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14495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德市茄苳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德市茄苳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學 習 單主主 題:中題:中 秋秋 節節 活動設計:教務主任活動設計:教務主任 江君和江君和 年年 級:中級:中 年年 級級等第 老師 評語- 中中 老師的話:老師的話:小朋友!古今中外,人們對月亮總是充滿著想像,流傳著許許多多神秘的傳說。 中國人對月亮更充滿著感情,留下了許多美麗的故事,詩人們吟詠的詩句,更是精彩 無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想必是你耳 熟能詳的。中秋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之一,自古就受到重視,我們的祖先流傳下許多有意義 的習俗,中秋賞月一直就是民間喜愛的活動。中秋節又到了,有人說:月到中秋分 外明 ,在過節放假的

2、時候,老師希望你能過個很充實、有收穫節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體會這個中國傳統的節日。老師希望你能好好的閱 讀資料,動腦動手完成作業和活動,從學習中能夠:一、了解中秋節的由來。一、了解中秋節的由來。二、了解中秋節的習俗和用意。二、了解中秋節的習俗和用意。三、吃出月餅和文旦柚的滋味。三、吃出月餅和文旦柚的滋味。四、過節歡樂中不忘健康和環保。四、過節歡樂中不忘健康和環保。中中 壹、中秋故事:壹、中秋故事: 一、認識中秋佳節中國人過中秋節,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大約在晉朝時期,也就是西元三一七 年到三七二年之間,由於文人雅士庾亮和袁宏等人,大力的歌詠中秋,倡導賞月遊憩 ,後來就相傳成為習俗。

3、中秋是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在中國傳統的曆法中(俗稱陰曆),將一年十二個 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有三個月。陰曆的七、八、九等三個月,是屬於 秋季,這一天是秋季三個月的中間一天,因此稱為中秋。中秋原本只是民間傳統節日,從民國六十四年起,全國休假一天,到了民國七十一年,還訂為民俗節日來紀念。中秋一到,氣候漸漸轉涼,暑氣漸漸消失,而桂花飄香、百花又開,是欣賞大自 然景色的好時機。這時節,無論是登山玩水,或者出門遠遊,都是很好的時辰。到了 中秋夜,明月高掛、天氣清爽,正是三五好友,喝茶聊天,建立溫馨友情;或者一家 團聚,欣賞明月,享受天倫之樂,都是人間最快樂的事。千百年來,一到中秋,大家 仍

4、不忘暫時的輕鬆一下,享受美好時光。在民間生活中,還流傳著許多有意義的習俗,雖然隨著社會的轉變,慢慢的被忽 略了,但身為中國人,是不能不知道的,這些習俗包括:祭拜祖先:表示對祖先的感念,有追懷先人的意義。拜土地公:感謝大地的賜與,能五穀豐收。吃米粉芋:用芋頭煮米粉,祭拜祖先後食用。俗稱的:食米粉芋,有好頭路。(閩南語)(芋和路諧音)。祈求祖先保佑,找到好的職業,工作順利愉快。拜月娘:晚上在庭院擺設香案,供四果月餅,點香拜月亮。賞月會:在秋高氣爽的時候,皎潔的明月下,一家和樂共度好時光,有著月圓人團圓的意義。小朋友!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要怎樣過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呢?中中 二、講講中秋故事:二、

5、講講中秋故事:* 小朋友!聽過嫦娥奔月 、 吳剛伐桂 、 白兔搗藥 、 唐明皇遊月宮等有關月亮的故事嗎?找一個你最喜歡的,講給親朋好友聽,並且留下紀錄:時間: 月 日 時 分。 地點:聽眾: (人數或名字)自己:反省三、怎樣過個有意義、有收穫的中秋佳節?打 。 多吃些應節的食品、水果 打電動、看電視 好好認識中秋節的習俗 全家團圓賞月 郊遊旅行,認識鄉土 幫忙準備祭拜用品四、計畫一下,過個有意義的、有收穫的中秋佳節。時 段 預定做的事 實際做的事(檢討)-前一天晚上中秋節上午中秋節下午中秋節晚上中中 貳、月餅飄香:貳、月餅飄香:一、月餅的身世中秋節最普遍的應節食品,就是中秋月餅。傳統的中秋月餅

6、,扁扁圓圓的,用糖和麵粉做外皮,中間包著各式各樣的餡,用 火烤成的。在中秋節以前的一段日子,餅店以製作月餅為主,各處的商店,也陳列月 餅販賣,不但是家家必備,同時也是餽贈的必需品。據說在元朝的時候,人民不堪蒙古人暴虐的統治,因此祕密結合,準備推翻朝廷 。然而朝廷控制嚴密,聯絡非常的不容易,聰明的領導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利用中秋節贈送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著某月某日殺韃子的紙條,通知所有的起義人 士。到了約定的當天,果然全面發動,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將蒙古人逐出中原。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並沒有正式的記載,只能當是傳說來看待。關於月餅,還有一個習尚,和古代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 習

7、俗就叫做博狀元餅 。而人們在中秋吃月餅,是因為月餅圓圓,代表天上滿月, 也象徵人間團圓,人人生命圓滿光輝。現在的社會,關於月餅的傳說或習尚,已經很少人去注意了,倒是月餅的花樣, 越來越多,讓人眼花撩亂。廣式月餅、港式月餅、臺灣月餅等口味不同以外,還有 雪餅 、 蒸的月餅的出現,真的是餅招百出呢!除了式樣越來越多以外,品 質也越來越好,價格更是貴得驚人。而為了推銷月餅,商品的包裝也越來越精緻,每 到中秋前一段時日,街頭巷尾、大商小店,賣月餅、買月餅的景象,早早就炒得 很熱呢!小朋友!月餅飄香的中秋節,也許吃月餅對你來說,是很平淡的事,但早年經濟 不發達,民生艱苦的時代,中秋吃月餅可是小孩子們最期

8、待的事呢!中中 二、好好吃月餅二、好好吃月餅小朋友!今年吃過中秋月餅了嗎?也許吃了,也許沒有,都沒有關係,老師的希 望是:過中秋節,要好好吃月餅!(一)查查看,家裡的月餅,有那些口味的?寫下來。在你最喜歡吃的前面,做個記號。 (二)應該怎樣吃月餅,才不妨害健康,又能吃出滋味? 多吃自己喜歡的口味 吃的分量適當 吃口味清淡的 要經冷凍的 細細品嚐 天天要吃(三)想想看,選購月餅應該以哪幾項優先考慮? 價格高的 包裝精美的 廣告做得大的 保存方法和期限標示清楚的 原料成分標示清楚的 出廠日期標示清楚的(四)你認為月餅的包裝,應該力求精美嗎? 應該 我的理由: 不必 (五)站在環保的立場,月餅過度包

9、裝,將會怎樣? 浪費資源 增進情感 增加垃圾 維護食品衛生 促進商業 美化商店櫥窗中中參、文旦滋味:參、文旦滋味:一、認識文旦:有一個謎語是這樣的:青布包白布,白布包柴梳 (猜水果一種)(用閩南語唸)小朋友!猜猜看,這是什麼水果?喔!原來這謎語的謎底,就是柚子,中秋節的時令水果文旦,是柚子的一種。文旦柚的原產地,是我國大陸的嶺南地區,在大約三百年前,也就是西元一七一年,隨著移民移植來到臺灣。當文旦柚引進以後,由於臺南縣的麻豆一帶,風土氣候特別適合文旦的生長,結成的果實特別的好吃,因此麻豆文旦聞名全臺灣,麻豆還被誤以為是文旦的原產地呢!近年來由於農業技術的改進,臺灣地區幾乎到處生產文旦,除了臺南

10、以外,雲林、南投、花蓮等地,都是著名的產地。而由於麻豆文旦的盛名,許多其他地區的文旦,還打著麻豆的名號呢!文旦要好吃,除了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以外,採收、保存的時間,也需要把握。依照祖傳的方法,文旦須在立秋以後的三十天,也就是白露過後,才開始採收。採收下來的文旦,放在通風良好的倉房,擺上七到十天的時間,讓原來淡綠色的外皮,轉變為黃白色,同時讓多餘的水分蒸發消失,果肉的甜度提高,吃起來風味特別的好。這一道手續,農人們就稱為辭水(閩南語)。文旦的果實,果梗一端細小,果頂寬而平坦,果皮是淡綠色的。果肉是淡黃白色,沒有種子或種子細小,吃起來酸甜適度,口齒生津。選購文旦時,要注意外形特點,同時以呈等腰三角

11、形的最好,握在手中上下擺動,有沈重感覺,表皮略乾的更佳。怎麼樣?知道文旦的來歷囉?會選好吃的文旦柚嗎?接下來,讓我們好好吃文旦吧!中中 二、作業活動二、作業活動-好好吃文旦好好吃文旦選一粒文旦柚,從剝皮開始,一步一步來,體會吃文旦的滋味:(一)這文旦是哪裡出產的?先弄清楚。(想辦法弄清楚)產地是: 在哪一縣市: (二)先別急著剝皮,觀察一下外表:* 外皮顏色是: 深綠色 黃色 淡黃綠 粉紅色* 外表形狀是: 橢圓形 圓形 接近三角形(三)會剝皮嗎?請教家人,動手嘗試吧!* 自己動手剝皮後,在後面打 。 * 剝下來的果皮,像什麼? 鴨舌帽 瓜皮帽大盤帽(四)先別急著吃,觀察一下果肉:* 一瓣瓣的

12、果肉,最像什麼? 掃帚 刀子 梳子* 果肉是哪種顏色?深黃色 淡黃色紅色 綠色(五)好了,終於可以吃了,好好品嚐吧!有什麼滋味?描述一下。中肆、我的中秋:小朋友,今年中秋節過的怎麼樣?有什麼特別的?作個紀錄吧!一、今年中秋節做了哪些活動? 郊遊旅行 賞月談天 參加宴會 觀察月球 沒有活動 其他 二、今年中秋吃了哪些應節食品? 米粉芋 月餅 文旦柚 粽子 元霄 其他 三、今年中秋節,家裡有哪些祭祀活動? 拜祖先 拜土地公 拜月娘 拜好兄弟 沒有四、中秋節為什麼要放假? 維護民族傳統 因為家家戶戶要拜拜 為了紀念偉人 為了吃喝玩樂五、今年中秋節,最特別的是什麼?寫下來。中中六、把有關今年中秋節的報導,或過節的照片,貼在下面的框框中,並加以說明六、把有關今年中秋節的報導,或過節的照片,貼在下面的框框中,並加以說明:資料來源 日期 內容摘要 或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