在冰冷惨淡的世界,正如洛克乌德先生在故事最初看到的那样。7 7、 呼啸山庄呼啸山庄的多意主题的多意主题(自己归纳、请辩证采用)(1)最强烈的爱,最深刻的恨。(2)探讨了自然和文明的关系。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凯瑟琳的双重人格、她在对自然和文明的选择上的冲突。自然对文明的远距离欣赏。体现在代表文明的伊莎贝拉对希斯克里夫产生了强烈的爱。文明对自然的征服。体现在凯瑟琳选择了林顿而不是希斯克里夫以及希斯克里夫三年后用文明的方式进行报复自然和文明的和解。体现在第二代小哈顿和小凯茜的结合上。(3)两种爱的模式:“人间的爱”和“超人间的爱” 。凯瑟琳和林顿之间是人间的爱,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之间是超人间的爱。值得一提的是,小哈顿和小凯茜之间是人间的爱的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