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对比伊兰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2321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olo对比伊兰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polo对比伊兰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polo对比伊兰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polo对比伊兰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polo对比伊兰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olo对比伊兰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lo对比伊兰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 1938 年,“甲克虫“诞生得那一天起,“大众“便在汽车制造史上刻下了它的名字;经过二战的风云后,大众迅速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成功车型,“帕萨特“、“高尔夫“等;上世纪 90 年代末,大众集团购买了西亚特和斯柯达,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集团。1984 年上海大众成立,一直是中国汽车业的霸主经历了 287 万用户长达 20 年的考验;上海大众注册资金为 78 亿元人民币;网络成员高达 563 家;2003 年全年总销量 396,000 台。2002 年,北京现代成立;北京现代注册资金为 18 亿人民币;网络成员仅 200 家左右;2003 年全年销售仅 52,128 台。品牌对比1967 年,

2、原先从事建筑业的韩国商人郑周永与福特合作成立了现代汽车公司;1976 年,现代推出“小马“车型,非常成功;随后的几年中,现代不断发展,成为韩国第一大汽车公司;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一系列的劳资纠纷席卷整个现代集团,造成上十亿美金的亏损,并使集团中6 家主要企业休业;目前,韩国现代旗下主要有现代和起亚两个汽车品牌。原型车对比Polo 三厢Polo 最早诞生于 1975 年,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大众就不断完善该产品,并成功地迫使竞争对手-奥迪 50 退出了市场。至今为止,Polo 累积销售超过 700 万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品质小型车之一。2001 年 9 月,最新的第四代 Polo 在德国法兰

3、克福车展首次亮相,新车一露面就以其完美的造型、领先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上市之前就被德国最受欢迎的周报星期日画报授予令人羡慕的“金方向盘“奖。这款车型同样还受到了全球媒体的追捧,一致评价是:新款 Polo 物超所值!媒体代表已经将其视为同级轿车的基准。同年,上海将该款Polo 引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第一次同步感受世界最先进家庭轿车的魅力。伊兰特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伊兰特是现代在 2004 年推出的第 6 代 Elantra。这个车型只能说是中庸之作,外形上有韩国车的典型特征,性能上虽无什么大错但是却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与原型车差异对比Polo 的前脸美观富有力度,又极具亲

4、和力,让人一见倾心;四个圆形大灯的设计,代表当今国际的流行时尚。Polo 三厢继承了 Polo 家族流畅饱满的流线外形,但是从车身 B 柱后的设计完全不同。其流线型的车顶从前挡风玻璃平顺地滑向车尾,配合宽大的晶体造型尾灯,给人以流畅华美、现代优雅的感觉,比两厢 Polo 更添几分成熟的魅力。Polo 三厢具有流线型外形,创造了 0.31 的超低风阻系数,达到国际同级轿车的较高水平。隔栅从横条的改为竖条的直瀑式,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观。但是,前机盖上的两条隆线前延至镀铬格栅成 V 形夹角,虽然有了前冲的运动感,但是显得不够大气。前灯模仿宝马,但是却与整车感觉不协调。(下图是中国版伊兰特)*上图

5、中部分价格只包含两厢。从上图可以看出,全球 Polo 的价格现在以中国为最低!同时,国产的 Polo 与德国原产相比,改用了与车身同色的防擦条,更增加了如空调、单碟 CD 等舒适性装备,性价比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伊兰特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上都有销售,不过和中国一样,这些车型都走的是低档车路线。通过极低的价格来吸引购买者。Polo 轿车的先进技术Polo 三厢 CAN-Bus 系统Polo 轿车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 CAN-Bus 技术。CAN 总线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美国军方甚至将其广泛运用于导弹、飞机、坦克等电子系统的通讯联络上。CAN 减少了车辆上的线束数量和控制器接口引脚

6、数,从而减少了故障率,实现了更简单、更迅速的在线编程和诊断以及多个控制器共同作用,实现整车数据共享,使整车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国内即使在中高级轿车上,配备该技术的车型也不多。伊兰特线束传递信息伊兰特装备的各种传感器及电子元件远没有 Polo 上来的多,同时只采用一般的线束传递信息。但过多的线束存在的相互干涉、过度磨损等隐患,很容易造成整车短路,进而引发自燃现象。同时其通讯的速度与效率与 CAN-BUS 技术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现在许多高档轿车已经不再使用。Polo 轿车的先进技术Polo 三厢E-gas 电子油门Polo 轿车使用大众高级轿车辉腾(Phaeton)上的 E-gas 电子油门技术。

7、电子油门统一协调并合理管理汽车各方面对发动机扭矩和输出功率的瞬间要求,使发动机在每一个工况点的运转状态始终处于最佳、最合理的范围,实现整车形式性能最优化。使用了 e-Gas 技术的 Polo 轿车,作为紧凑型轿车的典范,让竞争车型望尘莫及。伊兰特根本没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即使在原型车上,伊兰特也没有类似的先进技术。韩国车和德国车的差距,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Polo 三厢Polo 所使用的转向系统是目前仅见于奥迪 A6 和 BMW5 上的电液伺服转向装置,其中的技术含量自然不可小看。该装置在低速时提供较大的转向助力,使驾驶员在低速行驶转弯(或原地转动方向盘)只要花很小的力气,真正如同行云流水般轻便

8、;而在高速行驶时,其助力则减小,让驾驶员需要用较大的力来转动方向盘,从而大大减少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高速环境中由于方向盘过轻而造成的事故。Polo 轿车的先进技术伊兰特伊兰特使用的是普通的液压助力转向,与电液伺服助力转向系统相比,机构简单,成本低廉;在低速时提供的助力较小,而在高速时则提供较大的助力,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操控性较差,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转换方向时,冲出道路的危险较大。车型对比-制造工艺对比Polo 三厢激光焊接车身激光焊接技术十分先进,在中国为大众独有。Polo 激光焊接的焊缝长达 6.6M(两厢)/7M(三厢),甚至超过一些高级轿车。激光焊接不用焊料填充直接把焊件用激光

9、溶在一起,对车身精度要求极高。这种分子焊接水准、完全融合在一起的金属车身要比其他厂商用的铆焊车身强度提高 30%。前不久,曾有报道说,北京一辆 Polo 从 5 米多的高架上直接冲下地面,驾驶员毫发无伤。诸如此类的“奇迹“在江西也发生过,这就证明了 Polo 的确坚固无比。伊兰特传统点焊工艺激光焊接工艺对汽车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成本昂贵,通常情况下,一般厂家都不愿意使用。目前在中国,只有大众有激光焊接。伊兰特的车身均采用传统的点焊工艺。由于没有激光焊接技术,所以伊兰特不得不使用车顶密封条,这样不仅影响外形的美观,同时车身的牢固程度也不如 Polo 那么出色。车型对比-制造工艺对比Polo

10、 三厢先进油漆工艺Polo 采用 100%的高强度双面镀锌钢板,油漆一共经过 118 道大大小小的工序。如此先进的油漆流水线,放眼全世界仅有 5 条。Polo 的油漆是由磷化膜、电泳漆、中涂漆、色漆、清漆构成,一共有 5 层漆面。而且车身内外一视同仁,从没有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而减少车身内部油漆的层数。不仅如此,Polo 还采用了空腔注腊工艺,保证了车身 12 年的防蚀穿。伊兰特无防腐保证世界上仅有 5 条的油漆流水线,伊兰特当然不可能拥有。它也不会愿意采用如此复杂的油漆工艺,因为该工艺在新车购买的前 2 年是没有明显优势的只有在两年后,才会“真想大白“。伊兰特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经常会

11、有酸雨的环境中使用,油漆若有一点点的脱落没有及时修复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车身很快发生腐蚀。车型对比-制造工艺对比Polo 三厢环保型内饰目前国家对于车辆内环境无明确的规定,但上海大众早在 1998 年就开始按照德国最新的车内气体散发标准,对车内所有非金属材料的选用进行严格控制,对材料有害气体的含量做定量检测,并为此一直以来默默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Polo 的一套环保型针织座椅面料的成本远远高出了很多厂家真皮座椅套的成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海大众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绝对处于领先地位。不久前,北京市劳动科学院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对 54 辆新车进行检测,全部检测项目都符合标准的只有 9 辆,除 3

12、 辆进口车外,其余 6 辆合格车辆中有 5 辆来自上海大众,Polo 当然也是其中一员。伊兰特无环保要求的内饰北京现代完全没有这方便的要求,我们不排除他们采用的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对大众的标准来说早已严重超标的可能性。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大家应从当前发生的用户状告某些汽车厂商由于车内有毒气体导致白血病的案例中得到清醒的意识。既然现在大家对于新房装修的环境那么重视,那么对于新车也不应忽视,毕竟大家买房买车都是为了舒适享受,而绝不会愿意花钱买病啊!车型对比-制造工艺对比0.5MM 的缝隙偏差Polo 车身覆盖件之间的缝隙,已达到体现当今最高水平的工程要求,主要外覆件的缝隙的精密到 3 毫米,重要外覆

13、件缝隙偏差都控制在 0.5mm 以内,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缝道“,Polo 所有缝隙非常均匀,这在紧凑型车中通常难以做到,即使在高档轿车上也属难能可贵。而 Polo 做到了,这就是上海大众的制造水平,更是大众人对品质的无限追求。技术上无法保证细小缝隙伊兰特车身覆盖件之间的缝隙比较大。因为它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无法保证高的车身精度要求,所以也只能靠这种方式进行误差补偿。Polo 三厢伊兰特车型对比-制造工艺对比发动机舱布置井然有序大众作为一个以工艺闻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对于发动机舱的布置更是呕心沥血。打开发动机仓,整齐、合理的布置,让人越看越舒心。与大多数同级别车发动机舱的

14、零乱相比,Polo 绝对显现出其高贵的身份。同时,也避免了线束、管路干涉和摩擦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除此以外,Polo 所有的接插件都运用了防水设计,安全可靠。Polo 三厢伊兰特发动机舱零乱、布线粗糙伊兰特与其他车型相比(如威驰)发动机舱的布置还是比较整洁的。但是,如果要与Polo 相比,还是由很大的距离。图中下方电线盘根错节,走线也非常奇怪。当然,伊兰特也没有防水设计了。(老实说,那么大的缝隙,再防水也没什么用。)伊兰特的线束比一般车型稍好些,但是还是不如 Polo 那么整洁。车型对比-内部空间对比Polo 三厢伊兰特长度(mm):4,187 4525宽度(mm):1,650 1725高度(

15、mm):1,465 1425轴距(mm):2,460 2610前排肘部空间(mm):1351 1346后排肘部空间(mm):1332 1359前排腿部空间(mm):1090 1097后排腿部空间(mm):818 889可以看出,尽管 Polo 三厢的外部尺寸比伊兰特小了不少,但是它的内部空间除了后排腿部空间,其他数据却与伊兰特非常接近。换言之,伊兰特牺牲了通过性(体形大的车变道、停车等较不灵活),可是却完全没有换来更好的乘坐舒适性。*伊兰特的内部尺寸使用美国 2005 版 Elantra 数据,来源 .车型对比-发动机对比图为伊兰特发动机Polo 三厢伊兰特发动机形式直列四缸双顶置凸轮轴每缸气

16、门数 4 2排量(L)1.39 1.595最大功率(kw/rpm)55/5000 74/6000最大扭矩(Nm/rpm)126/3800 145/3800最高车速(km/h)171(MT)/168(AT)182(MT)/180(AT)0100km/h 加速时间(s)14.8(MT)/16.3(AT)12.6(MT)/13.4(AT)图为 Polo 1.6L 发动机发动机形式直列四缸双顶置凸轮轴每缸气门数 4 4排量(L)1.6 1.8最大功率(kw/rpm)82/6000 96/6000最大扭矩(Nm/rpm)143/4500 162/4500最高车速(km/h)184 171 0100km/h 加速时间(s)11.8 13.5伊兰特 1.6L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比 Polo1.6L 高,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在转速 6000 的时候才达到最大功率;同时 Polo 1.6L 在最大扭矩上又扳回一城,Polo 1.6L 在 3800转/分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最大扭矩 145Nm,比起伊兰特 4500 转/分时才达到的143Nm 性能更好一些。Pol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