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734916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纲及练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考核说明部分(一)课程考核说明部分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指标和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能。2考核对象成人本科:会计学专业。3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教学大纲、实施细则、文字主辅教材和本考核说明。文字主教材为赵彦云主编、熊应进副主编,由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年出版的国民经济核算 。辅教材为熊应进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 (2005 年 2 月第 1 版) 。4考试要求这次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

2、、基本指标、基本核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考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运用分析。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较,但突出了课程学习重点。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掌握 30左右,重点掌握 60左右。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 20,较易 30,较难 30,难

3、 20。5试题的类型及结构(1)单项选择: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占全部试题的 25%左右。(2)多项选择题: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考核学生在对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知识记忆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运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核算方法,占全部度量的 20%左右。(3)判断并说明理由: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以及学生对重要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占全部试题的 25左右。(4)计算分析题:考核学生对国民经济核算基本公式的记忆、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

4、和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善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 30左右。6考核形式本次期末考核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进行。7其它说明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 120 分钟。考试时,要求学生携带计算器。(二)期末复习指导(二)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1一般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用途。2掌握: 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和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3重点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总量关系、分类体系、核算原则及核算方法。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总量核算生产总量核算1一般理解:我国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2掌握: 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应用。3重点掌握:生产总量核算的基本理论;国内生产总

5、值核算方法及实际应用。第三章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投入产出核算1一般理解: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和数据。2掌握:投入产出账户。3重点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及计算。第四章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1一般理解:我国收入分配与使用的基本数据;资金流量核算的概念,资金流量表的结构。2掌握: 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基本理论;收入使用核算和最终消费的概念;收入分配与消费核算应用分析。3重点掌握: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使用与消费核算的主要指标的内涵及计算;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主要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收入使用与消费支出核算主要账户的结构、内容和

6、编制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1一般理解:资本形成和金融交易核算内容的实际运用和表现;资金流量分析;运用资本形成和金融交易的数据做出分析;积累核算的任务。2掌握:经济资产、非金融资产概念及分类;金融资产的概念及分类;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的结构及其应用;积累的性质及来源;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3重点掌握:资本形成核算的内容,资本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金融交易核算的内容,金融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第六章第六章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1一般理解:资产负债核算中的平衡关系,与积累账户的关系;国民资产负债应用核算分析。2掌

7、握:国民经济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区别,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理,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概念;资产负债变动核算;资产负债账户和资产负债表。3重点掌握:资产负债估价原则和各种方法的基本内容。第七章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对外经济核算1一般理解:实际中广泛应用的对外经济核算数据;对外经济活动。2掌握: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核算理论和方法;国际收入的概念;国际收入平衡表数据和分析;国外账户的核算原理和内容。3重点掌握:国际收入平衡的基本结构、编制方法和平衡关系;国外账户的特点。第八章第八章 国民经济账户的综合及其关系国民经济账户的综合及其关系1一般理解:运用实际数据,说明或描述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本核算关

8、系。2掌握: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内容。3重点掌握:主要总量指标之间的计算及关系。第九章第九章 国民经济其他核算国民经济其他核算1一般理解:国民经济其他核算的内容目的和要求;附属核算中的扩展与细化核算的内容。2掌握: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环境经济核算的主要概念和基本方法。3重点掌握:人口、劳动力核算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十章第十章 国民经济指数核算国民经济指数核算1一般理解: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联系我国实际分布的统计数据,做出各种物价指数的分析应用;质量指数概念和方法。2掌握:紧缩法及其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物价指数和物量指数的编制。(三)综合练习题(三)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

9、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由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 )。A) 要素价格 B) 基本价格C) 生产者价格 D) 购买者价格2常住单位是指是( )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3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B) 社会总产值C) 国民生产总值 D) 国民收入4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 SNA B) MPS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D)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5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

10、业的是( ) 。A)交通运输业 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 D)畜牧业6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 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7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 )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A) J米德 B) R斯通C) 范克利夫 D) S库兹涅茨8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9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 )处

11、理。A)货物和服务交易 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 D)内部交易10一个机构单位某一时期的总产出,从使用角度考察就是该时期的( ) 。A)销售额 B)销售额和库存额之和C)销售额和库存增加额之和 D)库存额11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 亿元,总产出为360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 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A)5600 B)3600 C)1700 D)1600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大型机床更新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1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 ) 。A)完全相等 B)

12、理论上相等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D)以上都对14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 。A)中间消耗 B)劳动者报酬C)生产税 D)营业盈余15用支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 ) 。A)最终消费 B)资本形成总额 C)营业盈余 D)物化与服务净出口16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 7000 亿元,中间投入为 2000 亿元,固定资产折旧 100 亿元,支付劳动报酬 3000 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 900 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 。A)5000 亿元 B)1100 亿元C)1000 亿元 D)2000 亿元17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 ) 。A)总产出 B)中间消耗C)增加值

13、D)固定资本消耗18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 ) 。A)就是中间产出 B)就是最终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D)以上都不对1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0已知某地国内生产总值为 2000 亿元,总产出为 360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 100 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A)5600 B)3600 C)1700 D)16002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 。A)投入产出表 B)资金流量表C)资产负债表 D)国际收支平衡表22投入产出表的第

14、 I 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 ) 。A)技术联系 B)经济联系C)技术经济联系 D)再分配关系23投入产出表的第 II 象限主要反映(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和结构24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A)最初投入 B)中间投入C)最终产品 D)总产品25投入产出表的第 III 象限主要反映(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和结构26假定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8,说明( ) 。A)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8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8C)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8 的工业产品D)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8 的农业产品27完全消耗系数是( ) 。A)所有直接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