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28013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课《芦花荡》教师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课 题:题:2、芦花荡、芦花荡 主备教师:敖娜丹主备教师:敖娜丹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 敖娜丹敖娜丹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 审签人:审签人:导导 学学 目目 标标1、整体感知课文基础知识,了解课文基本内容。2、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3、感受文中人物的性格,理解课文故事以及人物的传奇色彩。 教学重、难教学重、难 点点通过体会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它的妙处,并分析其作用。教教 法:法:带领学生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指导复述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适时点拨。 学法导航学法导航:注重小组交流,采用复述法、课前积累

2、法、小组交流法学生准备:预习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堂组织课堂组织【自主预习案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悠闲(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 张皇失措( ) 仄歪( ) 飒飒( ) 泅着( ) 蹿( ) 转弯抹角( ) 2、解释词语。 张皇失措: 寒噤: 仄歪: 3、作者简介: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 年 4 月 6 日出生。作品 有荷花淀 、 芦花荡等,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 成“荷花淀派。 ” 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 部小说与散文集。 4、梳理文章思路。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

3、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 芦苇塘 人物: 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 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 要讨还血债。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 )学生互相点评, 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课内探究案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学生预习学生预习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 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 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

4、的人物。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2、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并明确下列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分析。 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 么作用?这个故事以及老人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 1、文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多,找出几处加以分析。2、本文概括介绍老头子的文字是第 2 段至第 8 段, 分别介绍了老头子的外 貌 、 工作范围 及性格及工作业绩 ,

5、具有传奇色彩。 3、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护送女孩 和 痛击鬼子 ,其中后者更具有传奇色彩。4、本文表现老头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六、达标检测六、达标检测 课内语段阅读。 (一)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 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 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 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 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 样平,蓝天一般清,

6、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 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 ,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 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 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 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 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 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 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 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

7、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撒。 5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6 “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7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8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9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10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

8、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正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 好下场。(二)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 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 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 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 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 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 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

9、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 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 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 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 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 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 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 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

10、一个没事人, 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 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 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 发了愁。 1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 所。12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 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等。 1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充满自信的性格。 14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15请在选

11、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 的作用是什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 保险。 ” “每天夜里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 。 “过于自信和自尊” 这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 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 16概括选文的内容。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 17加 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外貌、神态;写出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 课外语段阅读。 采蒲台的苇 孙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

12、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 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 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 性,则多用来铺房;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 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像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 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 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

13、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 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 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 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 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 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 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 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 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能是一个。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

14、关。 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 路?” “不是!” “你村里有干部?” “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 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 “你村的八路大大的!” “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 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1947 年 3 月 18、 “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具体回答。 是水养活了苇草,人

15、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人好 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19选文的对话有什么特点?表现了采蒲台人什么样的性格? 简洁;表现了采蒲台人对敌人的恨。 20 “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这句话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有对敌人的恨,有对同志对乡亲对亲人的爱,还有她们应付敌人的聪明智慧,表 达了作者对她们的敬佩、尊敬之情。 21如何理解“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这句话? 句中的“血”含义不同:第一个是指英雄的鲜血在冰上凝固了,第二个是指英雄 虽然牺牲了,但他的意志是坚定的,是不可摧毁的,是永远留在人民心里的。他 的死震撼了每个人。22抗日战争虽已远去,当你看到这如歌如泣的故事时,有些什么感受? 课课 后后 反反 思思答案: 【自主预习案】 1.略。 2.略。 3.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 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 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