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056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一.选择题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诞( dn) 癸(ku) 殊(sh) 峻(jn)B殇( shng) 稽(j) 骸(hi) 晤 (w)C悼(do) 禊(x) 骋(chng) 契(q)D嗟(ji) 觞(shng) 湍(tun) 曲(q)水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俯察品类之盛 (指万物)B齐彭殇为妄作(寿命长的和寿命短的。彭,彭祖,借指长寿的人;殇,指未到成年而死去的人)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山的北面)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很短的时间)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后之视

2、今,亦尤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4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描写兰亭景物抓住了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B本文是一篇宴游诗序,记叙了兰亭盛会的活动过程,抒发了作者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激励与会者珍惜时光,及时行乐。C本文先写盛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再写人生感慨,点出作序原因。D本文叙事写景先突出“乐”字;述说世事流逝的感慨,转出一个“痛”字;联系古今时引出了一个“悲”字。这三个字把上下文承 接 了起来。5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

3、一项是( )。A.足以畅叙幽情(深藏的感情) B映带左右(辉映点缀)C快然自足(高兴的样子) D有感于斯文(文化,文雅)6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引以为流觞曲水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A.用作为流觞的弯曲之水。 众多贤士到齐后,其他少长者也3全聚集了过来。B把它作为流动酒的环渠。 众多贤人都会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在一起。C引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水。 众贤才都聚在这里,年长年少的都集在一起。D把清流激湍作为流动酒杯的环形渠水。 众贤才到了以后,年长年少的才全聚集过来。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二.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

4、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4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

5、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流激湍 ( 激起的浪花)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B流觞曲水 (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C虽趣舍万殊 (千差万别) D.所以游目骋怀 (开畅胸怀)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C范增数目项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9翻译下列句子。5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

6、之娱信可乐也。10第二段段末说“岂不痛哉” ,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请用原文中的话分条回答。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11用课文原句概括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然后说说这番议论跟前一段叙事是怎样联系的。12最后一段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13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岂不痛哉 死生亦大矣 当其欣于所遇 则与斗卮酒A感叹句 感叹句 宾语前置句 陈述句B反问句 判断句 介宾结构后置 省略句C反问句 判断句 陈述句 宾语前置句D感叹句 反问句 介宾结构后置 省略句14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

7、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15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中的“静” 、 “躁”指的是( )。A静,指茂林修竹;躁,指清流激湍。B静,指“晤言一室之内”者;躁,指“放浪行骸之外”者。C静,指崇山峻岭,清流激湍;躁,指丝竹管弦、一觞一咏。7D静,指俯;躁,指仰。16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 )。A借过修禊日,宴席即席赋诗的机会,抒发对美好景物的眷恋之情。B.借过修禊日,宴席即席赋

8、诗的机会,畅叙群贤之间的友情。C借过修禊日,宴席即席赋诗的机会,感慨于仕途黯淡,世态炎凉。D借过修禊日,宴席即席赋诗的机会,发表对人死生一事的看法。三.文言基础知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 (趣:通“趋” ,往,取。) (2)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 ,如同。 )(二)一词多义1.修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北随化,终期于尽 (长) 8(3)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治办)2.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引申为阅读)(2)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

9、对,引申为迎)(3)临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面对)(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3.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坐其次 (处所,地方)(2)太上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3)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按次序,引申为轮到)(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行军途中驻地)4.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趣)(2)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达到)9(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招致)5.期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9 9)(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到达)(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ji),一年(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约定)(三)虚词“以”的用法(1)引以为流觞曲水 (以:介词,把) (2)犹不能以之兴怀 (以:介词,因,由于)(四)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成集(群贤、少长: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少年人,老年人。 )(2)所以游目骋怀(游、骋:都是使动用法,使游,使骋。)(3)固知一死生 (一:数词用作动词,看作一样。)10(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晤言一室之内即:“晤言(于)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于” 。引以为流觞曲水即:“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省略介宾“之” 。(2)倒装句会于会稽山兰亭 (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