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366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学案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教学案例横县南乡镇中心学校(本校) 谢 芳课文类型:阅读课上课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 18 伯牙绝弦上课年级:六年级研究要点:1、学生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本,并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2、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艺术的魅力。一、揭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 )我们看到的这幅图叫“伯牙鼓琴” 。图中这位一身长袍、入神弹琴的人,是晋国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宫廷乐师(乐师,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音乐家)俞伯牙(板书) ;这位青布包头、凝神听琴的人,是楚国的一个打柴的樵夫钟子

2、期(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们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37 页,老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谁来读?(指名读课题)生 1:伯牙绝弦。 (正确)生 2:伯牙绝弦。 (正确)生 3:伯牙绝弦。 (把“弦”读成“xun” )师:(指着“弦”字)这个字到底是怎么读?生:xin。师:“琴弦”的“弦”右半边读“xun” ,加了“弓”字旁就读“xin” 。师:我在我们班上这一课的时候,一半的同学把“弦”读成“玄” ,你们三个同学读,其中一位同学读错,证明你们的水平比我们班同学的水平高。现在,全班正确、大声地读一遍吧!师:你们预习过课文了吗?生:预习过了!师:学习真自觉

3、!预习的时候看课文底下的注释或者查过字典了吗?生:看了,也查字典。师:真会学习!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辅助学习,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好好运用。预习过课文,我们再一起学习,肯定可以事半功倍。师:大家看这个字“绝” ,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生:(指名)断绝。师:我想问的是,谁能用这个字来造句?生 1:气绝人寰。师:你连那么深奥的词语都知道啊,真不错!生 2:连绵不绝!生 3:赞不绝口!师:哟,用的都是四字词语啊!同学们词汇量真丰富,水平实在是高。老师不得不对你们“赞不绝口”啦!那谁能组两个字的词?生 1:绝望!生 2:绝句!师:老师也组一

4、个词绝技(板书) 。相传伯牙弹琴的时候,路边的牛都忘记吃草了。琴技非常高超,弹琴就是伯牙的绝技。师:学习循序渐进,绝字的意思弄明白了, “绝弦”是什么意思?生:断绝琴弦。师:既然是断绝琴弦,为什么题目不说“伯牙断弦” ,而用绝弦呢?我们一起看“绝”字的小篆写法,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小篆体“绝” ) 。师:右下的部件,是古代跪坐的人形,右上的部件是“刀” ,左偏旁是一束丝,“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伯牙弹的是古琴,也叫“瑶琴” ,古琴有七根弦,七根全部都断了,才叫“绝弦” 。一根不剩,就意味他绝对不再弹琴了。师:伯牙为什么绝弦不再弹琴了呢?学习课文后你就会找到原因了。【教学分

5、析:本环节从质疑课题入手,通过字理析词来解释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重拾古文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中运用。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不要听到它是文言文就害怕,其实这篇文言文很简单,我们班同学一看就明白了,你们水平比他们高,读这篇文章对于你们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如果你还是担心读不好,现在我们先在小组里面读课文。师:小组合作读书,要学会利用你身边的资源,遇到你不会读的字,可以问你身边的小老师;遇到不懂的词语,看注释理解或者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实在无法理解,交流不出结论的,你可以问我这个大老师。师:请同学们捧起书本,开始读书师:(生合作读文,师巡视提醒)

6、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读完了,请举手示意。 师: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可是我发现读书的过程当中,没有同学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以后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想让自己印象深刻,就要动起笔来,做读书记号不懂的地方,你就在文字下方画横线再打个问号;你喜欢的地方就划波浪线划上一些辅助你记忆的符号。师:刚刚你们在小组里读书,老师听不出来你们的朗读水平。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推荐一位你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课文,让老师来评估评估你们的朗读水平。推荐谁?你们来决定。生:(积极推荐语文课代表。 )师:你紧张吗?生:有点。师:在那么多人面前读书,紧张是难免的。不过,你只要把字

7、词读准,把课文读正确就行了。师:其他同学注意,聆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读课文)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 1:还不错!生 2:我觉得他读得不够有感情!生 3:我觉得他有些地方的音拖得太长了!师:你们听得非常认真,都发现了课代表读书欠缺的地方,不过课代表在老师教之前就读得那么流利,能力也是不错的!我们的掌声在哪里?师:正如同学们刚才说的一样,老师要提醒课代表,你要注意,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应该延长、停顿一下。知道哪些是语气词吗?生:兮、哉!师:预习过了再学习,效果果然好!这篇文言文中有两个语气助词“哉” 、“兮” 。出现在这两个地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善哉,峨峨

8、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谁来读?我请两个同学来一人读一句。生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语速慢一些,声音大一些,你再读一次!(生读)接着下一句,(指一个学生)请你来读。生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语气词后面延长一些,你再读一次!(生读)师:读得不够悠扬,注意语气词的读法:语气词前一个字应该要和语气词一起读。我们请朗读水平第二的班长来读这两句。大家注意听班长: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第二名的也不错!这两个语气词分别是什么意思?课文注释是这样说的(课件出示) ,请看大屏幕,一起读语气词,表示赞叹,相当于“啊”再读师:古文的韵味渐渐读出来了!多读几遍,你就会读语气

9、词啦!师:课文中还有一些重点词语需要我们理解的,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谓”字是什么意思?生:认为。 师:“世”呢?生:世界上。师:“谓” 、 “世”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生:两个。师:所以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停顿,你来读这一句。 (指名)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师: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还不够明显,你来读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师:还不够,我们来接龙读。你们读一遍,老师读一遍,你们再读一遍。师:在这篇文言文中, “善”字出现了四次。它是一个多义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这一句话, (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师:这句话中的两个“善”字,是什么意思?生:都是“擅长”的

10、意思。师:很好,那我们大家带着理解读一遍这个句子。 (齐读)师: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全班再读这句,边读边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知道这句话意思的同学,请举手!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比较难理解,老师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方法你就知道了。替换法(板书) ,把课文的生词替换成我们熟悉的词语,比如这句话中“善”解释为“擅长”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名一个学生来说)生:“伯牙擅长鼓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师:真好,一点就通,理解能力非常强!(课件出示)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看到这两句,这两个“善” ,是什么意思?(生思考)师:首先我们要弄明白这两句话

11、是谁说的呀?生:钟子期。师:钟子期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生:在听伯牙鼓琴的时候说的。师:为什么子期那么说?(指一个学生)生:因为伯牙弹得太好了才这样说的!师:“善哉”就表示赞叹、表扬, “善”字就是“好”的意思。证明这是一句赞美人的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生:好啊!太棒了!太厉害了!师:对呀,是赞叹的意思,所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来!你们班学习委员,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你该怎么赞叹?生:太厉害了!师:赞叹要大声、激动、语气延长!你们班体育委员,打篮球很厉害,百发百中!生:太棒了!太酷了!师:真会表扬人!那你们就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这两句。 (生齐读)师:子期因为听懂了伯牙的琴音,所以激动地赞叹,读师:还有

12、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心字底,同学们找出来是哪两个字了吗?生:志、念。师:这两个字都是“心”字底,古人创造的文字中有一些叫“表意文字” ,相同的部首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所以,这两个字都有“心里想”的意思。师:刚刚我们理解了这篇文言文的重点词语,扫除了朗读的障碍,老师用斜线把朗读节奏划出来了,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练习读一读,最好能读出古文的韵味来。 (生练读,师巡视)师:展示读书水平的时候又到了,这次谁来读?那么少同学举手啊?正合我意!这次我就想请不举手的同学来读!(生偷笑,指一学生读)师:读得不错,你再多读几遍,相信你的朗读水平也会是 NO.1!师:听别人读,你们也蠢蠢欲动了吧?我们

13、来齐读一遍吧!读的时候,注意字音以及停顿。师:读得还不够从容,怎么能把古文读得从容呢?老师带了个朋友给你们做示范。 (播放朗读视频)【教学分析:根据文言文的文本特征,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高年级的学生通过预习,理应能读准字音,所以课中通过小组合作读文来相互检查学习效果,同时指定朗读水平最高的学生来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边缘生也能关注课堂的动向。通过小组合作读、个人读、范读、听读等形式,排除朗读障碍,课堂语文味相当浓厚,有学习古文的韵味。 】三、品读高山流水遇知音师:我们一遍遍地读课文,读到这,老师想问问,你能在课文中选出一个词来说明伯牙和子期的关系吗?生:知音(板

14、书) 。师:“知音”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知音”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生:“朋友” 。 师:(课件出示) “知音”的具体解释是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知音?你知道伯牙、子期是什么人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资料)俞伯牙钟子期衣着衣着华贵,羽扇纶巾青布包头,两截布衫国籍晋国楚国身份上大夫樵夫师:看看这两个人的资料,一个衣着华丽,一个衣着简朴,一个做大官,一个只是普通的樵夫,这样两个身份地位相差那么大的人,是什么让他们成为朋友的?生:音乐,古琴。师:伯牙音乐上的绝技是什么?生:伯牙善鼓琴。师:钟子期的音乐绝技是什么?生:钟子期擅听。师:课文哪句话是这个意思?生:伯牙善鼓琴

15、,钟子期善听。师:正是对音乐的爱好,以及对音乐的共同理解,让他们成为了 “知音” 。师:课文哪些句子说明“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勾画出来。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解释,学生读) “峨峨”指的是生:高。师:洋洋生:广大。师:如果古文里出现“江河”一词,如果没有特别指代的话, “江”指的就是长江, “河”指的就是黄河了。这句话中的“江河”指的就是长江、黄河!师:请同学带着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再读这一部分。 (男生读、女生读)师: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谁能根

16、据注释和老师刚刚说的“替换法”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生: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就用琴声表现出来,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就用琴声表现出来,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奔腾不息的江河!”师:说得真好!理解得非常到位!师:伯牙到底弹了什么曲子让钟子期那么欣赏?你们想听听吗?生:想!师:那我们来欣赏欣赏伯牙创作的、现代音乐家演奏的曲子高山流水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师:有些同学随着音乐打起了节拍,有些同学随着音乐摇头晃脑,有些同学闭目倾听,都陶醉在这悠扬的音乐声里了!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生 1:很动听!生 2:很悠扬!生 3:太好听了!很感动,都无法形容了!师:哇,你感受可真深刻!师:当时钟子期听到伯牙演奏这个曲子的时候,是这样赞美伯牙的(出示课文插图,对话形式出现,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伯牙的琴技相当高超,他想到高山就能用琴声表达高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