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774019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新区“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无锡新区 “十二五”三创载体建设规划根 据 市 委 、市 政 府 关 于 大 力 推 进 三 创 载 体 建 设 ,促 进 全市 科 技 创 新 创 业 的 总 体 部 署 ,到 2010 年 ,新 区 已 累 计 建 成 三创 载 体 面 积 达 到 270 万 平 米 (其 中 政 府 主 导 三 创 载 体 总 面 积超 过 170 万 平 方 米 ),累 计 投 入 资 金 超 过 80 亿 元 ,形 成 了 太湖 国 际 科 技 园 等 三 创 载 体 聚 集 区 ,建 成 了 T-PARK、I-PARK、SI-PARK 等 一 批 特 色 创 新

2、创 业 社 区 ,建 成 了 一 批 国 家级 和 省 级 孵 化 器 ,建 立 了 软 发 、科 创 、IC、微 纳 等 科 技 园 区 综合 运 营 商 ,培 育 了 集 成 电 路 设 计 、软 件 及 服 务 外 包 、新 能 源 、动 漫 创 意 等 新 兴 产 业 ,汇 聚 了 一 批 高 层 次 人 才 和 创 新 企 业 ,三 创 载 体 已 成 为 新 区 科 学 发 展 、率 先 发 展 、优 化 发 展 、转 型 发展 的 强 力 助 推 器 。一、建设成效1.建成了一批省级以上的特色孵化器。建成了 11 个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 5 个(国家级创业中心、无

3、锡国家软件园、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无锡微纳传感网产业孵化器管理中心),省级孵化器 6 个(无锡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江苏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无锡国际科技合作园、无锡新区旺庄科技创业中心、无锡传感网大学科技园,无锡新区梅村科技创业中心),率先建设了国内第三家、全市第一家国家科技企业加速器,初步形成了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成功孵化模式。2.培育了一批骨干科技企业。截止 2010 年底,全区三创载体培育了 51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 年新办法认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 23 个,留学生创业企业 405 个,省软件企业 157 家,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23 家

4、,省级以上工程研发中心 15 家,有 70 家孵化企业在新区征地 3.6 平方公里实现了产业化,其中尚德、美新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在国外成功上市。3.增加了一批科技创新源。截止 2010 年底,园区科技企业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430 个,其中国家级项目 130 个,省级项目 149 个,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获得上级资助超过 4.6亿元,分别占全区的 66%、76%、75%和 63%。园区企业共获得科技进步奖 24 个,其中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5 个。园区科技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超过 3000 个,其中发明专利 1320 个,授权 1050 个,分别占全区的 23%、32%和 15%。4.聚集了

5、一批高层次人才。截止 2010 年底,三创载体聚集科技活动人员 16744 人,研发人员 8799 人,博士、硕士1867 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 35%、38%和 37%。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超过 841 人,省双创人才 14 人。5.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化运营模式。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政府通过购买载体的公益服务、提供贷款贴息、贷款担保、房租补贴、支持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等形式,形成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二 、 发 展 目 标总体目标:要建设成为全省各市、全国各开发区(高新区)中三创载体标准最高、服务最好、规模最大、环境最优、配套最全的地区。具体目标:到 2012 年,建成三创载体总面积 450 万平米

6、以上,其中政府主导三创载体面积 300 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国家级科技创业园区 8 家以上,建 成 公 共 技 术 服 务 平 台 30个 以 上 ,承 担 各 类 科 技 项 目 700 个 以 上 、工 程 技 术 研 发 中 心等 研 发 机 构 200 家 以 上 ,科 技 企 业 超 过 1500 家 ,聚 集 各 类 专业 人 才 9 万 人 ,园 区 企 业 申 请 专 利 超 过 7000 件 ,授 权 1800件 ,园 区 (不 含 毕 业 企 业 )总 产 值 达 到 160 亿 元 以 上 。到 2015 年建成三创载体面积 700 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政府主导三创载体面积

7、500 万平方米以上(“十二五” 期间新增 350 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科技创业园区 10 家以上,建成 公 共 技 术 服 务 平 台 50 个 以 上 ,承 担 各 类 科 技 项 目 1200 个以 上 、工 程 技 术 中 心 等 研 发 机 构 400 家 以 上 ,科 技 企 业 超 过2500 家 ,聚 集 各 类 专 业 人 才 17 万 人 ,园 区 企 业 申 请 专 利 超过 20000 件 ,授 权 5500 件 ,园 区 (不 含 毕 业 企 业 )总 产 值 达 到400 亿 元 以 上 。三 、 建 设 原 则1.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三创载体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8、,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各类创新要素,实现科技研发、科技产业与城市空间的有效结合,建设 SI-PARK,I-PARK 等一批百万级专业科技园区,加大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产品集聚和企业集聚,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2.专业化发展。准确把握科技园区定位,明确三创载体发展的产业方向,结合鼓励发展的产业导向,加快建设新兴产业专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突出园区在产业规模、人才聚集等方面的专业特色和影响力。3.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三创载体建设中的核心和引导作用,加快形成政府主导、政府引导、政府扶持下的多层次开发建设模式,通过提供政策扶持、共享公共服务体系等优惠政策,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

9、置中的基础作用,培育一批国资科技园区综合运营商,加快创新资源的集聚。四 、 建 设 重 点1国家传感信息中心(T-PARK)。由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无锡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高新生物微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感知中国博览园有限公司等国有载体为开发建设主体,同时引进国内外科技园区开发商共同开发建设。园区以建 设 国 家 传 感 网 创 新 示 范 区 核 心 区 为 目 标 ,重 点 发 展传 感 网 、软 件 和 服 务 外 包 、科 技 中 介 服 务 等 产 业 ,建设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感知

10、中国博览园、天安智慧城、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科技商务区、科技交流中心、人才配套服务等载体。 到2012 年园区建成载体面积超过 150 万平米,引进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区域总部 20 家,入驻各类企业 1000 家以上,各类研发机构 100 个以上,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15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450 个以上,聚集各类专业人才 6 万人,园区产出超过 100 亿元。到 2015 年园区建成载体面积超过 260 万平米,引进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区域总部 50 家,入驻各类企业1600 家以上,各类研发机构 240 个以上,各类公共服务平台25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750 个以上,聚集各类专业人才

11、 11万人,园区产出超过 250 亿元。(1)传感网大学科技园(SI-PARK)。园区由无锡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以打 造 中 国 最 具 活 力 的 创 业家 园 为 定 位 ,以 建 设 国 家 海 外 高 层 次 人 才 创 新 创 业 基 地 、国家 产 学 研 合 作 示 范 基 地 为 定 位 ,以 重 大 政 产 学 研 合 作 项 目 和海 外 高 层 次 领 军 人 才 创 业 项 目 为 重 要 抓 手 ,到 2012 年,建成载体面积达到 35 万平方米,与国内 10 家以上重点高校全面合作。吸引重点大学实验室 3 个,各类研发机构 50 个,公共服务平台 3

12、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300 个以上,科技企业300 家,聚集各类专业人才 2 万人,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超过35 亿元。 到 2015 年,园区总投入达到 30 亿元,建成载体面积达到 50 万平方米,吸引重点大学实验室 5 个,各类研发机构 80 个,公共服务平台 6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400 个以上,科技企业 400 家,聚集各类专业人才 3 万人,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超过 70 亿元。(2)传感网信息服务园(I-PARK)。园区由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以打造成为中国软件外包新领军园区为目标,以科技地产综合运营商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定位,以公共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综合服务等平

13、台为支撑,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涵盖行业传感网、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互联网、动漫、游戏等自主研发、设计与产业化,BPO 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等服务外包核心业务等)。到 2012 年,园区建成载体面积达到 55 万平方米,总投入超过 20 亿元,集聚软件企业 400 家,各类研发机构 20 个,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3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80 个以上,培育10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 5 家、上市企业 3 家,软件专业人才达到 2 万人,入驻企业销售收入达 30 亿元规模。到 2015 年,园区建成载体面积达到 80 万平方米,总投入超过 25 亿元,集聚软件企业 700 家,各类研发机构

14、40 个,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5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120 个以上,培育 10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 10 家、上市企业 5-8 家,软件专业人才达到 3 万人,入驻企业销售收入达 50 亿元规模。(3)传感网创新园。园区由无锡高新生物微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以建设中国微纳传感网产业领军型园区为目标定位,采用院地共建、政府引导、研究机构和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与机制,重点面向微纳器件、材料、工艺、设备、系统及传感网络等领域,大力开展美国、欧洲、台湾、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推进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到 2012 年,园区建成载体面积达到 30

15、万平米,引进传感网企业 50 家以上,各类研发机构 30 个,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2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40 个以上,聚集微纳传感网专业人才 5000 人,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 15 亿元。到 2015 年,园区建成载体面积达到 50 万平米,引进传感网企业 100 家以上,各类研发机构 40 个,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4 个以上,承担科技项目 60 个以上,聚集微纳传感网专业人才 1 万人,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 40 亿元。(4)感知中国博览园。由无锡感知中国博览园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以系统展示代表我国现有传感网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为定位,以应用体验为主,辅以声光电展示。专业馆将展示国内

16、一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提供的技术、产品;综合馆则在公共安全、智能电网、身份系统等六大共性平台基础上衍生出诸如智能餐厅这样的具体应用产品。到 2012 年,博览园载体建成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引进国内外大型物联网参展企业 30 个,发明专利达 50 件,完成传感网领域国家、国际标准 2 项,物联网应用展示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经济效益 2 亿元,带动物联网参展单位实现经济效益 30 亿元。到 2015 年,博览园载体建成面积超过 2万平方米,引进国内外大型物联网参展企业 50 个,发明专利达 100 件,完成传感网领域国家、国际标准 4 项,物联网应用展示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经济效益 5 亿元,带动物联网参展单位实现经济效益 50 亿元。(5)天安智慧城。园区由无锡天安智慧城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天安智慧城以专注企业社区和企业成长环境综合建设,融合产业、金融、商务和生活的复合型运营模式为方向,重点引进物联网相关产业,追求产业上下游更大范围的联动、集聚和辐射,推动产业升级。园区设计有现代建筑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