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4547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教学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冲刺八高考冲刺八农业区位分析农业区位分析一、农业区位分析角度与答题要点一、农业区位分析角度与答题要点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耕地面积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商品谷物农业)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什么气候类型,(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或降水丰富或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 XX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 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2.人文因素 市场:该

2、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十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少,污染少,农作物品质好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水土流失十土地荒漠化十土地盐碱化十环境污染十生态破坏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向与思路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向与思路 (一)(一) 、分析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分析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气候: (1)光照条件(强度)与昼夜温差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有利于作物 有机质的积累,作物品质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十高山高原气候区:光照强 湿润气候、多雨季节十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十湿润半湿润的盆地地区多云雾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2)热量,影响作物的生长期和农作物的分布、耕作制度和产量热量的多寡影响到农作物的种类以 及复种指数; 纬度低十海拔低十盆地、谷地或河谷十背风坡十气温高于 10:热量充足 纬度高十高山高原十冷气流迎风坡十面向冷气流开口的盆地或谷地十气温低于 10:热量不足 (3)降水,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是否适合农作物生长制约农业的发展方式湿润的地区可发 展水田农业;半湿润地区发展旱地农业;半干旱、干旱的地区发展牧业或

4、灌溉农业年降水量少于 200mm 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 (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低温冻害、沙尘暴等会影响农业的产量注意季节性与地域性。(5)气候类型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 兴修水利,资金投入大。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烈;降水少,雨热不同期需兴需 水利工程,解决灌溉问题,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的发展。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有余,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产量低。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 长,适宜发展乳畜业。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高温需

5、解决灌溉问题,并防土壤盐碱化。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2(6)农作物的气候条件评价 气候特征与气候要素特征十春夏秋冬四季气候条件与农作物播(雨)长(高温多雨)收(晴)等相结合十 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2、地形: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和机械化作业;缓坡(坡角小于 25)适宜发展梯田农业;山地,适 宜发展林牧果业;山区发展立体农业,多样化经营。地形多样,农业多样性。 海拔高的高山高原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好;冬季低温冻死害虫;人口稀少,人类活 动破坏少,污染少。 3、水源:年降水量小于 250 毫米的干旱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主要是灌溉用水(江河湖塘库引水 工程

6、等)是否充足,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成为灌溉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4、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厚度、疏松状况、水热状况是作物生长的基础。如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 柑橘,碱性土壤适宜种甜菜等。此外,还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具有适宜条件的区域。 5、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农作物多样性(二)(二) 、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市场: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如矿区周围、城郊发展乳畜业、园艺业。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较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冷 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

7、市场逐步形成。 (3)政策: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产量。 (4)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着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5)科技:培育良种,提高产量,扩大种植范围;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 产方式;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等;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业现代化措施影响农业的发展。(三)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三)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

8、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对农业自然条件改造的成功案例:对农业自然条件改造的成功案例: 1对气候的改造:对气候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条件,提高气温和热量的利用率;也可以通过增大温 差,提高农产品品质。 案例 1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通过温室大棚等技术,制造温室效应,使得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为植物营造一个适合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可以在冬季同样培育出夏季的果蔬。 案例 2 我国北方地区在春播时,实行地膜覆盖,一方面减少水分蒸发,另一方面提高地面温度,改 善热量条件。3案例 3 我国青藏高原上由于地温较低,不利于蔬

9、菜生长。有些地方就将蔬菜架起来,进行温室生产, 减少地面对其生长的影响。 案例 4 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冰岛,气温较低,不适宜种植业发展。该国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地热,发 展温室农业,使鲜花等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案例 5 宁夏中卫生产的压砂西瓜,指在压砂地上生产出的西瓜。压砂地是指在干旱的山坡地表面, 覆盖一层 15 厘米左右厚的砂砾。铺上砾石,增加了西瓜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同时由于 地表覆盖了砾石,有利于保持和积蓄土壤中的水分,从而保证西瓜更有利的生长,同时砂砾石逐步风化, 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 2对地形的改造: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低山丘陵地区,在坡度适度的地带可以开辟梯田,

10、地势崎岖的 地带可以平整土地。 案例 1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辟梯田,缓坡种植茶树,发展立体农业。 案例 2 菲律宾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案例 3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在黄土塬地区,平整土地,建立防护林体系,发展种植业。 3对土壤的改造:对土壤进行改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发展适合的农业生产活动。 案例 1 我国东南丘陵地区,通过施加熟石灰,种植耐酸的茶树、油茶、杉树、马尾松等,改良酸性 的红壤。 案例 2 华北平原的盐碱地,通过引淡淋盐、井灌井排、覆盖地膜及生物措施等进行改造,降低盐碱 度,提高土壤品质。 案例 3 黄河古道有大量沙荒地,近几年各地通过植树、打井、挖渠,宜果则果,宜粮则粮

11、,沙荒地 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 。 4对水源的改造:在水源不足的地区,通过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源;发展喷灌、滴灌,提高 水源利用率。 案例 1 我国西部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使降水不足的两个平原,成为物产丰 富的“塞上江南” 。 案例 2 以色列是水资源利用最好的国家,通过引水,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在沙漠广布的土地上创 造了世界奇迹。【 【例例 1】 】(2012 海南卷海南卷)左下左下图图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产的白酒的白酒驰驰名中外。名中外。酿酿造造该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为生生长长在甲市周在甲市周边边区域的糯区

12、域的糯红红高粱。高粱。为为了确保白酒品了确保白酒品质质,当地种植的糯,当地种植的糯红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农药。 。为为了了扩扩大大产产量,量,农业专农业专家曾家曾尝试尝试在他在他处处种植糯种植糯红红高粱,但离开其原高粱,但离开其原产产地地仅仅数十公里,便会出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现质量量变变差、减差、减产产等等问问题题。根据。根据图图文文资资料,分析甲市周料,分析甲市周边边地区地区发发展糯展糯红红高粱种植高粱种植业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的有利与不利因素。4例例 2 2:(2013(2013 海南卷海南卷)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1010 分)分)西藏年楚河河谷(图 6)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例例 3:(:(2011 年福建卷)年福建卷)某山区某山区为为了改造低了改造低产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肥料,但农农作物增作物增产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 改造成水平梯田,增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产效果效果显显著。完成著。完成 l-2 题题。 。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

14、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例例 4:(:(2014四川卷)图四川卷)图 6 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58.0降水(mm)16173174118148177139141843918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例例 5:2014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 19

15、57 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人口 20 多万,这里空气清 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 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 6 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5例例 6:(:( 2014江苏卷)江苏卷)图图 15 为为我国某我国某绿绿洲示意洲示意图图。 。读图回答读图回答 12 题。题。(双选双选)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