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计划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21305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上册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二数学上册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二数学上册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二数学上册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二数学上册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上册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上册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数学上册计划新学期伊始,为了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等数学活动,从而认识生活 中的轴对称现象,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理解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尺 规作图方法。 (3)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 “ 等腰 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4)理解“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

2、连接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平分, 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5)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实例,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镜面对称现象, 感受对称的美学价值,体验几何图形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增进学 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会推导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解释,并 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2)在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感受乘法公式的作用和价值。 (3)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4)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在因式分解中,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第三章 分式 (1)了解分式、分式方程的概念,体会分式与分式方程是

3、描述现实世界数量关 系的模型。 (2)经历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乘除运 算法则、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代数恒等变 形能力。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运算, 会解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了解增根的原因,会检验分式方程的 根。 (4)了解比、比例、连比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利用比和比例刻画事 物间的数量关系。 第四章 样本与估计 (1)正确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情景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 个体和样本。 (2)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明确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

4、 与区别,掌握求加权平均数的两个计算公式。 (3)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确定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 众数。(4)结合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感受用样本估 计总体的思想,体会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 (5)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操作方法。 第五章 实数 (1)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 方根。 (2)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体会无理数的产生过程,会用勾股定理解决实 际问题, (4)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了解勾股数组的概念。 (5)了解无理

5、数和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近似计算。 第六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 不等式(组)的意义,经历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的含义,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的解集。(4)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

6、,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 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2)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 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促 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 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 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通过学习,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

7、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4)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 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 的思维品质。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否则他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 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基本情况分析二年级 二班共有学生 48 名,其中男生 26 人,女生 22 人,从他们升 级

8、的成绩来看,各类学生的发展不平横,知识基础不一样,其中优秀生大约占 25%左右,中等生占 50%左右,学习困难生约占 25%左右,成绩突出的有:张玉 香、王厚荣、沈纪升、李双平、王建、王传平、刘晓景、王焕英等,这些同学 通过初一一年的学习,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 相同,他们在平日的学习中,勤奋刻苦,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效果明显,对所 学知识掌握牢固、扎实。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上进心,在对知识的接 受掌握上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通过自身的努力、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 也能完成学习任务。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自制力较差,听课效果 差成绩不理想是班上的学习困难

9、生。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 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 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 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 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总之,要针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利用班上的学习优秀生带动一 部分中程生,并促进一小部分学习困难生,共同提高全班的学习。让每一个不 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进步。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

10、图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角平 分线及其性质。 本章教材共分 7 节,第一节首先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 形”与“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在第二节、第三节与第四 节中,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实际操作与探究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的垂 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另一方面让他们在实际探 索中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第五节中,仍 然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所具有 的性质,并学习简单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为了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1、,教材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 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本章内容的呈现采用了“创设情 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与拓展”的板块模式,安排了大量 由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难点: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等腰三角形性 质的理解,镜面对称下图形的变化。 第二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本章内容分两部分,即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 乘法公式包括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乘法公式是多项式乘多项式的 直接应用。只要遇到适合乘法公式条件的乘式,可

12、以直接用乘法公式写出乘积。因式分解是一种常用的代数式恒等变形,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及乘法公 式的逆向变形,它是将一个多项式变形为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积。因式分解的 教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因式分解的意义,二是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课 本首先给出因式分解的定义,接着依次介绍提取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他们 都是今后最常用、最基本的因式分解方法。 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互为逆过程,课本采用对比的方法,从单项式与多 项式的乘法得出因式分解的提公因式法,从乘法公式得出因式分解的公式法。 本章内容属于多项式最常用的恒等变形,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课本注意突出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和由一般

13、到特殊的应用 过程,学习本章并不在于让学生记忆几个公式和套用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通 过探求公式和应用公式的活动,提高学生观察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乘法公式的意义、分式的由来和正确运用;用提公因式法和 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教学难点:在具体问题中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正确地运用提公因式法 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第三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乘法、除法,分 式的通分与加法、减法,比和比例,分式方程。 与整式一样,分式也是表示具体问题情景中数量关系的工具,分式方程则 是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重要模型。为了密切分式与现

14、实生活的联系,突出 分式与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本章从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的掘进引入分式的概 念,在分式的运算中也设置了适量的问题情境。在“分式方程”一节中,教材 设置了工件焊接、豪华客车与普通客车的速度、售楼价格等大量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分式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分式的化简、求值、运算完全类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控制了运 算的难度,把重点放在了对算理的理解方面。 与传统教材相比,本章更加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例如:将整 式的除法与分式的约分相整合,即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体现了整式的除法与分 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还安排了大量的学生自主探索活动,进一步体现了学 生在学习中

15、的主体地位。为了开拓视野,教材在“智趣园” 、 “广角 镜”等栏目 中,选编了“预测身高” 、 “从埃及分数谈起” 、 “调和数” 、 “类比法与数学发现” 等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 和价值。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比例的基本 性质,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连比、分式方程的增根,列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解应用问题。 第四章样本与估计 本章内容包括普查与抽样调查、样本与样本的选取、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本章教材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及社会的联系,不但创设了大

16、量的实际情景,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抽样的必要性,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而且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中选取了大量 的实际问题作为应用的对象,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感受统计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 在本章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从“情境导航”中提出的问 题,到第二节“分发问卷方法的选择” ,以及第三节“100 名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第四节关于“学生身高”的问题。都安排学生去独立思考和进行合作交流, 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点:抽样调查与样本的选取,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与计算。 难点:加权平均数的两个计算公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章 实数 本章教材是由传统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和“数的开方”两部分内容整合而成。勾股定理和实数的建立分别是“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两个领域的核心 内容。二者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无理数使得勾股定理对于对于边长是任 意正数的直角三角形都成立,勾股定理使得无理数有了有了明确的几何解释。 本教科书将二者进行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