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女性形象看_还乡_的悲剧观与婚恋观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2307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三个女性形象看_还乡_的悲剧观与婚恋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三个女性形象看_还乡_的悲剧观与婚恋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三个女性形象看_还乡_的悲剧观与婚恋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三个女性形象看_还乡_的悲剧观与婚恋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三个女性形象看_还乡_的悲剧观与婚恋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文学研究146从三个女性形象看 还乡 的悲剧观与婚恋观刘小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女性 观、婚恋观及人物的悲剧命运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深入的 研究。笔者对已有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 在此基础上力图另辟蹊径,重点借鉴西方结构主义的批评 方法,从小说的文本结构、人物设置及情节发展等因素入 手,对哈代小说创作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探讨。 问世于1878年的 还乡 是哈代继 绿荫下 和 远离尘嚣 之后的第三部 “ 性格与环境小说 ”,也是哈代 把悲剧运用于小说的最初尝试。小说共分六卷。在作品中 率先登场的不是还乡者克莱姆(他在小说的第二卷才登 场)而是三个女性 小说第一卷的

2、题目就叫 “ 三个女 人 ”,而且她们的人生也贯穿了小说的始末。这 “ 三个女 人 ”是小说的三个女主人公,也代表着三种不同人的性格 和人生。通过分析哈代对这三个女性性格的刻画及其命运 的安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家在此阶段的悲剧观和婚 恋观。一 还乡 中的三个女主人公是尤斯塔西雅、托马茜和 约布赖特太太。 尤斯塔西雅是一个具有某些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形象。 她身上有希腊女神般的精神:放纵任性、不随流俗,勇于 冒险和追求,具有大胆的叛逆性格。 尤斯塔西雅出生在海滨胜地蓓蕾口,受过良好的教育, 并具有聪明才智,“ 当她真的谋划时,她的计划显示出一种 将帅的全盘战略,而不是妇道人家的微小计谋。 ”18

3、4父母死后,她由外祖父维伊船长照顾,后因维伊船长在海难事 故中受了伤,便跟随外祖父在空气清新、房子几乎不要钱 的埃顿荒原的高地上定居下来。 尤斯塔西雅天生丽质而又高度性感。作者说 “ 她的嘴 为接吻而生 ” “ 她的灵魂的颜色是火红的 ” “ 她具有的非凡 激情、诸多本能,足以使她成为一个模范女神,也就是说, 她的这种激情和本能却无法成为一个模范女性。 ”177尤斯塔西雅喜欢热闹、繁华的都市文明,追求热烈、丰富的人 生,因此,被动地来到原始、封闭、荒凉、孤寂的埃顿荒 原,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遭放逐的人。在这令她压抑的环 境中,尤斯塔西雅渴望着能有一种伟大的爱将她从忧郁和 孤独之中解救出去。她首先

4、把爱之希望寄托在小客店经理怀尔德夫身上。然而,怀尔德夫却令她失望,并不能给予 她热烈而伟大的爱情。但为了填补精神的空虚,她还是在 较长时间内维系了这种无聊的爱情游戏关系,直到有了更 好的替代者。 克莱姆的到来重新唤起了她的希望和热情。克莱姆在 巴黎是一个成功的珠宝商人,而且是一个有教养、有风度 的年轻人,这令尤斯塔西雅觉得他很有魅力。他最大的魅 力在她看来(这是她的误解) ,是通过与克莱姆相恋并成 为他的妻子就可以到巴黎去生活,就可以实现她追求热烈 丰富的人生、摆脱令她厌恶的埃顿荒原的梦想。于是她开 始了大胆的不顾一切的追求,她千方百计地与克莱姆碰面, 并让他迷上自己。同样是出于误解的克莱姆

5、他以为她 受过良好教育,可以帮助他办教育,很快地爱上了她。终 于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结了婚。然而,尤斯塔西雅的梦想 在婚后不久又破灭了。因为克莱姆的人生理想是在家乡埃 顿兴办教育,不愿再回到巴黎去了,而且由于读书过于辛 劳,克莱姆的双目几乎失明了。当她看到克莱姆不可能重 返巴黎之后,便又重新与怀尔德夫约会,因为怀尔德夫此 时已成为一笔巨大遗产的继承人,而且扬言要到世界各地 去旅游,这令尤斯塔西雅十分心动。为了达到自己的人生 目标,她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答应和怀尔德夫一起私奔, 然而就在离开埃顿荒原前的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不慎落 水身亡。 由此,可以看出尤斯塔西雅具有较强的现代自主、自 我意识。她最

6、爱的是她自己,对他人则缺乏一种责任感。 同时她的性格中还有一种不稳定性,她的情感游离在两个 男性之间。因此,美国的A 格拉德将之视为 “ 有神经过 敏倾向性的享乐主义者 ”2232,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托马茜是克莱姆的表妹、约布赖特太太的侄女,是一 个性格天真、善良、温顺,没有受过教育但却纯洁、聪敏 的传统青年女性形象。 荒原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因而,“ 她并不像尤斯 塔西雅那样,认为天空中有什么魔鬼,每一丛灌木和树枝 都藏着恶意。抽打在她脸上的雨点不像毒蝎,只不过是乏 味的雨点而已;一片混沌中的埃顿荒原根本不是什么妖魔 鬼怪,只不过是一片冷漠的空旷地而已。 ”1422她对怀尔德夫说:“

7、我喜欢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喜欢它苍老严峻的脸 庞。 ”1406她的天真、善良、温顺的性格使她与环境的关系和谐而融洽。她就是埃顿荒原的一分子,“ 阳光照得她神采147 奕奕,正如她的到来给荒原增添了光彩一样,她的一举手 一投足,眼光的一凝一瞥,无不会让看见的人想起住在她 家四周的鸟儿来。她的动作跟鸟儿在天上飞翔一样, 有着那么多的变化。在沉思的时候,她就像一只红隼,展 开双翅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当一阵大风刮来时,她就像 一只鹭,听凭风儿把自己轻巧的身体吹到树上或是土堤旁。 在受惊时,她 就像 一只翠鸟,悄 无 声 息地 一 头 扎入 水中。 ”1252对待不公的命运,托马茜总是逆来顺受。当她因与怀

8、 尔德夫的第一次婚礼不能如期举行而受到姑妈的责备以及 周围人们的议论之时,她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当她知道怀 尔德夫对她的情感并非全心全意的时候,为了不让人们说 三道四,为了姑妈一家人的名誉,她还是选择了与怀尔德 夫结婚;婚后怀尔德夫继续与旧情人尤斯塔西雅约会,而 根本不把她放在心上的时候,她也只是一味忍受,从不与 怀尔德夫或尤斯塔西雅发生冲突,从不指斥、责问他们。 她把婚后的热情、精力和爱都给了女儿,表现出一种伟大 的母爱。虽然尤斯塔西雅是她的情敌,托马茜对她既无成 见,也无嫉恨,甚至当克莱姆与尤斯塔西雅关系破裂之时, 还劝说表兄应主动请尤斯塔西雅回家、与她和好,并为尤 斯塔西雅的一些行为进行辩

9、解,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善良和 宽容。 托马茜又是聪明和有主见的。当克莱姆为了了却母亲 遗愿,准备向已成为寡妇的托马茜求婚之时,托马茜坚定 地选择了自己的真爱也是真正爱她的红土贩子维恩。当怀 尔德夫死后,托马茜成了一大笔遗产的拥有者,人们觉得 她应当搬到城市去住时,她却不慕虚荣,明智地选择了继 续住在埃顿荒原。她说:“ 我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我老是 那么土气,又很笨。 ” “ 埃顿是个古老的可笑的地方,但是 我已经习惯它了,除此之外,我到任何地方都不会愉 快的。 ”1461 - 462总之,托马茜的性格无论是与自然环境,还是与社会 环境都是和谐一致的。 约布赖特太太则是 还乡 中坚毅、宽容,但却命运

10、 凄惨的年长女性形象。她是荒原上远近闻名、受人尊敬的 寡妇。她的丈夫曾是小农庄主,她的父亲是教区助理牧师, 这使她有一种身份优越感,采取了与荒原人疏远的态度, 而在脸上表现出了荒原的那种孤寂之气。在丈夫死后,她 独自一人将儿子克莱姆抚养大,虽然那时她还十分年轻, 完全可以再嫁,但她高尚的母爱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幸福。 她对侄女托马茜的爱也十分深厚,视之同女儿一般。她喜 欢哲理思考,并有着很强的直觉和判断能力。她坚决反对 托马茜与怀尔德夫、布莱姆与尤斯塔西雅的婚姻,事实证 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认为克莱姆在埃顿荒原兴办学校, 用教育改变当地落后文化状态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事实也证明她是明智的

11、。 她的心又是十分宽容的。她的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 高尚无私的,正如克莱姆对母亲的评价:“ 她身上有什么优点,这一切全表现在她脸上的每一根线条里!大多数女人 甚至只稍稍受了点骚扰,便会以嘴角的那么一撇或是脸颊 的那么一动,表现出一种罪孽的念头;可是她呢,即使有 最大的愤怒都不会现出一种怨毒的神色。她会很快发怒, 但她随时准备原谅人,在她骄傲的外表下面,具有的是一 种孩子般的温顺。 ”1384当她激烈反对的事情最终成为现实时,她又总是冷静地去接受它,甚至尤斯塔西雅这个她最 不喜欢的人成为她的儿媳时,她也主动地找上门去,希望 能消除误会,而使一家人能够和解,为此,她不顾年衰体 弱,艰难跋涉,穿过荒

12、原,却在命运的最后一击中丧生。二从作品中作家对三个女性命运的不同安排,我们首先 可以看到此阶段哈代的悲剧观。在哈代看来,人物的悲剧 命运与人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是分不开的。DH 劳伦斯 在分析哈代的小说时,将哈代对性格与环境的关系的基本 看法归纳为:“ 对社会规约保持沉默,从长远来看,你会幸 福平安;相反,如果充满热情和个人意志,你将会逃离甚 至死亡。 ”345劳伦斯的这一归纳用在托马茜和尤斯塔西雅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 托马茜温顺、善良的性格与埃顿荒原的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和谐而不相抵触,所以,在经历 了人生的一些挫折之后,终于否极泰来,和维恩有情人终 成眷属,并成为一大笔遗产的

13、拥有者,过上了稳定、优越、 幸福的生活。而尤斯塔西雅代表的性格与埃顿荒原格格不 入,她讨厌这里的一切,不择手段、不顾道德地追求巴黎 那种大都市奢华的享乐生活,强烈渴望能够挣脱埃顿荒原。 她的性格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不仅导致了她 的忧郁、痛苦,并且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作家显然认为 尤斯塔西雅的追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一种幻想,因为尤斯塔 西雅也是荒原的一分子,与它不可分割:“ 由这样一个人形 站立在黑黝黝的小山之上,使人觉得小山的轮廓给勾画得如 此完美细腻,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笔,令人觉得十分满意。没 有这个人形,就好像圆穹缺了个顶塔;而有了它,这庞大物 体所需的建筑要求全然得到满足。山谷、高地

14、,以及这座古 坟使整个景致十分奇怪地显得那么和谐,而登上古坟的这个 人形更显得与整个景致协调有致。 ”114哈代深刻地意识到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是不能够绝决地对峙的,否则招致 灭亡的必将是人。从这一意义上说,尤斯塔西雅这一形象就 成为某种抽象和符号,成为人类的一个代表。 当然哈代的思想要更为复杂,他对尤斯塔西雅性格与 环境的格格不入虽然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却又对她的追求 和悲惨命运给予了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并表现出作家对 这一人物的喜爱,这正是哈代的伟大之处,是哈代对同一 时代的男性作家的超越之处 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一 种肯定。 哈代的悲剧观又有着浓郁的宿命色彩。哈代相信命运,外国文学研究

15、148认为命运常常导致人物的悲剧。哈代的命运观受古希腊人的 影响。哈代少年时代曾在家乡多切斯特市的文法学校读书, 在英国的这类文法学校里,拉丁文是主课,因而哈代在少年 时代就在拉丁文课上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最初浸染。 哈代与古希腊人命运观的一点不同是,在他的创作中 并不注重表现人物身上积极反抗命运的斗争精神和英勇气 概,而是突出人物在命运面前的脆弱地位。正如伍尔夫所 说:“ 他(哈代)被一种感觉所驱使,认为人类是他们本 身之外的某些力量所玩弄的对象,这使他极端地甚至夸张 地利用偶然巧合的情节。 ”480约布赖特太太在经历了多重打击和多种苦难之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她在被尤斯塔 西雅 “ 拒之

16、门外 ”之后,伤心绝望地返回花落村,途中被 荒原上的毒蛇咬伤而亡。她的死不存在性格因素,“ 不是积 极的人力作用,而是一种埃斯库罗斯式的关于神秘力量的 想象。 ”525所以,她的悲剧是命运悲剧,是命运乖戾的一 个例证。而尤斯塔西雅的死则让读者看到了命运力量之强 大,以及面对不可违抗的命运,人的无用与无奈。人物的 悲惨命运在尤斯塔西雅出走的那个夜晚达到了顶峰:黑暗、 乌云、狂风、暴雨 注定了人物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 尤斯塔西雅用一种痛楚的反叛声调疯狂地叫喊道:“ 我是如 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尽力想成为一个辉煌的女性,可命运一 再反对我! 命运对我真是太不公了!”1413三在 还乡 中,哈代通过维恩、克莱姆、怀尔德夫三 名男子与尤斯塔西雅、托马茜两位女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婚 恋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爱情婚姻的肯定 和赞美。 作家否定了尤斯塔西雅与怀尔德夫的恋情,以及尤斯 塔西雅与克莱姆、托马茜与怀尔德夫的两种婚姻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