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422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樊城区樊城区 12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导学案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导学案课题: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课时: 2 课时(具体课时任务: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第二课时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学习目标: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峰、 、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重难点: 1、在等高线地图上识别基本地形、常见的山地地形,等高线的应用 2、山脊、山谷的判断,相对高度的计算,河流流向的判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激情激趣激情激趣 导入目标导入目标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展示提升 启发探

2、究启发探究随堂笔记随堂笔记导学引航 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规律总结大家都知道地球 表面有高山,有低地, 是高低起伏不平的, 而地图是平面的,那 么,如何将高低起伏 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 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 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预时:1 分钟内容内容 1:会读地图上的高度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学法: 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 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 高度都是 1000 米,可是图上显 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 么?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测法有什 么不同?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

3、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做 。 闯关: 1、甲山的海拔为 米,丁山 的海拔为 米 2、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内容内容 2:绘制等高线绘制等高线 学法: 自学:观察 P25 页图 1.36“等高线示意图” ,体会等 高线是怎么绘制的?交流感悟心 得。 1、在地图上,将 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 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 低起伏的地图,叫做 地形图。 观察等高线形成的动画。思考: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有什么 特点? 两条相邻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内容内容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坡度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4、;坡 缓的地方,等高线 。 闯关:P26 页活动 1 (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 学法:读图感悟:读 P25 页图 1.37“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 态示意图”: 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陡 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内容内容 4: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法:读 P26 页内容,知道分层 设色地形图的涵义。 读图 1.401.43,知道五种基 本地形的特点,形象的及抽象的。对学对学对子检查独学完成情况, 疑惑问题以双色笔标注。 群学群学合作研讨重难点内容: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山 体部位的识别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预展: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 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预时:

5、8 分钟方案一方案一: 内容: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建议: 1、观察教材中的图 1.36 以及 1.37,讨论交流如何判 断坡度的陡缓以及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常见的地 形部位。 2、教师利用多媒体,形象地展示。小组代表向全班 作介绍,演绎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3、训练巩固。闯关:写出上图字母代表的山体不同部位的名 称: A C D F 方案二:方案二: 内容:辨别五种地形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名称 建议: 1、 观察形象的以及抽象的地形图,分组讨论它们的 特点。 2、多媒体演示这五种基本地形,以及学会区分某些 有相似特征的地形。 3、在世界地形图上,了解一些著名的地形区方案三:

6、 内容: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建议: 1、 老师多媒体演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让学生总结 其步骤及要点。 2、动手画 P28 页的图 1.44,学会学以致用。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 线 。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预时:3 分钟等当堂测评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分层达标基础落实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 。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 B. 山地 C.丘陵 D. 平原发展能力 1、黄山比泰山高出 349 米,这是黄山与泰山的( )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2、某盆地底部比海拔 768 米的山峰低 900

7、米,盆地底部的海拔是( ) A-132 米 B1668 米 C132 米 D900 米3、某中学地理课外研究小组,对附近的山峰进行了一次考察活动。为选择正确的路线,该小组展开了讨论, 结合图 2-2,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摄省力 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提升素养 某学校的夏令营来到图 1-9(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进行了登山与观光活动。结合此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的清河的流向有变化,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在有架桥的地方河流流向发生转向,由 流向 。 同学们由 H 地出发攀登鸡冠山,在图示的登山路线中,安全合理的是 ,理由是 (3)同学们登上鸡冠山向西望去可以看到海岸沙滩和海中的月亮岛。 1)图示的海岸线图上长度约为 5 厘米,那么,图示海岸线的实际长度应为 。 2)月亮岛与鸡冠山的相对高度约为 。内容内容 5: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 学法:读 P28 页内容,知道地形 剖面图的涵义及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