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频率检测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694950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0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振频率检测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共振频率检测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共振频率检测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共振频率检测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共振频率检测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振频率检测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振频率检测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8200UD 共振频率检测器共振频率检测器 中文版式样书中文版式样书 Ver1.0 瑞徽电子瑞徽电子(上海上海)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 WWW.RISERAY.COM / WWW.RISERAY.COM 目目 录录 1. 系统概要 2. 系统构成 3. 系统概要图 4. 电源概要 5. 机能介绍 6. 测定方法 7. 各项性能指标 8. 共振频率,Q 值,插入损失 9. 关于测定对象 10. 测定目的 11. 良否判断方法 12. 检测器校正 13. 初期设定 14. DIO 接续方式 15. 其他 1. 系统概要系统概要 T8200UD 共振频率检测器是针对近场非接触式 IC 卡,天线(基于

2、 ISO/IEC14443 Type A, Type B, ISO/IEC18092 Passive Mode 即 Type C 索尼的 Felica 卡),以及非接触 IC 卡(ISO/15693Tag-It, I-CODE SLI), IC 标签的共振频率,Q 值,和插入损失(insertion loss)进行检测,并可根据设定值判定 PASS/FAIL 的设备。 2. 系统要求系统要求 项 目 系 统 详 细 备 注 PC 部分 OS Window:XP(SP3)/ Vista(SP1 及以 后)7(32bit,64bit) Microsoft.NET Framework 4.0 Cli

3、ent Profile 连结方式 USB USB 连接线 Mini USB A-B USB 线(1m) HDD 可用容量 10M 以上 测定天线部分 附属测定天线 ISO/IEC10373-7 6.1 校正天线 1 同轴线 50 同轴线(0.5mx2 根)附带 其 他 1 附带的 ISO/IEC10373-7。6.1 校正天线。根据测定,检查的卡的天线规格,在磁场结合上可能存在不匹配的地方。此时待测卡的规格需要去确认,测定用天线可以客户自己定制,亦或本公司代为设计和制作,具体可联络我公司。 附带的测定天线: 86.0 x 54.0 mm 的 IC 卡放置中心为准制作的天线 3. 系统概要图系统

4、概要图 USB 线,测定天线,USB habber,DIO(isolate I/O 选项),非接触卡搬送装置,同轴电缆 4. 电源电源 T8200UD 共振频率检测器由 PC 通过 USB 供电。有些时候由于连接 PC 的 USB 设备较多,此时可能造成 8200UD 供电不足,由此 PC 可能不识别 T8200UD,或是虽然识别但是动作并不稳定,发生此种情况请使用单独供电式的 USB 分接器连接。 标准方式: USB habber 方式: 5. 机能介绍机能介绍 T8200UD 共振频率检测器的 RF 信号的发送电路的框图如下: 上图翻译: 日语:RFID 、RFID 及非接触 IC (検査

5、装置) 中文:RFID 天线,RFID 标签及非接触卡(检测装置) 日 语 中 文 送信部-送信部分 驱动回路-驱动电路 比较回路-比较电路 -单片机 A/D -A/D 转换器 检出回路-检出电路 判定出力-判定输出 送信-发射天线(即检测天线) 6.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T8200UD 机体和检测用天线连接,待测对象(非接触卡,天线等)放置于检测天线,通过 PC 发送指令进行测定。 翻译文字: 测定:(测定模式): S21 印加:(印加电力水平): 1mW 一下 測定:测定水平: 20dB 测定范围 10KHz300MHz 测定值 共振频率 频率极小值 共振特性 衰减量的值 Q 值 共振频率3

6、dB 带宽的频率 7. 各项性能指标各项性能指标 本机测定机能 信号源特性 (235) 频率特性 10KHz300MHz 扫描点数 100最大 2400 点 扫描点频率精度 0.01以下 测定速度 例 10MHz20MHz、1,000 点设定时 0.5 秒一下 输出特性 输出通道 1CH 频率特性范围 10KHz300MHz 频率特性分解率 最小 0.23Hz、最大 2400 点 施加电力 1mW(470mV)以下 阻抗 公称 50 检波判定(235) 输入通道 1CH 分解率(A/D 变换 12bit 测定延时 0.05mSec2.00mSec 一般 使用环境 温度範囲+5+40、湿度範囲

7、80以下 电源(整个系统) USB DC 5V 测定时 450mA, 待机时 230mA USB 供电不足时,请使用单独电源的 USB 分接器 外观尺寸 检测机本体:124(W)104(H)30(D)mm (注意事项) 1 warm up (暖机) 接上电源后,请预热机器 10 分钟以后在进行校正测量。 2 上述精度是检测器内部的数据处理精度。 综合精度是待测物的电磁波及周围环境及本设备所处环境温度,预热程度等有关系。 3 测定速度是与扫描点数和测定延时,USB 通信速度有关。 测定延时:在频率扫描点上每次测定时的等待时间(可任意设定) 8. 共振频率共振频率,Q 就就,插入损失插入损失(in

8、sertion loss) (1) 共振频率 下图为扫描频率在衰减时的频率 (2) Q = 共振频率 / 共振点开始-3dB 时的带宽 (注)共振电路的 Q 值是 QL / R 定义的,但本检测器测定的 Q 值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所以,保持测定条件一定时,有必要确保测定结果的可再现性。 共振频率:共振点开始-3dB 时的带宽 请标注箭头 (3)插入损失(insertion loss) 2 端子高频电路中,从 1 端子到另一端子传播是电力的损耗,用 dB 来表示 9. 测定对象测定对象 (1) RFID 天线( 有芯片 无芯片) (2)RFID 标签天线 (3)适用近场型近旁行非接触式 IC 卡

9、规格的非接触 IC 设备 ISO/IEC14443 TypeA、TypeB、及 felica(ISO/IEC18092 Passive Mode = TypeC) ISO/IEC15693 Tag-It、I-CODE SLI 等 10. 测定目的测定目的 10.1 测定电力(power)传送的效率: 从衰减率算出的 Q 值进行判定 10.2 通过测量共振频率,插入损失计算,检测出目标性能的距离,性能,逃逸度。 11. 判定方法判定方法 11.1 通过设定测量目标值的方法,来判断时是否合格。 11.2 解析结果通过视图即可判定 12. 检测器的校正检测器的校正 12.1 测定点数: 设定最大 2

10、400 点,pt 值任意设定 12.2 数据的保存方法: 通过应用程序存入 PC 内 HDD。 13. 初期设定初期设定 13.1 warm up warm up: 加电源 10 分以上钟后,进行初期设定,测定电力的参数设定 13.2 校正 测定对象更换时,测定新的对象之前,要进行一次校正。 校正时,修正的结果会表示出来,另外对测定对象测定时的频率做出改变时,所定范围的校正值就为修正值来使用。 注:校正实在测定天线上没有测定物时进行。 14. DIO 接续方式接续方式 (1)信号配置 HDR-EA14LFYPG1-+(本田通信工業製) Pin No 方 向 信 号 名 备 注 1 PLCT82

11、00 设备ready 装置運転状態表 2 PLCT8200 检测开始 检查指令 3 PLCT8200 设备异常 运行中的设备异常停止 4 T8200PLC T8200ready T8200 可以进行检查的状态 5 T8200PLC T8200test中 检查中,在OFF时返回判定 6 T8200PLC 检查PASS 检查判定PASS 7 T8200PLC 检查FAIL 检查判定FAIL 8 T8200PLC T8200 异常 T8200 动作异常 9 T8200PLC 共振点FAIL 判断FAIL要因共振点 10 T8200PLC Q値FAIL 判断FAIL要因Q値 11 T8200PLC 衰

12、减量FAIL 判断FAIL要因衰减量 12 PLCT8200 负电源 电源负 13 PLCT8200 正电源 电源正(DC12V24V) 14 PLCT8200 PLCT8200UD 之间的连接器,连接线的必要长度等,如有需要客户可自行准备,若需我公司帮助,请联络我公司营业人员。 (2)DIO 信号方式 输入信号电路(PLC-T8200UD) PLCT8200UD 信号 输入部分 PLCT8200UD 信号 输入部分为 Photocoupler 输入、需要外部电源。 每 1 点在 ON 的消耗电流为 24V 时约 8mA(12V 时约 4mA) 输出电路回路(T8200UD-PLC) T8200UDPLC 信号 输出部分为 Photocoupler 的 open connect 方(电流 sink)、需要外部电源。 1 点最大额定电流为 50mA。 PLC 一侧的负荷在产生诱导负荷或白炽灯等突入电流,以至于超过额定电流导致设备损坏,请使用能够进行 sink 电流吸收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