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4311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3)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曝光曝晒 重创创伤 包扎驻扎 装模作样模棱两可 B蒙骗蒙蔽 奢靡靡丽 弄堂里弄 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C提供供职 配给给以 弱冠桂冠 危若累卵硕果累累 D看管看护 伺候窥伺 复辟辟邪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如何防备展览会以及珠宝店的贵重品免遭盗窃,这是目前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播,经久不衰,至今 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文化公

2、园经过一年的精心打造,总投资近千万元的大型山体浮雕灯会溯源即将 完工,并于春节灯会期间正式向游人开放。 D特别是那些可能阻碍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因素及其新的历史表 现形式,更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古人类学”下一定义。 (5 分) A学科归属: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B研究对象: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 C主要研究内容举要 a化石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 b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 c劳动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作用4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 问语。 (不超过 15 字) (4 分) 主持人: 专家 A:光引导消费

3、者是不够的,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 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 专家 B:前一段时间,我在美国住了一年,对他们的反垄断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反垄 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秩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鉴他 们的经验。 二、名句名篇默写(二、名句名篇默写(1010 分)分)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 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 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诗经氓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 歌曰:“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苏轼赤壁赋 ) ,似诉

4、平生不得意。 ,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古村的雨古村的雨贺振钟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日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

5、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些树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做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密的通道?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

6、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一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只好将眼光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杼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

7、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全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

8、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选自 2001 年第 9 期散文,略有改动)6 6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 “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6 6 分)分) 7 7第二自然说,村庄是第二自然说,村庄是“隐藏隐藏”的,请结合上下文,概括村庄是通过哪些方式隐藏的,并的,请结合上下文,概括村庄是通过哪些方式隐藏的,并说

9、明隐藏了哪些内容?(说明隐藏了哪些内容?(6 6 分)分) 8 8文中反复提到桃花源有什么作用?(文中反复提到桃花源有什么作用?(6 6 分)分) 9 9文章中只有最后一段写到雨,而大部分内容却是写古村的环境和生活,作者为何以文章中只有最后一段写到雨,而大部分内容却是写古村的环境和生活,作者为何以“古古村的雨村的雨”为题?(为题?(5 5 分)分)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高二语文随堂小练习(4)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联袂 抉择 提防金榜题名 洗濯 擢发难数 B屏气 / 屏风 慰藉 / 声名狼藉 纤

10、维 / 纤尘不染 C参与 / 赠与 微薄 / 厚古薄今 暴雨 / 一暴十寒 D臭名 / 铜臭 绿荫 / 绿林好汉 方便 / 大腹便便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 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B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运作取得的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这种依靠“土地 财政”维持城市经济发展的行为,简直是竭泽而渔。 C陕西乾陵的一块“无字碑” ,忠实地诠释着盛唐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也成 就了两篇令我们拍手称快的高考满分作文。 D季羡林先生所走的学术之路,在国内鲜有同行

11、者,他是我国梵语研究的开拓者, 是东方学研究的一代宗师,能望其项背者甚少。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绿色消费。 (不超过 30 字) (4 分)来源:Zxxk.Com 6 月 10 日上午,近千家商贸单位举行了倡导绿色消费的活动。绿色消费不能简单 认为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消 费。它倡导适度消费,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为和过程, 既崇尚自然、保护生态,又反对攀比和炫耀,尤其是过度消费。 绿色消费是 4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 。编者 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 。请

12、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 (5 分)答: 。 二、名句名篇默写(二、名句名篇默写(1010 分)分)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则不复也。 (论语 )(2)问君西游何时还?_。 (李白蜀道难 )(3)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不知地之厚也; ,不知学问之大也。(5)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 ,衣食足而知荣辱。(7)年年岁岁花相似,_。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三、诗歌鉴赏三、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鹧 鸪鸪 天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元:同“原” 。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 分)(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