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3168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文 化 生 活 第 一 单 元 滚 动 复 习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60 分)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图腾崇拜属于原始的文化现象 D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2庐山兼具六(佛、道、基督、天主、东正、伊斯兰),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名山”品牌,积极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文化圣地游。这表明 A在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活动 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

2、资源B与旅游相结合的活动都属于正常的活动 D思想是先进的文化3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4从文化的来源看,文化是 A在人们头脑中主观自主的 B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前人通过书本传承下来的5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农民生产致富 B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C游客在云南丽江观赏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 D黄山秀美的自然风光6很

3、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 )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7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引发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和磨合。人们将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将大踏步地进人市场,经济性将成为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这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 A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更加突出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C文化将逐渐取代经济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地位D经济对文化的制约将更加严重8

4、.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之所以要坚持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发展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文化消费的日益丰富,在现代经济的总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A B C D9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并且,文化产品价值还具有增值效应,如果开发得当,往往可以产生很大的投入产出比,文化产业是具有极大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可见,我们当代文化发展走产业的发展道路是 A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B实现民族振兴的根

5、本保证C增强综合国力的惟一途径 D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表现10在下列现象中,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有 - 2 -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与消费、文化与市场严重分离 重视文化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或否认文化的经济效益 以经济效益为惟一目标,以市场调节为手段发展文化产业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使当代文化沿着产业化方向发展A B C D11综合国力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资源等各种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_和_是基础,_是重要标志。A经济、政治、科技 B经济、科技、文化 C经济、科技、政治 D经济、文化、科技12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知识

6、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发展格局表明A综合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B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D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不可能增强综合国力13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较量,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 把文化建设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实施“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育和科技 充分发挥我国人口数量优势A B C D14据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

7、于过“洋节”的时候,传闻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合国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 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文化是不可取消和更改的 A B C D15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的倾向。对此,我们应当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 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减少文化消费支出A B C D16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看作是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

8、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 A体现了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B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C是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是为了巩固产业的基础地位17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给我国的启示是A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B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C世界正在一体化,文化间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18创造优秀

9、的精神文化产品是理论出版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精神产品生产的主要目的。这说明A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 3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19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 lO 多个省、市广为流传。国家邮政局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时,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因此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材料表明A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 B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C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D举办邮票首发式就能拉动经济发展2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10、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说明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育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与基础性作用科技和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标志A B C D21列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经商游戏。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所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

11、居该处。后来,孟子在书院育、孟母育、自己苦学与环境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12 分)222007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科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文化建设。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

12、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科技、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2 分)- 4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大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需要大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人的全面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核心的地位,科学文化素质则是重要的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推动、辩证统一。因此,要在社会形成并巩固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必须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科学文化育,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节约型

13、社会,必须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等等。而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文化育。(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需要大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0 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常识,说说应怎样大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6 分)- 5 -高 二 政 治第 一 单 元测 试 题( 二 ) 参 考答 案2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是无形的,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一定的文化氛围、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孟母三迁”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说明一定的文化氛围、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这要求我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我们的影响,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