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701251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典型行为问题的矫正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各位家长都很关心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今天的开放活动,是幼儿园为我们提供的一个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幼儿问题行为矫正方案是矫正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根据幼儿不同的问题行为及其所在的幼儿园实际情况,可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这里介绍几种典型的幼儿问题行为矫正方案。 、采用正强化法矫正幼儿偏食行为的方案偏食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食时,明显表现出抗拒反应,如抗拒吃某类食物,强迫进食时会哭、呕吐,有明显的食量减少,进餐速度很慢,拖延时间等。 矫正方案: 1 明确目标行为 教师首先要通过向幼儿家长调查和实

2、地观察,全面了解幼儿偏食行为的具体情况。例如 幼儿偏食的反应方式,反应特征以及反应程度;偏食的种类以及对偏食种类中常见的几种食物的偏食程序;偏食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教师在与不在情况如何,单独用餐和群体用餐反应如何,喂食与自己进餐表现如何在幼儿园与在家里偏食行为又有何等不同等。 然后,教师可选择一个或两个最能反映幼儿偏食情况的特征,作为矫正指标,并依此明确想要完成的具体矫正目标,即目标行为。例如一幼儿偏食行为反应最强烈的特征是情绪,他只要一看到菜盘里有蔬菜,便会翻胃,甚至呕吐。那我们便可以把目标行为定为:“使幼儿在一学期时间内,能平静的面对菜盘中的蔬菜,并食用 12 蔬菜。 ”具体明了,便于观

3、察、控制、评价,并可拟定出具体的矫正步骤,达到目标行为。2选择正确强化物 要选择正强化物,即有效强化物,必须先了解该偏食幼儿对各种强化物的喜爱程度。通常我们可通用“强化物调查表”来达到这一目的。 强化物调查表是一份问卷,它可以依据幼儿园的实际可能,平时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以及通常对幼儿有兴趣的有效强化物自行设计,并根据不同的分类,分别列出,供幼儿口头选择,并按非常喜欢、无所谓、非常不喜欢三个等级说出自己对每项强化物的喜好程度。从而根据 幼儿的选择结果,可帮助幼儿找到矫正中既有效又可行的强化物。、采用消退法矫正幼儿发脾气行为的方案 发脾气行为是指 幼儿为了一些小事或莫名其妙地做出大声哭闹,甚至在地上

4、打滚,坐在地上不愿起来;或以头等过火行为;或者长时间赌气,不理人或不吃东西,乱掷、乱撕东西等。 矫正方案:1 选择好被减少行为 选择好被减少行为,即是确定矫正的目标行为。 选择的行为要明确具体。不要指望采用消退法一次会产生重大改进,不要打算一下子在幼儿园里改掉幼儿的所有发脾气行为,而只能选择他的一个特定行为,例如,在游戏时,稍不满足就要乱掷东西的行为。 选择的行为一定要自始至终能采用消退法予以矫正的。由于消退期间,选择的行为有可能是先增加而后才开始减少,也就是说行为可能先是变坏,然后才能好转。所以,幼儿发脾气是具有拉扯自己头发或口咬他人手臂等过火行为就不适宜采用消退法矫治。一般地说,在教室上课

5、时矫正发脾气也是不现实的,会影响其他幼儿的正常教学秩序。 选择行为的强化物要能为教师所控制,以便可进入消退程序。例如,幼儿游玩时一定要获得最新的玩具,否则就要乱掷东西发脾气。最新的玩具这一强化物显然是教师可以控制的。 2.测定基线 实施消退计划前,教师要选定一合适的方法,记录幼儿发脾气行为的次数,以便在整个矫正计划过程中做对照分析。在记录期间,不要禁止使用不满意行为的强化物。例如,幼儿游玩时,乱掷东西的行为,我们可以选用次数评录法,记录幼儿在一次游玩活动内,发过几次脾气及每次发脾气连续掷东西的次数。 3.确定幼儿能从事良好替代行为及其强化物 在消退的同时,若对良好行为进行正强化,这样不仅可以消

6、除不良行为,同时也积极的建立并强化了所需要的良好行为,会使消退效果更佳。因此,教师因事先根据幼儿的实际,确定好替代行为及其强化物。例如,我们可用“把玩具放到指定位置”作为“乱掷玩具”的替代行为,并把幼儿最喜欢得到的小红旗作为它的强化物。 4.创设能使消退程序成功进行的行为 创设执行消退的环境,也就是要尽量减少其他强化物对要去掉的不满意行为的影响,要尽量增加行为矫正者坚持执行程序的机会。例如,事先一定要使参与矫正的教师都知道, “乱掷东西”行为要被消除, “把玩具放置指定位置”的行为要予以强化。一定要鼓励那些与幼儿有接触的人们不理睬不满意行为,并强化满意行为。同时对物质环境也要妥加设计、安排,游

7、玩时尽量在幼儿周围不放置坚硬、易碎的物品,以免他在乱掷东西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5.把计划内容告诉幼儿 矫正开始前,教师要耐心地把计划内容告诉幼儿,让幼儿明确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什么时候开始做,以及怎么做,使幼儿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并能发挥主体作用,进行积极的配合。 同时,幼儿园还应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运用讲故事、绘图画、做游戏、观录像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正面教育。例如,发脾气不是个好孩子,抢夺玩具是一种坏习惯,乱掷东西是不文明的行为,爱护公物、友爱同伴、尊敬师长才是好品德等。教育活动应结合教育大纲进行,并贯穿矫正的全过程,对被矫正儿童和班中其他幼儿都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8、。三、采用行为塑造法矫正幼儿语言障碍行为的方案 语言障碍是指幼儿在日常语言交谈中,表现出吐词不清楚,主要对韵母发音不清,或对一些语言发生有变调、错误、遗漏、替换等,以及讲话不能成句的行为。矫正方案:1 确立具体的目标行为 确立目标行为,就是明确经过塑造程序所要达到的满意行为,使所有训练人员对幼儿都有统一的期望与要求,以避免操作的不一致。确立目标行为应具体,应说明该行为特点,而不能选择一般范畴的行为。例如,对讲话不成句的幼儿,其目标行为不能只是笼统地定为“使幼儿讲话能成句”,而应具体描述为“使幼儿能完整的讲我玩的积木小朋友把铅笔交给老师我家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之类的较复杂的修饰语句”。2.选择适当

9、的强化物 通过“强化物调查表”(见正强化法)正确选择适宜该幼儿的有效强化物。强化物要易用,能立即呈现,多次使用。例如,花纸、口头表扬、抚摸一下等。3.选择一个合适的起始行为 由于目标行为是幼儿从未出现过的,所以,想要增加这种行为的出现率,仅仅靠坐等其出现再给予强化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个幼儿有时能发生的反应,并且这个反应至少应与目标行为稍微相近或相关。然后通过强化它才能一步一步的从起始行为向目标行为接近。 选择合适起始行为的重要前提是必须了解幼儿在当时已具有的行为水平。例如,语言障碍的幼儿,当时“讲话不能成句”的水平停留在什么程度,若仅只能时而讲爸爸、妈妈、球球、饼饼,那我们就只能把这

10、类单词句作为给幼儿的起始行为。4.设计塑造步骤 运用塑造程序时要强化一系列不断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影响到塑造程序能否顺利完成,幼儿能否学会所需的目标行为。因此,事先要设计好训练的步骤。例如, “讲话不成句”的幼儿,他的起始行为是单词句,目标行为是较复杂的修饰句,期间我们还可设计:讲电报句,如“饼饼没了”, “开车车”, “妈妈鞋鞋”;讲没有修饰语的简单句,如“他睡觉了”, “阿姨给明明糖”;讲简单修饰语,如“两个娃娃玩积木”,“我要升大班了”等几个训练步骤。 连续相近行为通常是教师依据理论和经验推测的。在计划执行期间,可按幼儿的表现来改变这些步骤。四、采用负强化法矫正幼儿

11、咬指甲和吮吸手指行为的方案 幼儿的咬指甲、吮吸手指行为是指幼儿经常咬指甲、指甲周围的表皮,或经常把手指放入嘴中吮吸,有的几乎每天每一时刻都有该行为发生。矫正方案: 1.建立幼儿档案 向被矫正的最终目标,并明确以用何种良好行为来代替咬手指或吮吸手指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时间,以及发展的情况,目前反应的特点和程度,家长的态度和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等。实地观察幼儿在上课、游戏、自由活动的反应,并测定在各种场合下幼儿咬手指甲或吮吸手指行为发生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确定行为基线,形成幼儿问题行为档案。 2.确定目标行为 事先要确定矫正的最终目标,并明确以何种良好行为来替代咬指甲或吮吸手指的行为。例如,该幼儿喜

12、欢折纸,为消除他的问题行为,我们便可以给他随身带几张彩色纸,以折纸行为来代替咬指甲或吮吸手指行为作为目标行为。 3.选择适当的厌恶刺激 选择适当的厌恶刺激应能方便使用,应能引起幼儿极大的不舒适感,但又不能影响幼儿的身心和安全。例如对咬手指或吮吸手指的幼儿,我们课选用在手指上涂抹黄连类的苦味剂,或给幼儿戴布手套、橡皮手套等。 4.选定警告刺激 警告刺激是厌恶刺激来到前的信号,在实施回避程序时要用。警告刺激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幼儿园教育中,为不影响其他幼儿的学习和活动,一般选用教师注视的目光或皱眉等表示不满的表情作为警告刺激较为妥当。6慎重地使用负强化 (1)涂抹黄连。在幼儿的指甲或手指上涂抹黄连,最好是在幼儿午睡时不知不觉地进行,切忌强迫性地进行。涂抹的方位也应以幼儿要活吮吸的区域为限,不要随意扩大。若幼儿咬或吮吸的区域变化了,那涂抹的范围也要随之变化。 (2)预防为主。在矫治过程中,教师要多创造条件激发幼儿产生替代的良好行为,提供彩色纸和笔,允许他随时可折可画,把他的作品展示出来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多让幼儿进行用手的活动和用嘴的活动,减少他咬指甲和吮吸手指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