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2136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的和甜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酸的和甜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酸的和甜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酸的和甜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的和甜的》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的和甜的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宜宾里小学 刘伟英二年级语文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师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哲理之中。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松鼠、兔子因此被迷惑,若不是小猴子敢于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餐“美食” 。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对刚才的课堂教学回味无穷。回想和学生一起渡过的充实的四十分钟,师生互动,真心交流,思维碰撞,目标达成太多难忘的记忆充斥我的脑海;反思这节课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后的深层反思太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带给我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深层思考。一、研读教材,准确定位

2、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是目标的达成情况,三维目标的设定是否精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情况。为了使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得到尽快提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我校通过抓“小条反馈”环节,促进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精准性。课前。我从三个角度研读教材。一是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赏析这篇童话故事,二是从教师的角度,按照课标要求钻研教材,三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儿童阅读会有哪些障碍。通过几次研读,与文本对话,与读者对话,与学生对话,初步确立教学目标。而后我通过制定“小条反馈”内容印证目标是否精准。几经易稿, “小条反馈”的内容制定出来,题型多样,有层次、有梯度;重点突出,难点体现,易错点呈现;时间估算精确,适合不同

3、学生。通过几番“折腾” ,教材烂熟于心,学生情况明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授课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此次多角度备课,特别是对“小条反馈”内容的反复思考,自己研读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深刻地感悟到“小条反馈”对目标制定的精准,对教师研读教材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我还会加强对此课题的深层研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二、围绕目标,精心设计目标制定精准了,在设计教学环节上,就要考虑每一个环节是否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有这个环节而设计这个环节,而要考虑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如何激趣,怎样互动,使用怎样的教学技术等都是课前考虑的方面。由于在课前充分考虑,准确定位,课堂呈现出的是学生兴趣盎然,

4、师生积极互动,目标较好达成。(一)把握时机,分散识字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新课标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提出了“识字为主”的要求,同时强调“多认少写”的原则。结合课标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定位在“识字无处不在,识字水到渠成” 。上课伊始,通过猜谜引出“葡萄”这种水果,接着出示“葡萄”图片及生字, “葡萄”是形声字,考虑到这两个字不能分开使用,因此,没有把它们分开进行教学,而是整体认读、识记。告诉学生上面的草字头就像高高的葡萄架,下面的部分,就像沉甸甸的葡萄。这样,学生对生字有了大致的轮廓和印象。在此还随机指导读准轻声。在书写课题时,又分散学习了生字“酸” 。识字中,由字到词到句再到篇,从带拼音识记到

5、去掉拼音帽子,强化要认的字,多种方法复现,遵循了学生的识字规律,但是整个过程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去发现易错的字音,让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在后面的学文中,我还有意识的加强生字的识记和巩固。在询问学生“文中有几位小动物?”这一问题后,学生回答时,我随机贴上小动物的图片,并板书小动物们的名字,让学生图文结合识记这些生字。 整节课,我设计的识字教学环节随处可见,既有集中又有分散,既有自主又有指导,既说规则又讲激趣,学生的识字效果很好。(二)图文结合,感悟内容本课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文章,文中八个自然段配有八幅插图,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

6、插图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熟读课文,感悟内容。1.初读图文对照 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读不懂的地方借助插图猜想一下,学生对照插图读文,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再读以图寻文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找一找哪段文字描写的是插图的内容。学生又一次文图对照,既进一步观察了图画又对照着插图深入学文。3. 三读看图理解 通过三个问题,学生对照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每个主人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通过三次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下节课细致学文扫清了障碍,在不断的朗读中,字词也得到复习和强化。(三)指导书写,落实到位识字教学中,写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7、集中识字环节我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了归类,学生归纳出生字里有三个反犬旁的生字“猴、狐、狸”这几个字,抓住这个时机,进行了新笔画和新生字的书写指导,再通过看帖、临帖、展评使学生落实写的要求,书写时学生字的位置和笔画决定了字的漂亮程度。从“反馈小条”中发现我选取的几个富有代表性的字学生落实较好。(四)利用小条,及时反馈本节课的“小条反馈”内容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设计,共有三道题目:第一题为看拼音书写规范的汉字,所选的三个汉字均为课上重点指导的。第二题是给正确的读音打“” ,针对于课上重点指导的读音中轻声的问题和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问题所涉及。第三题是将本课的故事编成一首小儿歌让学

8、生填空,从而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虑到时间关系,只让学生填写序号。三个小题是本节课知识目标中落实情况的检验。从“小条反馈”的情况上看,学生掌握的很好,30 位学生中第一题有四位同学因书写欠规范出现错误,其它两项均达到 100%正确。此外,在“小条”版面的设计上,也通过插入葡萄的图片使整张版面更加美观生动,富有趣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总结不足,以期改进虽然本节课上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学习兴趣保持不错,同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效地辅助了教学,目标达成率较高,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一)读文的形式还应多样化。课堂上让学生读文的形式比较机械,在“再读课文”环节中应让学生通过自读,小组读

9、,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读文,既使得读文的参与面更广,同时让孩子得到更多读书的机会。(二)教师的范写不够美观。板书历来是我的强项,由于教学地点的转换,导致黑板不好用,在范写时候又考虑不能遮挡学生视线,半蹲的姿势不够标准,影响了书写的效果。反映的问题是日常的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应变能力不强,今后还应历练自己,争取尽善尽美。(三)教师语言欠精美。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运用精准的语言串起各个教学环节,而且语言要优美,丰富而有文采。这节课我的过渡型语言不够简洁明了,有些语言不准确,不优美,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科研课题课已经结束了,这节课带给我太多的收获和感受,其中更深层的思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迫在眉睫,教师的终身学习不能够停止。因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教学基本功的强弱,直接关乎到一节课的成败。作为一名还算年轻的语文教师,今后我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教育科学研究,强化研读教材的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信在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的专业化也会得到更好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