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疯子_吴稚晖轶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5178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疯子_吴稚晖轶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_疯子_吴稚晖轶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_疯子_吴稚晖轶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_疯子_吴稚晖轶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_疯子_吴稚晖轶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疯子_吴稚晖轶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疯子_吴稚晖轶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E N S H I T I A N D I无论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是在国民党政府之中, 吴稚晖都是以言行怪异而著名。有人做了这样的总结: 蒋介石最秘密的 “五老会议” : 张静江是主席, 吴稚晖是小丑, 李石曾是花旦, 蔡元培是学究, 戴季陶是军师。喜欢扮演小丑形象的吴稚晖, 确实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常人的奇言怪行。正因为如此,而被时人称为“疯子” 。本文选择一些有关吴稚晖的疯言疯事, 以飨读者。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作为一个学者兼政治家人性的另一面。“吴疯子” 由来吴稚晖被人称为 “疯子” , 由来已久。早在1 8 9 2年5月, 从北京会试未中正失意难过的吴稚晖偶然碰见一个大逆不道的场面,于是

2、他以封建“疯子” 吴稚晖轶事张枫把医院的主管人员召到一间密室,商量如何尽量将吴稚晖拖到1 1月1日的问题。3 0日下午6点, 吴稚晖的主治医师发现吴的病情又有恶化, 很可能要在3 1日断气。 他当即将这一情况告知了 “总统府” 。1 0月3 0日夜,黄伯度带了一帮人马再次来到医院, 找医院主管及吴稚晖的主治医师,直接告诉他们,3 1日是蒋介石的生日, 如果吴拖不到1 1月1日,就必须在3 0日夜1 2点以前, 使其停止呼吸, 必要时可拔除氧气管, 对病人亲属就说再也无法抢救了。在黄伯度的催促、 监督下, 医院不得不停止对吴稚晖的抢救。 插在吴稚晖鼻子上的氧气管拔除。 不一会儿, 吴就停止了呼吸

3、,此时为1 9 5 3年1 0月3 0日夜1 1点2 8分。吴终于在蒋介石生日前三十二分钟去世了。1 0月3 1日, 台湾各报都是登载颂扬蒋介石的文章, 自然不敢刊登吴稚晖去世的消息。直到1 1月1日,中央日报 等报才向台湾人民作了一个报道:1 0月3 0日,“党国” 元老吴稚晖先生因病 “抢救无效” 在台北逝世。吴稚晖之死的内幕, 除了蒋介石及 “总统府” 的有关人员和少数医务人员知晓外, 其他人,包括吴稚晖的亲友都不知道。那些医务人员因怕丢了饭碗或坐牢, 几十年守口如瓶。 直到8 0年代末, 当年参与抢救吴稚晖的一位医务人员将此事说出, 台湾人民才得知国民党元老、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的猛将

4、吴稚晖去世的真相。(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特别话题吴稚晖在台湾与老友重逢, 倍感愉悦1 0WE N S H I T I A N D I卫道士的勇气, 出来大闹了一场。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 正在书院门口散步的吴稚晖和同学钮永建等看见江阴知县坐轿子经过孔庙而未下轿。 见此 “犯上” 行径, 这些孔子门生十分气愤。 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儒教地位, 推崇孔子, 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孔庙, 并在孔庙前立了下马碑。规定所有人等到了这里,乘马的必须下马, 坐轿的必须下轿。亲眼看着江阴知县光天化日之下不下轿子就堂而皇之地想从孔庙前经过,这些书院学子, 认为这是 “非圣非法” 的忤逆行为, 以吴稚晖带头

5、, 拦住轿子, 并捡起路边的石块, 砸向知县,把知县打得鼻青脸肿,衣服也被撕破, 狼狈不堪。逃回衙门的知县盛怒之下, 便利用自己的权力,下令衙役前往书院捉拿吴稚晖等人, 押解到县衙关了起来。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得知事情原委之后, 赶忙前往县衙交涉。按照清朝律例, 凡是中了举人获得功名的人,他们的身份与普通老百姓不一样, 是不能随便抓的, 有点像今天的豁免权。 知县自然知道清律, 官再大也不敢违犯。而且他自己违反下轿惯例于先。因此,知县怕事情闹大了, 人们会指责他非礼圣贤,可能对他不利。 于是在书院山长的调和下, 知县便用轿子, 并派乐队吹吹打打、 体面风光地把吴稚晖等送回书院, 风波才算平息。

6、此事之后, 无锡人背地里称他 “吴疯子” 。 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怕吴稚晖等闹事的同学以后还会招惹麻烦, 便请他们离开书院。在此后的生平活动中,“吴疯子”越来越疯, 成为国民党政府高层一道难得的 “风景” 。单看外表, 这位学问家、 党政要人就令人瞠目: 近7 0岁时, 仍是一身青竹布的长衫, 圆口布底鞋, 旧式帽子, 像极了乡间老财主。好容易等到这位昔日留学生穿西装,却是用箭袖旗袍套改制而来的, 穿在身上皱皱巴巴, 不伦不类。比穿着更出格的, 则是他的言行。吴稚晖可用放荡、不修边幅形容,经常睡大车店, 甚至在住所周围的空地上方便。 年轻时留学日本, 在留学生大会上, 他上台大骂西太后慈禧, 骂

7、到一半时, 不小心松了腰带, 裤子掉了下来。他不慌不忙提上裤子, 照骂不误。扮小丑也是这位疯子的特长之一。1 9 1 2年4月1 9日, 年近5 0岁时, 为了募集爱国捐款, 吴稚晖扮演穿黑西装、 围红围巾、 头顶用红绳扎了根小辫的小丑登台亮相,只见他左手持西班牙鼓, 右手执折扇, 断断续续击鼓, 高唱自编的劝募歌,要求大家为刚诞生的中华民国捐款。 观众们认为吴稚晖的表演味不够, 他于是干脆跪在台前叩头不止, 而且愈叩愈急, 观众投掷银元就更多了, 甚至有的把金戒、 金手镯也投到台上。这时吴稚晖才起立大声说:“谢谢诸位男女来宾, 我劝大家捐钱, 我不捐钱, 我下不了台。我只好把腰间所有的钱,

8、一齐和大家的钱并入一堆,也算是我吴稚晖装点门面, 凑凑热闹。” 说完, 他将腰带一松, 若干银元 “哗啦” 落地, 然后他若无其事地从满座掌声中躬身退场。1 9 2 5年, 吴稚晖6 0岁, 上海的无锡帮为他庆贺花甲寿诞。大厅上红烛高烧、寿幛高挂, 桌上有寿桃、 寿面和各种寿礼。上海滩的头面人物济济一堂, 独不见老寿星出场。 直等到不耐烦的时候, 才收到一封发自杭州的信:诸位先生执事: 奉赐帖感悚莫名。 弟因先母早逝, 故先外祖母不忍提及弟等出生之日,从未有所谓 诞 , 糊里糊涂, 醉生梦死地白活在狗身上, 不知到今几何年。 有人登报说替我庆花甲, 我才知道已登了花甲, 这叫做谣言处处有, 中

9、国特别多。哈哈!我虽相信我或者已登了花甲,却不敢在月份牌上拣一个茶会日子就算生日。 我最反对庆寿做生日, 所以没有庆寿有我去拜祝的, 这是一个硬凭据, 我虽登了花甲, 够得上弄个华诞出来玩玩, 却不敢非之人者又来有之己。敬璧原帖,并叩谢诸先特别话题1 1WE N S H I T I A N D I生, 本日弟已赴杭州, 亦不能陪座, 歉甚。 敬恒谨启。”吴稚晖给同乡好友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一纸怪话弄得人哭笑不得, 十分尴尬。6 0华诞的素席只好变做无锡旅沪同乡会的聚餐了。1 9 4 5年, 吴稚晖8 0岁了, 卫聚贤教授主办的 说文杂志 出了一期 “吴稚晖八十大庆专集” 。吴稚晖极不赞成

10、, 当即声明说:“我吴稚晖是偷来的人生, 出生前, 祖母曾托梦给外婆,说从阴间奈何池里用秤钩钩出来这个孩子, 趁阎王爷打瞌睡时逃出了鬼门关, 以左臂上有秤钩钩伤的伤疤为记。 此子出生后, 千万不能做生日, 因为是阎王的逃犯。 被阎王得知是要捉拿归案的。”1 9 4 8年,他已经8 3岁高龄,仍然在教课。有一天晚上他正讲课, 突然晕倒了。恢复过来后, 他女儿劝他再不要教书卖字了, 说你偌大年纪还要这样劳苦,连做你的女儿也要给人笑话。 吴稚晖说:“有什么可笑话的? 做做吃吃, 死了你把我的骨头磨成粉, 掺在茅厕里做肥料, 你就是孝女!” 有朋友见吴稚晖年迈行动不便, 于是特意送给他一部人力自助车,

11、吴稚晖收下后, 叫蒋经国把扶手锯掉。 蒋经国不敢, 吴稚晖说:“叫你锯你就锯。” 后来这辆没有了扶手的人力车摆在吴稚晖家,成为来客人随便坐的沙发。视做官如敝屣作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吴稚晖如果要谋得一官位, 简直易如反掌。 但在半个多世纪的宦海生涯中,吴稚晖却没有担任一个有实权的官职。 这在争官要权的国民党政府中, 确实罕见。尽管言行看起来疯狂,可吴稚晖对官场有着十分的清醒。早在胜利中华民国建立之初,作为老朋友的吴稚晖来到总统府,和孙中山同吃同住了几天,对孙中山的民主朴素勤勉的作风十分赞赏。与此同时他也目睹了临时政府内部各种政治力量包括革命党内各个山头之间争权夺利的复杂性,深感自己的性格不适应官

12、场。因此当孙中山等曾委任吴稚晖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 吴稚晖 “力辞而止” 。 并离开南京, 到上海仍然写他的文章。 尽管吴稚晖视做官如敝屣,但由于他是国民党的元老, 因此不管他愿意不愿意, 政府当局曾委任他的官衔却很多:1 9 2 4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 9 2 7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 中央国防最高会议常务委员、 国民党中央评议员、 总统府资政, 等等。其实, 这些官职绝大多数是挂个名的虚衔。他曾对族侄吴余庆说:“开大会, 把我这个所谓 元老请上主席台, 照相让我站在前排, 很像无锡惠山泥人 大阿福 , 放在橱窗里摆摆样子。” 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该是个重要的实缺

13、,但吴稚晖并未到职。他终其一生只领一份中央监察委员的薪水, 也从不去办事。监察院有紧急公文, 于右任叫秘书长狄膺亲自送去, 他连摘要都不看, 胡乱签署, 闹了乱子他一笑置之。1 9 4 3年,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陪都重庆,蒋介石力邀吴稚晖为新主席,但被其推辞, 官方公布的吴稚晖的推辞理由是这么 “三不” : 一、 我平常的衣服穿得很随便简单, 做元首要穿燕尾服、打领带打领结,我觉得不自在; 二、 我脸长得很丑, 不像一个大人物; 三、我这个人爱笑, 看到什么会不自主地笑起来,不要哪天外国使节来递国书,会不由得笑起来, 不雅。 野史记载的理由, 则十分粗俗, 即吴稚晖对蒋介石说:“我最好拉野屎

14、。当了国家元首之后, 这个爱好就不能保持了。 既然是国民政府主席,出门拉个屎,必有警卫随伺站岗, 前呼后拥。此事若传将出去, 有损国体!”特别话题1 2WE N S H I T I A N D I吴稚晖曾对人说, 自己 “官是一定不必做的, 国事是一定不可不问的” 。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 放在了教育和鼓吹科学精神上。 尽管年过五旬, 他仍然不断在 新青年 等杂志上发表文章, 鼓吹科学和工业文明。到了6 0岁时, 他还为 民国日报 的 科学周报 写了许多生动幽默的 “编辑话” 。 对科学、 理性和社会进步的肯定和传播, 以及对所谓 “东方精神文明” 及其落后现实的批判, 成为他终身努力宣扬的思想

15、。有评论说, 吴稚晖虽然口德极差, 但在中国政治这口大酱缸里, 抛开信仰不谈, 只论私德的话, 他 “还说得过去” 。 吴稚晖一生十分简朴, 敝衣败絮, 安之若素, 外出他从不坐专车,每次都由老伴搀扶着走出草屋拄着拐杖排队上公车。 他视金钱如身外之物, 通通用来接济别人。 他在国民党内位高言重, 却从来没有人敢前去送礼, 否则往往连人带物被轰出门去。抗战时,国民党政府当局专为吴稚晖在重庆牛角沱对岸山上修建小楼一座,他拒不领情。 吴稚晖说:“我住惯坏房子了, 好比猪住在猪圈里很舒服, 倘使把猪搬进洋房, 说不定反而要生病的。 为了保存老命, 故而不迁。 ” 后来吴稚晖自己花钱特意在国民党中央组织

16、部后面的大田鸡山坡上, 修建茅草屋一座, 面积1 3平米见方。有人描述他的住所: 一挂旧蚊帐, 一张竹板床上, 一个大马桶和一位老伴而已。吴稚晖模仿刘禹锡 陋室铭 而作 斗室铭 , 大谈拉野屎的乐趣, 令人捧腹:“山不在高, 有草则青, 水不厌浊, 有矾即清。斯是斗室, 无庸德馨。 谈笑有鸿儒, 往来多白丁。 可以弹对牛之琴, 可以背癞痢之经。耸臀草际白,粪臭夜来腾。无丝竹之悦耳, 有汽车之闹声。南堆交通 (部) 煤, 东倾扫荡 (报) 盆。国父云:阿斗之一, 实亦大中华之大国民。” 直到抗战胜利回上海, 他也没有离开过 “斗室” 。吴稚晖身边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2万多册的藏书, 还有从2 1岁开始日积月累而成的二三十箱文稿、 信件、 剪报。其中重要著作有 客座谈话 、上下古今谈 、荒古原人史 、二百兆平民大问题 、注音符号作用之辨证 、稚晖文存 等, 在台湾出版的有 吴稚晖先生选集 (上、 下册) 、吴敬恒选集(共1 3册, 分为哲学、 文化教育、 国音文字学、 科学、 政论、书信、 序跋、 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